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副面孔,一个灵魂

时间:2023/11/9 作者: 儿童文学选刊 热度: 21771
邹凡凡

  人偶,又叫娃娃,或称人形。

  这一次我想与大家分享绪方与人偶的故事,一个展示出人生无限可能性的精彩故事。

  绪方小时候与许多小女生一样,喜欢玩娃娃,尤其是日本的珍妮娃娃——珍妮和美国的芭比相似,都有大大的眼睛、苗条的身材,以及各式各样、无穷无尽的服装和配饰:校服、和服,甚至日本特色十足的新干线乘务员制服!后来,更为精致复杂的BJD娃娃成功吸引到绪方的注意力——BJD(Ball Joint Doll),也就是球形关节人偶,关节处是用球形部分链接起来的,能够展现出丰富的动作和姿态。这种人偶的特色是可以让玩家自行改装,因为它们的眼珠、头发、关节、手脚、胳膊、腿都可以分开,除了整个娃娃之外,还提供许多配件,例如手的不同形态,玩家可以通过自行挑选配件来表现更多的动作。

  除此之外,BJD娃娃的身高可以定制(作为对比,珍妮或者芭比的身高通常是固定的),脸部也可以让玩家自行化妆,眉毛、睫毛、眼线、唇彩甚至脸部肤色,都可以根据喜好来打理。

  所以即使出厂时一模一样的两只娃娃,在不同主人手中,也会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质。

  大家熟悉的日本的SD娃娃、韩国的DoD娃娃,都属于球形关节人偶。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人偶的分类与特色一无所知(我恰好属于不爱玩娃娃的那部分女生,只认识芭比),可绪方如数家珍地介绍让我听得津津有味,这里边原来有这么大学问!

  大学里绪方学的是动画专业,可是爱娃娃的心没变,光是给娃娃们换衣服、改发型已经不能让绪方满足啦,她开始走上人偶创作的道路。

  什么是人偶创作呢?人偶创作,就是在空白脸模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五官的绘制,当然发型也必不可少,不仅五官绘制过程纯手工,头发也要一根一根地植入头模,这样创造出来的每张脸都是独一无二的。

  具体说来,绪方需要先买回尺寸合适的人偶(全身或者只是头部),有些人偶的脸本来就是空白的(例如Obitsu娃娃),有些则已经画好(例如芭比娃娃),那后者就需要先把原有的妆容和发型都去除,再开始创作。

  第一步是整形,也就对脸模的形态进行细微的调整,比如,如果原有脸模的鼻子很挺、下巴很尖、嘴唇也很厚,而目标人物的面容比较柔和,那绪方就会用砂纸,以不轻不重刚刚好的力度,把脸模的鼻子和下巴打磨得更圆润,嘴唇也要打薄一些。

  整形完毕就可以开始画了,先用极细极细的面相笔蘸着模型漆起稿,和素描起稿一样,造型啦、对称啦都要格外注意,否则稿子起歪了,后边就不好办了。再往后才是一层一层地上妆,颜色要从浅到深地画,和水彩一个道理。画到中途如果发现脸模形态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需要停下来进一步打磨。嘴唇的颜色、眼睛的颜色、面颊的颜色,一点点加深,有时要把不同深浅的漆调配起来,有时要把彩色铅笔在磨砂纸上打磨出粉末,用刷子打在脸上,再喷上消光定型……

  所有这些复杂的绘制工作,都是在袖珍的人偶脸上完成的,这需要灵巧的双手、细致的心灵,外加许多的耐心,通常一周时间才能画完一副面孔。

  此外还有头发,头发要染成特定的颜色(有时不止一种颜色),植入头模后用小剪刀修剪,做出符合人物形象的造型,再喷发胶定型;还有服饰,服饰有时由合作的小伙伴提供,有时就是绪方自己来做,用种种细小的材料,做出精致的袍子、裙子、项链、发带、串珠、步摇、簪子……

  好厉害啊,日后绪方若是转行,至少可以做化妆师、发型师、摄影师、服装设计师、珠宝设计师……事实上,给真人化妆对绪方来说简直小菜一碟,因为真人脸比人偶脸大几十倍呀,“唰”一声,一条眼线从头到尾就画出来了,中途都不带停顿的。

  就这样,当手艺越来越纯熟,绪方便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铺:灵魂所,出售自己创作的玩偶。

  为什么叫“灵魂所”呢?

  “空白的人偶脸模,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人偶是灵魂的载体,或者隐藏着真实的自己,或者反映了心中所向。”绪方这样解释。

  我很同意绪方的说法,为人偶画脸,犹如雕塑家用锤子与凿子从大理石中释放形象,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伟大的作品必然承载着灵魂。

  看到一张面孔在自己笔下显现,看到它逐渐拥有灵魂,这感觉大约与很久很久之前,女娲用泥捏出小人儿、然后吹了一口气差不多吧。

  毕业后绪方从事了几年与动画相关的专业,可她越来越感觉到,“灵魂所”才是心之所系,于是她决定辞去工作,用自己的积蓄去“人偶之国”日本,跟随大师学习人偶。

  說起来,大学期间因为兴趣爱好,绪方辅修了日语,还去仙台的东北大学做了一段时间的交换生。那时的她并没有想到,一门语言真的可以开启另一个世界。

  绪方选择从师年过六旬的人偶大师吉田良。高中时,绪方第一次在校园网看到吉田良的作品,便被他创作的人偶深深吸引,这份震撼一直推动着她,在差不多十年之后去拜师学艺。

  第一次去人偶学校拜访老师,绪方十分忐忑不安,连伴手礼都忘了带(在日本第一次登门拜访要带小礼物哦)。门一打开,她终于见到了微笑的偶像吉田良老师和另一位阳月老师。绪方给老师们看了自己从前的作品集,终于敲定了跟随两位老师的课程。

