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沧桑 风景远去
——石油地质学家陈贲百年诞辰祭
■陈忠勇
陈贲自青年时代起就积极追求进步,立志图强报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以极大的热忱参加了全国石油普查工作,具体组织了陕北一带的地质调查和重力普查以及对四郎庙等构造的钻探。他在总结调查和钻探工作期间,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个油田总体开发方案和油区钻探设计方案,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贲,是我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陈贲,是我国进行地下地质综合研究的开创人之一。
陈贲,是把注水工艺引进我国油田开发的先驱。
现在我们纪念这位无私、无畏,把一切都奉献给中国石油工业的石油地质学家,就是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中国石油工业的建设推向前进,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是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油气田开发专家童宪章,在1995年为《纪念石油地质学家陈贲诞辰80周年文集》撰写的《序》中,对陈贲一生为中国石油地质理论的创建、油田开发技术的创新所做努力的客观、准确评价和肯定。摘录几束核心论点,权作是本文的“引言”吧!
一
1950年4月13日—24日,是中国石油工业颇具历史意义的日子。就在这些日子里,中央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石油工业会议”,确定了石油工业的方针和任务。中国石油公司军代表徐今强在会上作了“石油工业地质勘探现状与今后勘探部署”的汇报,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成为创建新中国石油工业起步的重要依据。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解放上海,徐今强奉陈毅将军的命令,率领军管人员接管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下属的“中国石油公司”。徐今强军代表急切地希望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现状,他带领勘探室管理下属公司勘探工作的地质师陈贲等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去山东、甘肃各地考察。徐今强作为军人,很明白石油对于战争的意义,对于新中国建设的意义。这次考察,让他初步认识了中国石油工业是什么样子:广袤的大地,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年还生产不出10万吨原油,可怜啊!徐今强一鼓作气,白天个别访问,晚上邀请地质、工程各路技术人员座谈、讨论“如何找油”,“哪里找油”的问题。在初步分析研究了西北、华北、东北等区域的一些盆地有限的地质资料和已有的油气显示信息后,推断有望在一些区块找到含油气构造的可能。在思路清晰以后,由陈贲起草了《迅速恢复原油生产的意见和在全国开展石油勘探工作的部署》向中央报告。这就是195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上,引起中央领导特别关注的那份“汇报材料”。
二
1939年,春光明媚的时节,陈贲从西南联大——清华地学系完成本科学业毕业了。他当即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由昆明到了重庆,在黄汲清、谢家荣两位教授的领导下,参加了四川威远地质构造细测工作,开始了石油地质实践与理论研究生涯。就在这年底,孙健初回到重庆汇报老君庙油田探测情况,发现陈贲对他描述的老君庙油田的远景颇感兴趣,就在翌年的5月,邀他离开“天府之国”到祁连山下参加甘肃油矿局的筹备工作。此后,在孙健初的指导下,陈贲对老君庙的地质构造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参加了对老君庙、石油沟、青草湾及老君庙油田外围地区甘肃、青海一带进行的勘查,记录了丰富的地质资料,详细研究了甘青一带产油希望区域的地质,写成了《甘肃玉门宽台山北窑地质初步报告》《甘肃永登青海民和上旋子及马厂原一带油田地质简报》和《甘肃皋兰县铁矿及锰矿》调查报告。
陈贲在黄汲清、翁文波、孙健初三位导师的热心指导下,所进行的油气构造勘查和地质形态调查,对于进行地下地质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
1940年8月,开始协助孙健初研究地质资料,参与设计“加深老君庙构造第4号探井的方案”。在1941年4月21日,探井钻至加深设计新油层时,发生强烈井喷。接着又开钻了8号、9号、10号探井,钻至设计的新油层也均获得高产,由此发现了老君庙储量丰富的主力油层——L油层,证实了老君庙地区油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到1944年冬天,不能实施钻井勘测的休整期间,陈贲总结了“三年来玉门地区的勘探成果”,又完成了《玉门油田油母岩之讨论》,提出了“玉门油田生油层为陆相上侏罗纪”的论断,明确指出:“祁连山南麓的青海上侏罗纪地层,亦甚发育,沿山麓应为产油区,有发现油田的可能。”这里的“侏罗纪生油”说,就是后来的陆相生油理论的雏形。
这些实验,这些研究,这一项又一项亮晶晶的果实,一步一步把陈贲带入探索侏罗纪的必然佳境——要扩大视野,再研究、再认识,把对侏罗纪油藏的生成、运移、储集规律的推理论断与执著的感情和理智相默契——他相信:中国石油人,具有超越历史的智能,一定能够推动“侏罗纪生油”研究更加丰富多彩,进入自由天地!
