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绘画理论研究以分析艺术本就是一场游戏为切入点,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研究阐述绘画创作所具有的主体性、目的性、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形式性一般规律。
关键词:绘画创作;审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22-02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它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绘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它古往今来所流传下来的理论都值得我们探索。
一、绘画创作的原因
绘画在艺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行为,那些表面的例子有纸张、油画布、木材、玻璃、漆器 等。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表现出从事者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在哲学中它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创”,开创,即从无到有,“作”是情感,对于创作本身来说,它是人类精神方面的开创。“理论”这个词源自古希腊,哲学家用来指对理念世界的冥想,词源学的本意是看的意思。西方对于理论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分析问题的角度、特定的术语、术语界定方法、逻辑形式以及特定的话语方式等。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以“想法”产生,作为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也定是由内心所要抒发的意愿为起点的。“金开诚先生说:‘一件艺术作品的发生,严格来说是从创作动机开始的。创作动机就是艺术家内心萌发的一种冲动的和欲望,当它未得到实现时,就会造成心理的驱动和张力。创作动机是推动和维持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原因和动力,它也是由某种需要或欲望转化而来的,根据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但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主要与他的心理需要相关。”①
二、绘画创作的主体性
绘画创作的本质具有以下几点:创造美,按照美的规律,并以美为目的而创造的有意味的形式美;它是经过艺术家以自己的主观审美意识加工而创造的精神产品,它可以反映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在内的现实美。
绘画创作以美为衡量凭借,至于何为“美”,中国绘画三大画体的美学系统有宫廷院画体的富贵之美,亦有文人画体的野逸之美,同时又有作家画体的高古之美,西方绘画的彩色之美等,而对于美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因为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方面会有不同的解读。“因人而异”,才出现将思想和情绪凝固成可以审美的形态的各类艺术作品。
三、绘画创作的情感性
绘画是一种精神游戏,它承载了各种梦与幻想,是一种成人式的游戏。游戏存在的价值就是娱乐。参与者在娱乐中忘掉现实,把物我的分别暂时忘去,在虚拟的环境中成为其内的主宰。在绘画中艺术作品作为富于想象力的创造,像白日梦一样,跳脱平凡而追求新奇,跳脱有限,追求无限,用它所创造的美感和快感,来排解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娱乐造梦者本身,同时当观者观看时也对观者带来感同身受的效果,即绘画娱乐自己娱乐他人。
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有直接的生活感受,又有间接的感受。我们于森罗万象的自然,感受五彩缤纷的自然世界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这是直接感受;我们从个人对所感受的生活在脑海中形成的意识,或是阅读书籍形成的自己的分析,这为间接体验,这种间接的感受可能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好像在头脑中发生过一样,这些体验可以扩展艺术家的视野,这些原始生活积累,也为艺术家创作灵感。艺术创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它受现实生活的影响,受艺术家教育、观念、修养等方面的影响。脱离了生活,胡涂乱抹必然让人不知所云;而一味的照抄硬板,抑或一些艺术家用电脑拼贴构图投影临摹,使创作变成了工匠式的制作,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也必然索然无味不可长久,因为,情感性是艺术作品的一般规律,在艺术创作及欣赏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情感,它是人类对于外部世界所表现的喜怒哀乐的主观态度,是伴随审美一起产生的心理现象。没有现实生活的经验积累,创作绘画就没所要生长的必备养料,其作品也会古板,情趣何谈。没有情感性的作品也终究会被淘汰。绘画源于生活,绘画创作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更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美的事物,并把它永记在脑海或固定在纸上,把自然界中美的东西采集下来,丰富头脑。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些素材构图想象,加之艺术的夸张变形,结合创作需要的技法就有可能创作出一幅有感于生活的好作品。艺术创作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把感觉伸向非现实的区域,既要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本来的面目,又要上升到个人精神领域,表达对作品的艺术感受。
