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主题是《活动变人形》最显赫的主题,同时作品也为我们探讨在中西文化冲撞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问题及传统文化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从文化反思入手,将知识分子的家庭冲突转为文化冲突的艺术缩影,通过对知识分子的夹缝处境的反思,寄予了作者对民族的焦虑。
关键词:文化反思;知识分子;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
《活动变人形》是八十年代王蒙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时席卷全国的“文化热”是这部小说的创作契机,透过20世纪知识分子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灵历程来透视中西文化关系的变迁,即通过知识分子倪吾诚的家庭纠纷,展示了中西文化畸形对接中两种文化的剧烈的冲撞与殊死搏斗,同时寄托了作家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
一、对知识分子夹缝处境的反思
19世纪40年代,西学东渐的浪潮日益冲击着古老而沉闷的大地,在中西文化由接触到冲撞中,知识分子背负着传统而又向往着西方文明,不愿固守传统却又得不到西洋文明的真谛,进而使他们陷入了夹缝的处境,作者在冷峻的叙述中夹杂着悲悯的情怀,反思了造成知识分子夹缝处境的原因,并对知识分子给予了理性的双重的定位。
(一)传统与现代的错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文中这种错位与矛盾主要是通过倪吾诚的家庭纠纷中表现出来的,即其家庭冲突便是文化冲突的缩影,倪吾诚则一直被束缚在以家庭为首的传统的封建思想周围,他少年时代顽劣中萌动的时代思想的新芽,是敏感的呼吸了五四时代的气息而对封建旧文化的不满与反抗,作为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他对现实的贫穷落后的处境及传统劣质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推崇西洋文明中的科学,向往追求的就是他和孩子们甚至是中国人都能拥有享受到现代文明和智慧,然而归国后的倪吾诚与一切旧东西的对立又都表现为与姜氏母女的粗鄙的家庭纠纷形式。
(二)文化悲剧与性格悲剧
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悲剧。在倪吾诚无奈而无用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封建伦理与封建文化的幽灵对人的精神的绞杀和惩罚,倪吾诚是在被残害后,带着对本国文化的排斥心理去接受西方文化的,倪吾诚的文化美梦撞碎在黑色的顽石上,所以倪吾诚的悲剧更是一个文化的悲剧,是知识分子在接受外来文化撞击的过程中,他们无法停息被撞击后的震荡,于是他们就在两种文化之间找不到一个固定位置不知如何行事的悲剧。
二、文化反思后的启示
《活动变人形》中渗透出浓烈的反思精神及自审意识,透过知识分子的历程,
透过其与传统市民的文化冲突,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被僵死的封建文化重重束缚,,面对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如何转换,王蒙在《活动变人形》中致力于探索思考这个困扰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的大问题,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历史审视的一种理性的精神。
(一)呼吁知识分子感时忧国且审视自身
王蒙的小说更突出的是知识分子主题,开掘的是外来文化对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影响,作者在小说结尾部分也曾喃喃自语:“这部书也许不叫小说,应该叫历史”。 作为知识分子,在王蒙看来,小说要“有益于我们的社会和人民,达到时代所要求的崇高和恢弘的思想境界,起码为了革命的理想主义,天翻地覆慨而康的事业,不能满足于提供一点点生活故事…”。 体现作者创作过程中所秉承的将政治关怀,主流意识的融合,进而倡导知识分子的感时忧国理念。
(二)坚持辩证的文化观
在文化冲突中,作者指出了传统文化劣根性的愚昧及对人的摧残,指出知识分子面对传统劣质文化的无力,作者看到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崇拜,也看到了中西文化接触冲撞如撕裂般的痛苦,那么如何才能 在中西文明冲突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成为作家的深深困扰。
王蒙认为,在文化转型中,应该持一种辩证的中西文化观。正如其文中所描写,“活动变人形”表面看来是一种通过头,身子,衣服,腿及各种姿态的自由组合体,可以组成不同的人形,然而它的深层意义却是一种对待文化的思维,然而在主人公倪吾诚的身上,他对西方文化达到一种顶礼膜拜的程度,缺乏任何理性的批判意识;倪吾诚的母亲,姜氏母女三人面对外来文化,她们是固守封建文化的保守派,对现代文明反感排斥及坚决抵制的态度;只有在倪吾诚的儿子倪藻身上,这种文化意识的转换才达到一种近似和谐的状态,倪藻能用辩证的眼光清醒地看待中西文化关系,小说用较多笔墨叙述了倪澡在国外的种种感受,使他对中国和欧洲的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有一种自觉中西文化比较意识。由此可见王蒙的辩证的中西文化观。
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的历史画卷,透析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透过文化与知识分子这一显赫的主题,其批判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带着正视历史的理性精神,其反思不是特指单纯的某个人,而是直视知识分子群体,作品中蕴含的作家对民族百年历史的浓烈反思精神是20世纪小说中所鲜有的,其文学意义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更生动的彰显。
参考文献:
①王蒙.半生多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