陈贲关于“侏罗纪生油”的学说,是继30年代末石油地质学家谢家荣教授,40年代初潘钟祥教授、黄汲清教授之后,提出陆相沉积侏罗纪地层生油理论的又一位地质学家。
1945年春至1946年夏,陈贲赴美国考察学习时,很注意美国专家对“海相生油”和“陆相生油”这些石油地质发展中重要理论的认识和实践,因为这能够对他回国后的继续探索和研究有更多启发。回国后,又接受了中国石油公司对台湾石油资源状况的调查任务。陈贲这次赴中国台湾岛屿进行调查,大大开阔了他的地质视野,从苗栗出磺坑油矿采集到的地质资料显示,“台湾的地质构造沿伸大海,同大陆许多地区有比对意义”。陈贲在《台湾石油资源状况的调查报告》里,明确阐述了他的这种认识。
1948年5月,陈贲在将台湾地质调查状况向中国石油公司报告后,即去老君庙探区,对青草湾、大红圈、石油沟、文殊山等构造进一步调查,获得了更丰富的地质资料,制订并参与实施了“青草湾构造钻探计划”。
陈贲,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命,全部地融入了“陆相侏罗纪生油”的王国。
三
1950年,燃料工业部成立石油管理总局,在西安设置陕北地质勘探处,张俊任处长、陈贲任副处长。陈贲在张俊处长的支持下,按照他的“侏罗纪生油”理论,组织了北起延安、延长,南至铜川、韩城一带地区的调查和重力普查;对四郎庙、马栏、枣园等构造进行了钻探;在甘肃永昌窑水构造上展开了深井钻探。经过1951年春夏之间的勘查和钻探,他总结了四郎庙构造钻探成果,提出了“改进延长统物性的意见和录井工作规范化的建议”。
1952年,陈贲调任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勘探处主任地质师。这时,苏联专家来我国帮助发展石油工业,陈贲一方面充分发挥他熟悉全国石油地质工作情况和了解各石油勘探区域现状的长处,积极协助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要不断提高我国自己的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建立起我国石油地质理论研究体系,一定要打破西方学术权威关于“陆相地层,是不可能形成油藏的中国”的断言,加快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决心建设起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在陆相侏罗纪地层产油的油田。
在这之后的三四年里,陈贲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针对当时石油工业的现状,改进了我国石油勘探方法,建立了地面操作规程,科学地规范了石油勘探工作。他还在总结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在《科学通报》《石油地质》等杂志上,发表了《石油勘探中吸取苏联先进经验的体会》以及《认真学习苏联专家地质调查方法》等文章。他在总结中说:“这几年来,苏联专家给我们地质勘探上的先进技术经验的帮助,那是很多的。”比如:“先进的地质——构造调查法”“建立一整套地质调查工作制度”“重视地形测量”等等。他强调:“必须认真学习苏联专家的工作态度以及介绍给我们的先进技术经验,我们的地质工作质量才能提高,我们才能为祖国找到必要的地下石油资源。”
1955年,陈贲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26届理事会理事。
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成立石油工业部。9月陈贲出任石油部勘探司副总地质师。
1956年4月,陈贲参加了克拉玛依地质调查,同杜博民、张恺等专家就是否要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地质勘探开发的讨论后,提出在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部署十条东西大剖面,以了解其含油范围和富集区。这一建议,被纳入勘探计划并付诸实施。
1957年4月,全国石油地质勘探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陈贲总结了“七年来我国石油勘探工作的一些经验”。
10月,《石油勘探》创刊号发表了陈贲《油气的游移作用和准噶尔盆地的含油远景》的研究报告。
10月8日,新华社发布: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基本建成。
