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和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零时,农村劳动力中大于必需的那部分劳动力,就我国目前农村现状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本文就此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现状 原因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形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如此巨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又是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既有直接的客观因素,又有间接的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的原因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占有极其特殊的重要位置。纵观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急剧而深刻的历史性的变革,都未能绕开“三农”问题。可以这样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存在的事实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沉积。
二是人多地少基本国情直接作用的结果。经济专家认为,在目前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每个劳动力一般要耕种0.8公顷(合12亩)土地,才可获得一定的规模效益,此外每个农业劳动力要配置0.4个林、牧、渔业劳动力。依此推算,我国现有耕地19亿亩,约需1.5亿农业劳动力,外加6000万林、牧、渔业劳动力,共计2.1亿人,供需差额达2.8亿人。可以说,由于过去没有处理好人与资源的关系,及早地控制人口增长,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人多地少矛盾作用的直接结果必然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是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历史,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而来是城市化,也就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整个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的时代。这是发达国家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轨迹。美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农村人口下降了72%,日本在二战后,农村人口下降了65%。而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城市化进程也远远落后于相应的工业化水平,这意味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没有实现转移或转化,制约着中国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经济的原因
一是我国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更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根据有关数据测算,从1985年到1996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达15.5%左右,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强度不断降低,所需的劳动时间不断减少。根据1990一200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家庭调查资料显示,1990年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生产亩均劳动时间,按标准劳动日计算为19.84个标准劳动日,2000年减少到16.43个标准劳动日,1990一2000年10年间,农户粮食生产实际劳动时间亩均减少了3.41个标准劳动日。劳动时间的不断减少,在客观上造成了农业生产所容纳的劳动力总量在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却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大幅度递增,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尖锐,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处于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东部经济发展迅速,对处于经济水平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转移是农民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客观上促使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转移。
三、政策的原因
从政策角度看,产业政策对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缓解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压力的根本途径,产业政策具有导向性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造成了现实的冲击。从1990一2003年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表3)可知,农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在全年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75.66下降到2003年的58.77,下降达到近1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种植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了近巧个百分点,相反外出务工收入却在连年增长,由1990年的21.28增长至2002年的46.81,增长达到近25个百分点。这表明农民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作物生产收入下降,外出务工的收入却在连年上涨。农民从事农业种植业效益下降,耕田种地成本又逐年增加,农民负担过重,从事农业无利可图,迫使农民纷纷弃田抛地,转由外出打工,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一族。
四、结构性原因
多年一贯制的城乡就业体制的割裂,使农村劳动力不能向城市和大工业转移,甚至在农村内部,农民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也受到种种限制.农民长期被排斥在现代
化进程之外,结果,大量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沉积在农村。
参考文献:
[1]黄维民、朱盛艳.借鉴日本经验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农业经济.2003(12).
[2]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2005(2).
[3]陈华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求索.2004(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