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这样美妙的地方哪里有呵

时间:2023/11/9 作者: 地火 热度: 23121


  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蒙古语意为“白玉圈子”“镶着银边的湖”,因为湖的四周不断有析出的结晶盐,如同白玉,又有“苦咸”之意。清代蒙古族称噶斯淖尔或噶顺淖尔,哈萨克族称格孜库勒湖,又有蒙维合音“自然湖”的意思。

  这个湖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花土沟镇西南五六公里处,东西两端分别是切克里克和阿拉尔草地,南面是终年积雪巍峨雄峻的昆仑西支祁曼塔格山(一说阿喀祁曼塔格山),北面是黄沙弥漫逶迤腾浪的阿尔金余脉阿哈提山(一说扎哈北山)。这是一个封闭型内流盆地,主要由阿拉尔河(又称铁木里克河)、大河坝河(又称卡尔马玲河)以及季节河的潜流补给。湖面海拔2835米,约140平方公里,湖表卤水面积103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8米,最浅处不到1米,是固液相并存的特大型石盐湖矿床。湖岸环布着灌木、荆棘、芦苇、芨芨草、沼泽、湿地、草原,夏季栖息着斑头雁、灰雁、天鹅、黑颈鹤、野鸭、环颈鸻、戴胜、反嘴鹬、白尾鹞、鸬鹚、灰椋鸟、粉红椋鸟、蓑羽鹤等160余种鸟类,尕斯库勒湿地是青海省鸟类重点保护区。

  柴达木盆地曾被称为“生命的禁区”,是人类的文化活动让这片山水广为世人所知。尕斯库勒湖最早的名世之作,当然是著名诗人李季1954年写的《柴达木小唱》:

  辽阔的戈壁望不到边

  云彩里悬挂着昆仑山

  镶着银边的尕斯湖呵

  湖水中映照着宝蓝的天

  这样美妙的地方哪里有呵

  我们的柴达木就像画一般

  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这只是第一节,但它写尽了尕斯库勒湖的神奇瑰丽,花土沟地区在这之前无诗,自兹之后再未见到如此霸气雄强之作,堪称孤诗独芳,此空其群。

  二

  著名作家李若冰与李季是最早走进柴达木盆地的三个文化人之中的两位(另一位是现居西安的新华社记者姚宗仪)。在其50年代出版的散文名著《柴达木手记》《在柴达木盆地》中,也有多处关于尕斯库勒湖的描述,文字非常生动,赞叹之声不绝。1982年第2期《人民文学》发表李若冰的散文《致尕斯库勒湖》,开篇写道:“呵,尕斯库勒湖,你多么使人神往!多少年月,多少春秋,我日日想呵夜夜盼,何时再回到你的身边?尕斯湖,有时仿佛凌空开放的雪莲花,有时犹如拍浪而起的鲲鹏。而更多的时候,却好像引颈远飞的天鹅,悠然在太空穿云过雾,发出声声呼唤。噢,我正是听到了呼唤声,才匆匆地赶回来。我一路走来一路想,想起第一次看见你那难以忘怀的情景。”

  在此前后行世的名篇,有《光明日报》著名记者卢云1956年秋天发表的《阿拉尔之行》,《柴达木报》编辑陈清创作的《尕斯库勒湖畔的鲜花》入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青海风云》,“戈壁诗人”徐志宏在《青海湖》1979年第12期发表《湖的感叹》,新华社青海分社记者马集琦1982年5月播发特写通稿《尕斯库勒油田的开发》,青海省作协主席朱奇在《百泉》(今《散文百家》)杂志1984年第6期发表的《尕斯库勒湖礼赞》,在下甘某1990年12月创作并陆续见诸各种报刊和选本的《湖浪摇荡的大荒》,石油作家凌须斌2001年8月10日在《工人日报》发表的《最后的石油羊倌》,内蒙古作家郭雪波2004年10月创作的《夜宿尕斯库勒湖》,海西州文联主席斯琴夫2009年10月创作的《尕斯及其一首歌的传说》,大港油田作家王洪江载于2015年第4期《地火》文学期刊的《尕斯库勒湖畔的足迹》。最早的记忆来自于1947年秋冬勘察油砂山的地质学家朱新德先生的回忆录《尕斯盆地民国考察记》,最新的篇目则是吾女甘恬2015年金秋发表于青海、湖南两地报纸的《大雁翱翔尕斯湖》。