在全国石油地质勘探会议以后,从西北、西南、东北等各个盆地不断传出喜讯:
柴达木油砂山、油泉子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层,冷湖4号构造溢出油流;
川中地区的蓬莱、南充、龙女寺构造在钻探中发生井喷或溢出原油;
松辽盆地油苗调查、岩芯观察、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综合研究报告分析肯定,“盆地是一个含油远景极有希望的地区”……
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已进入“花季”年华,丛丛花蕾含苞待放,石油人无不喜气洋洋,陈贲更是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意识到:石油工业要起飞了!他向部党组书面提交了《对现行的计划任务办法的意见及修改建议》,提出“石油勘探单位应实行经济核算,要抓勘探效果,改进企业管理”;“对那些只图向国家伸手要投资,大量浪费国家资财而又拿不出储量的单位,应核减以至取消投资”的设想。
陈贲,是以一个科学家的情怀,一切从国家、人民的富强、富裕出发,全身心地准备要投入即将到来的石油工业发展高潮。
四
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依着人们预想的愿望而运行的。
1958年春天,“反右派斗争”快要进入尾声了,一般不太关注政治风向的陈贲,正在埋头思考石油工业大发展的时候,没料到,他提出的那些油气勘探要“改进企业管理”、“要实行经济核算”、“要选择好构造”、“要抓勘探效果”等一系列意见或建议,几乎是一夜之间,都成为他“恶毒攻击党”“攻击社会主义”的罪名,对他开展了“火热批斗”。尽管他为自己辩护:“我没有反党”“我没有反对社会主义”“我没有罪”,在“罪行”材料上拒绝签字,但还是给他宣布了组织决定:“右派分子”,开除党藉,撤职,降级,下放青海石油管理局任地质师(监督劳动改造)。
就是这年秋天,陈贲在肆虐的风沙中,踏进了青海荒漠戈壁要开发的第一个油田——冷湖油田。之前,陈贲到冷湖是石油部的总地质师,从北京来是指导工作。这回来到冷湖,是石油部下放的“右派分子”,被“监督改造”的。在别人看来,一夜之间,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人却遭到了两种不同的“命运”。陈贲心里却是坦坦荡荡:既然来到了冷湖——这个地质工作者神往的地方,而且早已是自己“陆相侏罗纪油藏”研究的区域之一,他对自己蒙受不白之冤,便不忍再去回首,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现在看来,当时青海石油管理局的领导,也是比较崇敬这位在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颇具造诣的专家,既然部里介绍来是“地质师”,也就充分给他以重任:负责油田的地质勘探开发技术工作。
五
1958年到1963年这五年中,陈贲把全部心血都浸注到了“探勘侏罗纪寻找新油藏”的实践和研究中。
首先负责编制了冷湖油田开发方案,积极地对青海石油勘探开发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陈贲认为:冷湖油田的油源来自深层侏罗纪,而不是“第三纪”。提出在冷湖4号构造部署一口深井——冷17井,钻探侏罗纪。他的这一计划被批准后,常常是昼夜守候在冷17井场,了解钻探情况,观察岩屑和岩芯。油田中心试验室对地层资料进行化验分析后,确定冷湖油田原油中的孢粉与冷17井取出的侏罗纪岩芯中的孢粉是同样的,证实了陈贲关于冷湖油田油源是侏罗纪的科学预测。
在这一时间段里,陈贲还参加了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编写了勘探成果总结及油气资源评价,参与冷湖长垣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部署,柴达木盆地探井资料复查及重新评价等大量技术研究工作。
1963年11月,陈贲在诸葛祥、马念和等地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勘探侏罗纪寻找新油藏》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冷湖四、五号油田的第三纪油藏是‘次生油藏’,因此应该有原生油藏存在”,“冷湖区的原生油藏推断存在于侏罗纪中……”