  回家路上绪方快乐得像一个气泡,路边樱花开放,她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景致了。

  课程开始了。第一次去人偶学校上课,同学们早早就来到教室开始准备,绪方则有点儿手忙脚乱。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周围都是日本同学,只有绪方一个外国人。她有点儿惊讶地发现,来学人偶的男生不在少数,而在中国,做娃娃的男生可真是凤毛麟角。一次课间休息,绪方与班上男同学谈起这个话题,同学说,在日本,人偶师反而是男性比较多。人偶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人偶师是匠人的一种,他们中为了这样的艺术奉献大半生再常见不过,到了暮年,仍然去追求更完美的境界。同学说他来此学习,一是为了提高技艺,同时也很享受这个心无旁骛的过程。

  绪方从头开始学习如何制作复杂的BJD人偶。教室里有冰箱、电炉、烤箱,有砧板、刀锯、擀面杖,学生们也都系着围裙,看起来十足一个厨房,还以为是烹饪学校呢,其实都是为做人偶准备的——做一个人偶,大致需要经过绘制草图、用泡沫做雏形、调配黏土、做出人体所有大小部件、挖出关节、干燥上色、部件组装等一系列步骤,每个步骤都纯手工,仅有简单的工具进行辅助。

  简单的罗列并不能让大家获得对于人偶制作的深切体会,我们不妨来看看细节:比如黏土的调配,就跟和面似的,太稠不行,太稀也不行,会掉土——到底多少黏土、多少水合适呢?没有固定配方,也没有诀窍,完全靠手的触感来控制,只有勤加练习才能做到“刚刚好”。

  比如制作人体部件,每根手指、脚趾都要做得很精细,连每个指甲都要抠出来!这还不算什么,如果人偶的尺寸比较小,找不到合适的玻璃眼珠,那么连眼珠都得自己做!用黏土打好胚底,再干燥、上色、打上光泽。再比如那些工具,挖关节时的大锯刀、钻孔的钻子,稍不留神手指就破了。还有给人偶喷涂颜色的喷枪,特别沉,拿着喷枪从早到晚站一天,喷一层颜色,再喷一层颜色,让人偶从白白的黏土色变成真人一般的肤色,这绝对是个体力活。

  不过当一切完毕,黏土变为少女,一切劳累立刻抛到脑后,恨不得抓起擀面杖再擀一批黏土!

  除了教室里的学习,绪方与同学们还经常一起去看人偶展览和人偶店,接触更多不同风格的大师们的作品,去感受形体中的灵魂。

  结束人偶学校的学习后,从去年开始,绪方转到东京银座的人偶店里,跟随另一位老师继续学习,直到现在。在东京进修的这些日子里,绪方一直继续打理小店“灵魂所”,依然以脸部创作为主,偶尔也做整个人偶。网络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可以让全世界的人偶爱好者都看到绪方的作品。购买“灵魂所”人偶的顾客来自四面八方,亚洲、欧洲、美洲都有。有些顾客会提出定制的要求,比如请绪方做《权力的游戏》中的龙母,做绿巨人(没错,人偶不一定都是女孩子,男性人偶也很多),做《冰雪奇缘》里的艾尔莎……更多时候,绪方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然后放在“灵魂所”等待有缘人“领养”——到目前为止绪方已经创作了300多個人偶,每个都不一样,都已经被新的主人带回了位于世界不同地方的新家。

  绪方的作品中我最喜爱的,也是绪方投入很多心力去做的,是那些中国风的娃娃。日本的大师们都未必能做出这分神韵。

  比如那位昆曲里的青衣,发型已经十分考验耐心了,连发饰都全部手工完成,头上的步摇只有短短几毫米,链接得非常精细,才能摇曳得步步生姿。衣服为了衬显腰身,也是改了又改。后来青衣被一位异国的顾客接走了,随之带去了中国之美。

  温柔中透着坚毅的兰陵公主,前半生是掌上明珠,后半生又诸多坎坷。绪方特意为她设计了两套风格不同的服装——创作前绪方一定会去了解历史人物的故事,揣摩人物的心情,唯有此,才能表现出人物的灵魂。

  此外还有飒爽的东方不败、柔美的嫁娘、娴静的民国女子……说到民国女子,绪方制作的民国名媛系列被陈列在南京的美龄宫,成为那个年代最好的注解。从大学创办“灵魂所”到现在,六年多过去了。这六年里,绪方已经成为人偶界颇负名望的新秀,拥有众多粉丝。她创作的一个玩偶头曾在日本参加拍卖,最终以93000日元(约人民币5600元)的高价成交。

  未来,绪方希望可以作为成熟的人偶师,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这就是绪方与人偶的故事,找到自己所爱的事业,便一直坚定地往前走,磨练技艺,精益求精,专注的目光注视手中的黏土,灵巧的双手塑造出形态与面容,到这时,事业与工作便有了本质的不同,在为人偶注入灵魂的同时,她也拥有了灵魂充盈的人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