  其中一个插曲颇值一说。2004年8月底,以《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率领中国作协西气东输采风考察团,驱车来到尕斯库勒湖畔,欣然为采油一厂文学社题写刊名《尕斯湖》。这本民刊我虽然迄今没有看到,但可以想见油田文学青年对现实人生的感悟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我回想起当年花土沟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春风》《沙舟》《钻工情》《西北风》《戈壁草》等油印刊物是我心头隽永的回味。

  三

  尕斯库勒湖虽然深居西北大漠腹地,远离东南尘嚣世界,但它既是文化之湖,也是大雁之湖,据说每年夏季有成百上千只大雁在此栖息生存。大雁学名斑头雁,因为头顶有两道黑色带斑的饰纹又名黑纹头雁,体态非常优美。它是人们最为喜爱的一种候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留传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汉朝使者曾用“鸿雁传书”的托词,迫使匈奴单于释放了被无理流放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牧羊长达19年的苏武。唐朝薛平贵远征西凉,王宝钏苦守寒窑18载,忽闻空中鸿雁连声鸣叫,于是从罗裙上撕下一块布,咬破指尖写下一封血书,请求鸿雁带往远方,倾诉对夫君的思念之情。

  阳春3月,青藏高原的湖泊尚未解冻,从湖南衡阳飞来的大雁,排成“一”字或“大”字形的整齐队伍,万里迢迢来到尕斯库勒湖。到了10月下旬,它们又排着井然有序的雁阵,飞回南国遥远的故乡过冬。春来秋去,年年如是,引人无限遐思和感喟。

  四

  2014年8月底,在离开青海高原22年之后,应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典之邀,我重返梦境之旅,目睹了一个千万吨级油气田的蓬勃崛起,以及一个亿吨级大油气田的整装待发。

  那天下午,在夕阳金红的余晖中,我伫立在油砂山烈士纪念碑旁边,举目远眺尕斯库勒湖和祁曼塔格山,再度想到曾经想过的那个问题:青海油田能不能在此竖立一尊“柴达木勘探一号尖兵”木买努斯·伊沙阿吉老人的铜像?或者立一组阿吉老人与放歌油砂山、赞美尕斯湖的李季、李若冰先生的群像?因为这是柴达木石油文化真正的根脉所在,后来者理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另一个问题我一直纳闷不解。海西州号称出了那么多的诗人,出了那么多的著作,我竟然孤陋寡闻到没有看见一首赞美海西之西尕斯库勒湖的诗歌。1977年9月,州委宣传部、州文教局组织编选,交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啊,闪光的柴达木》,荟萃了几十个后来有名或无名的诗人之作。1984年5月,海西州文联编辑,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一套8本“瀚海丛书”,声称“人们将从这里看见正在开发和建设中的柴达木”。198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也为海西州作家出版了一套无名丛书。尕斯库勒湖是盆地西端第一大湖,尕斯库勒油田是海西州域内第一大工业企业,也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引擎,海西诗人们为什么不抒发情感“啊——”一声呢?那一刻,我产生了要为尕斯库勒湖做点什么的强烈愿望——编一个同题散文选本吧!这就是如今呈现在各位面前的《天边的尕斯库勒湖》。

  五

  同题散文古已有之,最知名者莫过于现代文学大家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1923年8月的一个晚上,朱、俞二公相约同游南京秦淮河,俞是初泛,朱是重来,二人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上船,桨声汩汩中,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既游秦淮,身为文人焉能无作?二人遂相约各作一文,以志其事,于是便有了新文学中的两篇珠玉美文。尔后同时发表于《东方杂志》,以风格不同、光彩各异而传世,从此有了“俞朱并称”之说,中国文学史也因而增添了一段佳话。