报告用了八章的规模,详细描述了沿断层垂向运移的次生油藏、长垣上第三纪油藏的形成、第三纪油藏形成与原生油藏分布有关、冷湖区侏罗纪生储盖组合、冷湖区构造运动沉积史与油气富集的关系、冷湖区侏罗纪油藏存在的可能性等。在第八章里,对侏罗纪油藏的勘探设计了初步方案:一、寻找侏罗纪油藏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二、钻探侏罗纪油藏的有利地区。陈贲认为:目前对侏罗纪油藏的了解虽然不够,但是冷湖4号的钻探工作条件已经具备,在钻探前,也不可能取得更多资料,对于侏罗纪油藏全面勘探工作步骤分为三年完成:
1964年,研究基岩埋藏深度与侵蚀度的关系,推断第三纪底部不整合面以下中生代地层层位。
1965年,查明侏罗纪地层层位与含油气水情况,以及基岩深度与侏罗纪构造。
1966年,查明构造侏罗纪层位岩性及取得水文地质资料,并探明含油气情况;根据钻探与研究结果,对坳陷、长垣与驼南阶地分别做出评价,拟定勘探找油新方案。
“侏罗纪生油母岩”——成为陈贲确定“生油时代”的重要理论基点。可以说,陈贲是为“石油地质”而生存,为“石油地质”而思考,为“石油地质”而陶醉于梦想!就在那不堪设想的逆境中,任何的冷落甚至是迫害,都未能动摇他对勘探侏罗纪寻找新油田的“石油梦”。
1966年6月15日凌晨,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一间低矮小屋内,人们突然发现,这位刚直不阿,敢于坚持真理,忠实于党、忠实于国家、忠实于人民,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总地质师,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和善良的人们难以理解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无辜残害致死……
陈贲,追寻侏罗纪“地宫”的梦,终结了!
这是陈贲的不幸!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不幸!
六
陈贲走了。
陈贲匆匆地走了。
陈贲背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政治上、精神上沉甸甸的压力,含垢忍辱历经8年,冤屈未申,还带着那顶“帽子”走了!
有文字记载的时间是1966年6月15日——陈贲1914年2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福建闽侯)——到这一天,刚刚52岁又4个月。
1958年,陈贲被恶意诬陷,强制定为“右派分子”之后,很多关心他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劝说,只要写几页纸“认罪检讨”,就可以“摘掉帽子”。陈贲不动摇:“罪名是强加的”,“没有罪我检讨什么”。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复杂、危难的情况下都能正气凛然,坚持实事求是。
陈贲1941年4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老君庙石油河畔圆门宿舍后山坡上,由中共地下党员王道一、刁德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军警特务无处不有的石油矿场,陈贲勇敢地参加共产党,继而在新中国诞生后,又积极参加石油工业建设,是终其一生都在石油地质勘探实践、理论研究及油田管理等多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共产党员之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陈贲思想和工作的一贯作风。他在创建侏罗纪生油理论过程中,每一项数据,都要在试验或验证之后才上报或发布。他不赞成钻探中仅见到一些“油花”,就急于要抱“金娃娃”的积非成是的论断。
1979年春暖时节,陈贲夫人黄佩文收到了中共石油部党组的决定:“根据中共中央(1978)55号文件精神,经石油部党组一九七九年二月五日批准,决定对陈贲同志的右派问题予以改正。撤销原结论及处理决定,撤销中共石油部机关委员会‘关于开除右派分子陈贲的党籍的决定’,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原级别。过去强加于陈贲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全部推倒。”决定中明确指出:“经调查核实,陈贲同志向部党组写的一份《对现行的计划任务办法的意见及修改建议》是为了搞好勘探工作,所提意见,没有恶意攻击之处。”
这虽说是一纸迟到的“喜讯”,黄佩文还是觉得“毕竟为陈贲洗雪了沉冤!”
