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一个星期下班回家都是躺在床上嗑瓜子、吃辣条后,生活终于对我这样的小可爱下手了!
我的舌头深处长了一个非常非常疼的溃疡。说话,咽口水都疼的那种……
男朋友知道了,下午回家就带来了一个苦瓜,说要做凉拌苦瓜给我吃,给我下下火,可是我还没来得及感动,就看到菜桌上,放着一碗清拌苦瓜和满满一碟的辣椒炒香肠。
所以继任天天因为长时间不运动而生病,只能端着个白粥看着我们吃香喝辣后,
我也要接受这人间酷刑了吗?
不,不存在的,于是在我强烈反抗(继续嗑瓜子)的情况下,我的溃疡更严重了……
男朋友最后只能迫于无奈地和我一起吃了苦瓜,并决定没收我的手机,每天下班带着我出去溜溜,好好了解一下古人的健康生活……
——长了溃疡也不忘带《儒期而至(上)》的萝莉璇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南宋·陆游《晚春感事》
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的一朵体育大奇葩。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版的足球,从战国时期一直流行至今,其中最为鼎盛的时候便是宋朝。在那会儿,小小蹴鞠不仅发展成了专业的蹴鞠组织,还“拉”上了皇帝当代言人。
最初的蹴鞠是用动物毛发缠结在一起的实心球。到了宋代,原本的实心球变成了“牛皮球”,由十到十二张上等牛皮精心缝制而成,还分为上下两层,内胆填入动物的膀胱,只要吹气后就可以开始踢了。除却外表没有足球特有的花纹和材料的不同以外,猛地一看,可以说是真的很像足球了。
由于北宋制球手法实在太过精致,宋代某官员便用一句“缝十张牛皮去吹”来调侃。后来被用来说别人“信口开河”的意思,至于“吹牛皮”是不是从这衍生过来的,因为没有历史资料,小编也开不了口。
可是既然足球在我国历史已如此悠久,为什么国足的水平……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
宋末至元明年间,我国除了流行“蹴鞠”大运动以外,还流行一种叫作“捶丸”的活动。
蹴鞠是一种需要浑身都要动起来的游戏,而捶丸便不一样了,不仅简单,而且所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没有那么复杂。所以尤其受到了女人和孩子们的喜爱。
毕竟,像蹴鞠这种肢体与肢体直接碰撞的运动,还是更适合成年男性呀……
捶丸的玩法和我们小时候在泥巴地里玩的弹珠十分相似。在一定范围内,挖好小洞,以球杖击球入穴。然后在小球穴旁插上一副彩旗作为标记,击球的工具是他们手中的小木杖,每人每一局都有三次机会,如果三次都顺利的把球打进洞穴的话,便赢得一筹,最先集满20/15/10的人便获胜。
(鹿凡:emm,莫名有点想体验怎么办?)
具有关专家考证,我国古代的捶丸其形制和游戏规则与三百年后在苏格兰出现的高尔夫球十分相似,所以,继蹴鞠是足球的祖先以外,我们的“捶丸”也算是现代高尔夫运动的鼻祖。
为十五笋以代侯,击地球以触之。饰以朱、墨,字以贵贱之。朱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墨者:慢、傲、佞、贪、滥。仁者胜,滥者负,而行一赏罚焉。
——《木射图》唐·陆秉
木射又名十五柱球,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版的保龄球,是按着人数轮流进行的集体性的室内球类游戏活动。
唐代诗人陆秉曾为此专门写了一本叫作《木射图》的书,对中国古代版的“保龄球”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和玩法。可天不遂人愿,这本书在后来历史的茫茫长河中找不到了。
到了宋朝,才被晁公武有幸得到,并在他的《郡斋读书志》为有幸获得此书写了一个简短的介绍。
木射是一种类似于以球击打木柱的运动,在一定距离中,将刻有字体的木柱插在地上,排成一排,十根红柱,五根黑柱,十五根小木柱上还刻有不同的字,以示褒贬(木柱上红色的字代表好的意思,黑色的字就是不好的意思,和我们电脑单机游戏【扫雷】有点相似,就看谁不幸遇见炸弹了)。玩家抛滚木球以击柱,击中红字者为胜,击中黑字者为负。与近代从西方传入的保龄球极为相似。
广场妙戏斗程材,才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摆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角抵诗》宋代·杨万里
看介绍图就知道,角抵其实就是相扑。但是对比日本的相扑,我们中国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蚩尤和黄帝打仗的时候,头上装备着刀剑一样的尖状物,就像是有角的公牛一样。众所周知,羊的角是用来挠痒痒的(《动物世界》里一只成熟公羊呆愣的站在草地上,然后非常熟练的把头抬起,将角对准了某个不可描述的地方,开始挠痒。),但是蚩尤头上的角也是挠痒的吗?
(月儿:你是认真的吗?)
不,他们是用来抵制敌人的,而且还多次顶了这个角打赢了胜仗。这种“以角抵人”的方式,后来就演变成为人们“两两相抵”的摔跤活动。
带有娱乐性质的相扑火了,在汉族民间盛行着,尤其是到了宋代以后,虽然他们没有像蹴鞠一样拉皇帝做代言人,但是北宋的首都汴京每年都会举行一两次相扑比赛,并且成为一种流行娱乐表演节目,甚至后来还相继出现了女子相扑,虽然没多久就凉凉了(据说是因为女子相扑的着装和样子有些影响市容,所以取消了)但是他们也曾经辉煌过……
(胖又:忽然知道,捶丸为什么在宋朝受到当时女性的热爱了……)
少日围棋侍谢公,当时忘却在春风。绛纱东国三千士,白发西湖八十翁。
——《寄上玉笥先生》朱曾传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说是帝尧所作,魏晋南北朝时围棋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当时的士大夫文人无不精于围棋,三国时期的名人马融、孔融、曹操、孙策、诸葛亮、陆逊等人均酷爱围棋。经常有事没事就拉着人一起下围棋。
(浅仓:所以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只能勉强下下五子棋了是吗?)
到了隋唐,围棋便经朝鲜传入日本,最后流傳到欧美各国。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电视台放的动画片——《围棋少年》,里面也是讲述了一个颇有围棋天赋的少年的成长历程。
其实围棋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最特别的体现。
怪不得电视剧里,只要古人讨论什么秘密或者计谋的时候,背景都是在下棋……
翦纸为形骨相寒,常依稚子博悲欢。偶然得藉微风力,却要旁人仰面看。
——《咏纸鸢》清·方芳佩
放风筝可说是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了。尤其是在每年春天的时候,公园里或者空旷的操场上,总会有三五结群的人来放风筝,天上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远远看去就像组团升级飞天一样……
但是在以前,风筝却唤做纸鸢。战国时期的墨翟(也就是墨子)用木头研制木鸟,三年才做出来了这么一个,是世界风筝最早的雏形。后来鲁班大师予以改进,使用轻便的竹子。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就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可以说是写尽了风筝的特性。
后记:
对比现在一回家只知道打开手机玩游戏的年轻人来说,古代人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说不要太好,虽然古代没有冰淇淋、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朱一龙,但是小编还是想说,适当的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说了,我要去爬岳麓山了……
【PS:以上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