  同题散文选本尤其是以地理为背景的选本,且在每篇文章中冠以同一地名的选本,恕我见闻谫陋,迄今未见有之。我之所以做此尝试,一方面缘于本书篇章原有题目多载“尕斯”或“尕斯库勒湖”字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团结所有的力量,为西部之西的神山圣湖催绽一朵文学奇葩。不同年代的作家,穿越不同的时空,弱水三千,他们曾取同一瓢饮。正所谓:风花雪月人人有,表达之处却不同。南京张昌华、汪荣修编选《中外名家同题散文妙笔》时说:“如同一片月色,有人惋叹,有人乐赏。同一个题目下的不同文字,由于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和文化差异,却能让阅读者在瞬间产生兴趣,多了阅读的欲望,也成就了用这样方式编排经典散文的意义。”

  本书作者集合自50年代以来的著名作家和新闻媒体知名记者,39人,43篇作品,四世同堂,连接近百载悠悠岁月。由此可见,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相约为文,而是各自的一次浪漫文学之旅。虽然同题而作尕斯库勒湖的佳构,而且都写得感人、缜密、真实、细腻,情景相生,文情并茂,但是风格毕竟各有千秋,更加能够让人领悟到散文之美。按照作者出生年代为序,其中16个中国作协会员(陈忠实是中国作协副主席,李若冰、朱奇曾是中国作协理事,另13人是钱佩衡、单士杭、孙柏昌、郭雪波、李玉真、肖复华、和谷、刘元举、王红江、张建伟、唐涓、甘建华、斯琴夫),3个蒙古族作家(郭雪波、乌席勒、斯琴夫),著名新闻工作者9人(《光明日报》卢云,新华社李敏杰、马集琦、张荣大,《中国青年报》张建伟,青海卫视郭国庆,《衡阳日报》甘建华,《中国石油报》凌须斌,《西海都市报》李皓),3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梁泽祥、乌席勒、凌须斌),12个省作协会员,4个女作家(李玉真、冯君莉、唐涓、甘恬)。在中国作协会员和省作协会员中,又各有若干个身份交叉的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以及六七个中国石油作协理事。就此而言,这个阵容也是比较豪华壮观的。

  六

  用“同题”这样一种特殊的编排方式,编辑一个文化地理散文选本,耳边一直鸣响着吾湘前辈韩少功的一句话:“文学肯定比我们活得更长久。”

  以前出版拙著《西部之西》《冷湖那个地方》《柴达木文事》《盆地风雅》等西部文学作品集,都是拿版税或稿酬,只能按照出版社的意图行事,无法体现本人的文学思想和美学倾向。这一回,我独自出赀来做《天边的尕斯库勒湖》,不仅找到了当年描绘柴达木及尕斯盆地那些摄影、美术作品,而且约请一批当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共同倾力打造一本站在中国高度的新视觉图书,意在将尕斯库勒湖打造成一个著名的文化之湖。黄胄、马西光、朱乃正、洪武平、吴连增、许淇、苗罡、李铁青、寇宗鄂、井汉升、聂鑫森、水运宪、李清白、赖尚平、白描、曾祥彪、梁瑞郴、何满宗、张瑞田等四五十人,包括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题词,他们的书画摄影作品都已在书中呈现,感谢各位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

  文化地理需要文学描写,文学艺术让山和水魅力无穷。在著名作家王蒙看来,中华山水不仅仅是自然风景,更是文化的依托。文学、绘画、书法及摄影作品,使得人们发现了以往从山水中发现不了的东西,同时人又依托自然来提高自我。到同样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果当地已有前辈学者、作家、诗人及书画摄影家等的足迹、记载和作品,整个层次就不一样了。我对这位衡阳老姑爷的话深以为然。

  编辑这样一个同题散文选本的想法,得到了散文大家王巨才先生(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院长)的高度肯定和热情支持,应我之邀欣然为之题签。谢谢您,王公!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我的师友,以及亲爱的读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