四、绘画创作的形象性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甚至会感同身受。当我们在品评一幅作品时,会用“意境”一词来作为对作品解读的一项标准。“意境”是一种令人感受到的,难以准确言明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绘画作品的它能让观者进入到创作者自己营造的氛围中去,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以形象性。优秀的作品应具有这种特征。“境”是形与神的统一,顾恺之在《论画》中强调了形与神的密不可分性。形是可被视觉所感知的,然而必须要有神才有生命力。而神是抽象的,需形具而后神生,两者统一结合才形成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意境,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对于作品的形象性浮现于脑海。虽然艺术形象是把现实中的形象当做基础,并进行选择、提炼为具有代表性及合乎艺术性的形象,但是,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联系性主要体现在前者来源于后者;其区别性主要体现在后者,这种形象不一定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清晰可见的图像,它是艺术家对以自己的审美对现实生活中形象的提炼。
五、绘画创作的创造性
“艺术生产被为创作。这是因为艺术生产不是公式的、规模式的生产,艺术生产的产品只能独一的,创新的。一位艺术大师如某位画家创作出一幅名画后,他要再复制一幅,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绝不会那样做。重复自己作品的艺人被贬称为艺匠,抄袭别人作品的艺人则更被藐视为艺术窃儿。”② 艺术之所以得以发展,关键是在于革新,而变通革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这也是艺术创作发展的规律。“通变”一词出自《易传. 系辞》:“通变之谓事......参伍以变,通其变,遂成天下文”。“易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说的通是贯通、继承;“变”则是指创新、变革。艺术的创作只有在推陈出新的情况下才能长久流传,才能成为传世佳作。在中国绘画史上旗帜鲜明提出“师法古人”,它包括古人之笔法和师古人之意趣两个方面。赵孟頫明确指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我们知道,师古与复古并不等同,广资博取,是伟大艺术家必经之路。绘画发展史也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艺术创作中,传统的思维一直延续并指导绘画发展,但过分的“复古”,或一味的想要回到传统中,不求新意,则将歪曲这一理念的真正意义,关键是吸取以往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本质,为我们所用,而我们“继承”的目的就是为了革新。
虽然维纳斯是西方美术史上被许多人表现过的对象,但优秀的艺术家在表现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独创性,能够显示出自己独创的痕迹。同时,艺术的创新之途是广阔的:思想情感的变化是紧随社会生活变化而来的,而艺术结构、艺术语言的运用又受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只要坚持艺术的独创性,传承及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逐渐演变成绘画发展的共识。认识的发展也是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的。只有把现有的理论体系转化到新的认识中,从而使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创作性才会再次出现。满足时代民众的审美需要和情感需要。对于一幅艺术作品,创造性是品评绘画价值的标准之一。
六、绘画创作的形式性
形式是绘画学习中经常听到的专业术语,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我们所学习的形式就是能够使观者对画面产生美的感受。中外艺术史上,形式美的问题受到许多艺术家的重视。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是对我国古代绘画实践的总结,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气韵生动”是对绘画作品的总的要求,而其他均涉及艺术形式问题。俄国19世纪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也同样强调:现实的美只在内容,而艺术则把它融化在优美的形式里,因此绘画才优于现实。
色彩的对比及点、线、面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对一件作品来说构成画面最重要最直接的抽象因素就是画面的形式。一件好的作品以其外在形式美打动观者,画面中各构成因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形式美感,将会深深的吸引观众,我们总被画面所形成的变化统一的形式感所吸引,使内心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艺术本就是一种“享乐”,这种方式就是增加冲动、激情、感情、颤动,当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给我们以触动的时候,艺术的本质也就出现了。绘画通过线条和色彩、笔触和肌理这些形式感表达出感情的强度,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作画,把现实和想象中景物囊括于画面,富有变化的线条、空间结构、大小对比进行排列,它们所形成的疏密、形态、色彩等方面的视觉变化,构成形式美。
七、结语
由此,对于绘画的主体性、目的性、形象性、创造性及形式性是是绘画创作的一般规律,当绘画作品以其共有的特征运用时,即艺术家根据自己的自我认知以一种物质媒介,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合乎目的、以能引入观者进入可营造的意境的、具有情感性与创造性的绘画作品加以色彩和造型特有的形式美感为创作方向,那么艺术作为一种娱乐自己、娱乐他人的精神游戏,其作品本身也就具有了生命与意义。
注释:
①金开诚.文艺心理艺术语详解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
2:182.
②彭莱.古代画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145.
参考文献:
[1]吴冰.艺术概论[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15.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太原:教育出版社,2001.
[5]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6]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7]王耀卿,彭文民.艺术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