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浪潮》(The Wale)的上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讲述了一名高中教师文格尔利用几天的课堂试验时间,带领学生角色体验独裁,并组织了一个极权组织——浪潮(The Wave)很多学生不仅参与到“浪潮”这个组织,而且对这个组织的推崇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以致很多学生深陷集权实验而不能自拔的故事。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着重对影片中加入“浪潮”的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分析他们加人浪潮的原因。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不堪忍受自由所带来的重负,“浪潮”这个极权组织才对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聚集成群的学生在浪潮这个组织中感受到了温暖、安全感、归宿感和自身力量的增强。
关键词:自由;孤独感;安全感;群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106-02
“法西斯主义会不会在世界上重现?”这是文格尔在第一堂独裁课上向学生提的问题,很多学生都认为法西斯主义已经过去,不会再重现。而事实上,世界离法西斯主义独裁只有几天之遥。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学校的高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纳粹主义的狂暴、对独裁政治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大胆地在课堂上设计一个独裁主义的实验,让学生真实体验独裁。没想到假戏真做,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到一种难以自拔的狂热之中。最后,罗恩·琼斯给学生们播放了记录纳粹暴行的图片,惊愕的学生们才从极权的狂热中苏醒。2008年,导演甘塞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在电影《浪潮》里,很多学生加入“浪潮”组织并对这个组织的推崇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为什么一个极权组织对他们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自由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了资本主义长期为之奋战的口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更是把自由当作比人的生命、爱情还要珍贵的东西;现代的很多国家更是把自由载入国家的法律条款中。但是,现代人却存在着逃避自由的心理及现象,这种心理及现象在弗洛姆《逃避自由》这本书中有详细的分析介绍。
弗洛姆认为,当一位婴儿脱离母胎成为一个整体的生物体时,他就诞生了。但是婴儿在本能上依然得依赖母亲,所以他的诞生只意味着其身体上已经成为一个个体,而不是心理上。正是因为他没有切断与他人连接在一起的“纽带”,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但正是这些关联给了他安全感、从属感和踏实感。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他切断原始关系的程度越大,对自由、独立的追求也就越发展。一个人日渐地从其原始的状态中脱颖而出的过程,弗洛姆称之为“个体化”。日益发展的个体化过程具有两个方面:自我力量的增强和日益增加的孤独。儿童年岁的增加,他会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周围人一样的个体,想要追求自己的独立和自由。但是原始关系给人提供了安全感和外界的基本的统一,儿童一从那个世界脱离出来,当他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他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的强大,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先前的踏实感、安全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权利感、无足轻重感和日益增加的孤独感。现代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得不到这个世界、社会、家庭的认可和关注,这种由自由所带来的无足轻重感和孤独感最强烈。
在电影《浪潮》中,学生处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现代,每个人都有绝对的权利自由地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但是,这种自由却给了他们孤独感和没有归属感。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蒂姆(Tim)是最狂热地拥护“浪潮”组织的学生。在加入“浪潮”这个组织之前,他是一个常被人忽视的角色。当他向父母讲述文格尔的课如何有趣时,父母只是报以冷漠的回应,长期以来,父母只是满足蒂姆物质上的需求,对其精神状况完全忽视,这让蒂姆感觉不到家的温暖和呵护,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蒂姆在学校也得不到尊重,经常被人欺负。毫无疑问,蒂姆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但是自由并没有让他感受到归属感(在家里被忽视、在学校被排挤,都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反而是滋生了自卑感和孤独感。无法承受自己是一个独立、与他人脱离的孤独个体的蒂姆,甚至想通过提供免费毒品来获得友谊,不惜放弃自己的独立使自己与外在的他人凑在一起,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要摆脱自由所带给他的无足轻重感和孤独感。除了蒂姆,马尔科也是个孤独的个体,他没有自己的家庭,而是每天寄住在女友的家里,虽然女友父母对其友好,但寄住依然是非常伤其自尊的事情,卡罗的弟弟带有挑衅式的问句:do you have a home of you own更是刺痛了马尔科。在他的身上,有种深深的自卑感,女友的家庭给不了他安全感和归属感。
