摘 要:本文结合国内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的策略,并强调了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其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有助于提高民族音乐的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G71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219-01\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积淀,需要教育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传承和发扬,而学生作为具有良好的知识接受能力的人群,正是最为理想的传承者。
一、民族音乐概述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自身规律,在表演和理论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特别是民间音乐极具地域性,如广东是欣赏广东音乐、粤剧的最佳场所,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最熟悉的是江南丝竹,东北有“二人转”,中原的豫剧,齐鲁大地上的山东快书,陕西的秦腔。甘肃的兰州鼓子,河西地区的裕固族民歌,还有内蒙、新疆和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形式等都是本地独有的民间音乐。如此众多的民族音乐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地域特征、自然风光、劳动特点和精神风貌,并形成了各地区独有的音乐特点和音乐风格: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自由,新疆民歌风趣、欢快,带有舞蹈性的节奏,藏族民歌曲调清脆、流畅、纯净,江南民歌清丽、婉转、柔美等等。这些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洞察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文化底蕴。因此,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学习它、继承它、研究它、发展它、弘扬它。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是感性的,它能直观地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习、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必须借助于民族音乐教育来实现,而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正是实施这一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但强调民族音乐教育不是只注重培养民族音乐方面的演唱、演奏以及研究人才,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欣赏等传播活动。给学生一个发现、了解、认识和喜爱民族音乐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弘扬华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思想,促进社会和谐。
三、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一)在观念上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中必须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观念。把民族音乐放在第一位。扭转重视西洋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观念。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方法,方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担负着培养我国音乐人才的重要任务,如果他们不具备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本领,等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必然也不能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为此,必须加强学生重视民族音乐的理念,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艺术实践”等各个环节做一些大的调整。在声乐、器乐、音乐理论等课程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向学生灌输我国的传统的音乐文化,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比较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多的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音乐工作者。
(二)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对策
首先,要大力培养和引进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一批传承民族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增强和提高承担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批热爱民族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其方法有三:(1)引进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人才;(2)选派青年教师进行培训;(3)引进优秀的民间艺人进行某一点(例如少数民族不常见乐器的演奏、原生态唱法、口头相传民间歌曲的创作与演唱等等)的教学观摩与交流。其次,加大民族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和课时,调整民族音乐教学的结构。特别是在声乐教学中要充分吸收民族音乐中合理的发声技巧,加大声乐演唱中的民歌曲目:在乐理教学中要加大民族调式理论和民族音阶理论教学: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增添优秀民族曲目:在器乐教学中设置民族器乐的教学。最后,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对于接受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生而言,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学习,重点和难点应是对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把握上下功夫。笔者认为有三个渠道可疏通这一关系问题,一是利用高校现代化的教学力量,譬如,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多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曲目,通过视频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特征等等。二是大学生走出校门,多和民间艺术或曲作家交流,自己创作一些音乐小品彼此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努力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三是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宝库里,戏曲音乐是一朵奇葩。如果说我国的声乐演唱在一定程度上中西结合或中西结合得不太协调的话,我国的戏曲音乐却表现得更加“原汁原味”。民族性十足。所以,应把民族戏曲音乐列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里面去,作为教学重要内容中的一个版块,以丰富的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
民族音乐背后蕴藏中华文明的精髓,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爱国情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靖怡.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5(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