“毕竟为全家还了一个清白!”
七
时光又逝去了近30年。到1994年,正逢陈贲诞辰80周年时,友人、同事,还有台湾石油公司和已去海外从业、曾在老君庙油矿及中国石油公司和陈贲一同奋斗过的战友们,才能公开撰文,缅怀这位可亲、可敬、无私、无畏的学友、兄长、老师。
葛泰生,曾在青海油田中心试验室从事地质工作,后转战辽河石油管理局任副总地质师、盘锦市政协副主席。他在《陈贲在青海油田》一文中这样写道:“陈贲虽然身处逆境,他的热情待人和丰富学识吸引着不少技术人员,大家常到他的小屋里向他请教技术上和学术上的问题,而陈地质师总是热心地、孜孜不倦地进行解答,甚至根据许多同志的要求,冒着‘贩卖资本主义货色’的危险,举办了一个英语学习班,有二三十人聚集学习。”这是多大的勇气啊!这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狠抓阶级斗争”的政治旋风席卷神州大地的暴风骤雨中,要被“造反派”们发现,陈贲就绝对是“裴多菲俱乐部”式的“现行反革命头子”啦!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人都很清楚,他这种敢于“做好事情”的行为,不要说是当时,就是现在听说了,也要打一个寒颤的。
葛泰生说:“陈贲在1966年6月,不幸于青海冷湖辞世,广大善良的人们当时不得不把对他的同情和惋惜深埋在心底。”
原北京石油学院的于学业先生,对陈贲这样崇敬抒怀:他的“一言”,影响我一辈子干石油;他的“一行”,影响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1995年6月,纪念陈贲诞辰80周年文集编委会收到来自美国休斯顿的吊唁:“聆闻巨星殒落,不胜悲伤哀悼!”这是老君庙油人、台湾南部油矿矿务主任、后定居美国德克萨斯州,创立“环球石油技术公司”并任董事长的靳叔彦先生发来的。靳先生对陈贲“英年早逝,悲痛万分!”他深情地述说:“陈贲兄常识渊博,专业精湛,对中国石油地质和寻找石油资源,贡献极多,令人敬佩赞誉”。“如此科学界辉煌巨星,遽尔逝落,诚为他的家庭、中国石油工业界、地质界海内外老友们,最大及不可弥补的损失。”
“时已逝,春难留。转瞬间,我已鬓发苍苍,年过70有余。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20年前,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田在艺在《陈贲先生是我的良师》一文中说:“最使我难忘而又敬仰的是热爱祖国石油事业的地质专家陈贲先生。”“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言行和在科学研究上的创新,以及忠诚于石油工业的奉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中科院院士、原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在陈贲诞辰80周年时题书了“缅怀陈贲学长——刚直不阿忠贞为国,刻苦调研献身科学”的挽联。
民革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原资源委员会委员长孙越崎先生,当得知在他记忆中的那个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中国石油公司“员工护厂联合会”(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干事长、勘探室年轻的地质师,“20多年前就已作古啦”……老人沉默少顷,握着圆珠笔,虽颤悠悠,且有力地写下了: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陈贲纪念文集,孙越崎。一百零一岁。
陈贲,在新中国石油工业兴建,乃至起飞的每一个阶段,地球人目睹了他留下的深深的脚印。
陈贲,是大漠戈壁一棵挺拔的胡杨。
陈贲,是侏罗纪地层一颗璀璨的岩石。
陈贲,对祖国的挚诚,对事业的挚爱,永远启迪后来者,不懈地努力追寻“中国石油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