一旦确保个体安全的原始纽带被切断了,一旦个人已变成完全地孤苦伶仃地面对这个世界,他就不得不想法设法地去摆脱这种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弗洛姆给我们提供了两条道路:(1)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的融合。(2)逃避自由所带来的不堪忍受的重负,重新去依赖、屈从他人。①蒂姆这种不惜放弃自己的独立性与自由而使自己与他人凑在一起的倾向,就是走的第二条“逃避自由”的道路,笔者称之为:逃避自由,聚集成群。蒂姆、马尔科等人选择放弃自己的独立性而与“浪潮”的其他成员凑在一起,成为群体中的一部分,都是走消极的逃避自由的道路。
民主的时代,这些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但却被“浪潮”这个极权组织所吸引。霍弗在《狂热分子》中写道:“一个新兴群众运动赖以吸引和维系追随者的,不是主义与承诺,而是能不能提供人们一个避难所,让他们可以逃离焦虑、空虚和无意义的生活。”②对于这群学生来说,“浪潮”就是这么一个逃离焦虑、空虚和无意义生活的避难所,它让这群没有家人呵护、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在影片中,当蒂姆被学校里的小混混欺负时,原来对他不屑一顾的锡南和邦贝冲过去帮他,并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蒂姆,这种帮助、温暖是蒂姆在加入“浪潮”之前很难感受到的。这时候他知道,他不再是孤独的一个人,“浪潮”的成员都是他的朋友,这个组织给了他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样的,当本来互相看不顺眼的差学生锡南和好学生马尔科配合打出了一记好球时,他们体会到了团结所带来的成功,这种相互依赖、配合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浪潮”这个大组织的温暖。马尔科的那句“浪潮对我来说是集体,我把这个集体当做了家。”就是最好的诠释。
在这群学生眼中,“浪潮”不仅是“家”,更像是一种权威,他们企图通过依靠和遵从这个权威来获得安全感和自我陶醉的骄傲,即“浪潮”这个强有力的组织足以提供他个人地位不能提供的更多的安全。这与德国法西斯分子依赖希特勒政府的心理是一样的。二战前夕,旧中产阶级深感无权感、忧虑感、与社会整体的分离,他们渴望通过依赖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来改变自己的现状,重新获得安全感。可以说,由这种境况所产生的破坏性不是纳粹主义仅有的心理来源。如今的大多数居民群众也深感个体的无足轻重和软弱无力。所以,当一个强有力的权威出现时,他们会轻易地选择去依赖这个权威去获得安全感。
不仅是温暖,“浪潮”这个组织也给他们带来“奋斗”的目标。影片中,丹尼(Dennis)在酒吧中对他同学说:“你告诉我,如今我们该反抗什么?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如今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You tell me what are we supposed to rebel against nowdays?Nothing means anything anymore.We all just want to have fun .What our genereation lacks is a commom goal to unite us .)文格尔希望每个人都能为“浪潮”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个组织变得更好、更强大。于是,受领袖文格尔的影响,之前整天玩乐、无所事事的学生开始变得有事可做:蒂姆设计网站、锡南设计logo,有人设计卡片等等,维护好这个组织,让这个群体发展壮大,对他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可以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浪潮成员“渴望通过认同于一件神圣事业而获得自豪、信心、希望、目的感、价值感这些他们本来没有的元素。”③为这个组织“献身”,让这个组织变得更好,他们深感自豪,尤其是蒂姆,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很明显,“浪潮”中大部分学生所体会到的自由都是“消极的自由”,也就是领悟到自己是孤独的,正面对着一个异化的、敌对的世界,所以,他们选择凑在一起,聚集成群,屈从于“浪潮”这个集权组织的权威。但是,寄希望于依赖、屈从他人,企图以牺牲自己的独立性而与他人聚集在一起的方式,不但不能让孤独感消失,反而会进一步增加个人的孤立无援和不安全感。《浪潮》的结局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
注释:
①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186.
②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9.
③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8.
参考文献:
[1]埃里希·弗洛姆(德),陈学明(译).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2]古斯塔夫·勒庞(法),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奥尔特加·加赛特(西),刘训练,佟德志(译).大众的反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4]埃里克·霍弗(美),梁永安(译).狂热分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汉娜·阿伦特(美),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2008.
[6]哈耶克(英),王名毅,冯兴元(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7]舒丽芳.独裁主义,何以可能——《浪潮》的教育学意义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05).
[8]章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浪潮”——观《电影》浪潮有感[J].美与时代,2014(1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