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引言
后疫情时代,虽然国内疫情已基本稳定但并未完全消失,对疫情随时小规模爆发的担忧给居民带来无可避免的心理重负。由抗疫所带来的“宅”和“安全距离”意识,虽有效规避了传播风险,但也使人们社交缺乏,室外活动意愿大幅下滑。研究表明,疫情使人们的身体和心理“生病”,并对人与社会各方面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大面积人群处于难以自愈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作为对人的心理与身体健康调适着重关注的一种景观类型,治愈性景观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此前国内研究与应用主要围绕病患或者残障人士进行,未针对大面积普适人群展开,缺乏可学习或借鉴的直接经验。如何通过治愈性景观理念对城市景观进行再设计,以改善后疫情时代城市生态环境,在不松懈“安全距离”意识的同时鼓励人们外出——亲近自然、安全社交,进而达到身心康复、治愈城市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治愈性景观概述
治愈性景观(Therapeutic Landscape)亦称康复景观(Healing Landscape)、治疗景观(Therapeutic Landscape)等。通过影响人的感官干预人的心理来缓解压力、减轻不适感以达到对人体心理积极治愈的效果,是一种以促进人类身心康复为目标的景观类型。“治愈”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圣经,是指人们在宗教活动中的某种仪式,通过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来使人治愈。“治愈”在不同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都有不同的含义与解释,但都包含给人安全感、治疗负面情绪的意思。“治愈性景观”概念则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最初是作为康复疗养景观的理念在西方盛行。20世纪90年代,马库斯(Marcus)通过对治愈性景观使用者的评价来论证自然环境对人类情绪的改善调节作用;乌尔里希(Ulrich)则借助科学实验证明自然环境利于身心,并提出自然助益假说;乔安妮·威斯特法尔(J·Westphal)通过调查研究也证明环境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1992年,格斯勒尔(Gesler)对治愈性景观做出界定,指出其是一种对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的场地、构筑物、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等;埃克灵(Eckerling)进一步提出治愈性景观是一种可以舒缓身心、缓解压力,以身心康复为目的的空间类型。
医学领域的治愈方法从与使用者的关系上可分为侵入性治愈与非侵入性治愈。侵入性治愈方法主要是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非侵入性方法是指以环境、气味、心理等要素组合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促进人身心康复。治愈性景观是将自然景观与非侵入性治愈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应用,通过设计出对人身心康复有积极作用的活动场所来达到疗愈目的。治愈性景观中常见的治愈方法包括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景观疗法(Landscape Therapy)、康复性景观(Healing Landscape)、益康花园(Healing Gardens)、五感花园(Five Sensory Gardens)等。而在与人的参与关系上,可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如乔安妮·威斯特法尔就将治愈性景观分为被动观察式(冥想、疗养、康复花园等)以及主动参与式(体验、康复、医疗花园等)。
德国著名园艺理论学家克里斯汀谈及医院花园设计时曾指出,观看美景更有利于促进人康复身体。研究证明,优美的景观环境能让人精神愉快促进免疫系统工作、避免噪音刺激稳定人的情绪,降低血压、调解人的神经系统,缓解人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基于健康理念建设治愈性景观,不仅对人体起到积极的康复作用,还可以舒缓人的神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后疫情时代人群的健康需求
(一)个体压力排解
新冠疫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使人们被困于四方天地,长期居家隔离。研究表明,当人们长期面临某种潜在威胁环境、活动范围受限、社交缺乏以及谣言时,都会产生焦虑、担忧、害怕等负面心理,陷入巨大的精神压力中。此时人体下丘脑在压力下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它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从而使身体难以抵御外部致病因素而导致生病,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亚健康以及心理问题人群(健康疑虑情绪激增、多疑症、妄想症等)不断增多。而后疫情时代,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又在一波波疫情的反复冲击中不断膨胀发酵,亟需释放。因此,治愈性景观的适用对象不应再局限于病人或残障人士,而是应该面向后疫情时代每一个身心受创的人们。(二)居住环境升级
社区是我国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居民大部分生活都依托于社区,社区内的环境也直接反映到居民的生活中。而日常居住环境是最能直接左右人们身心健康的因素,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影响巨大。国内存在大批“城中村”和老旧社区,它们普遍存在管理混乱、环境破落等问题。恶劣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妨碍是显著的,乌尔里希通过对几组心脏病手术后的康复患者的实验对比表明,观看明亮开阔风景图片的患者对比观看幽暗狭窄风景的患者,疼痛感与焦虑感明显减少。疫情期间的“宅”居生活,放大了“城中村”和老旧社区的居住环境问题。建筑密度大、人员密集感染风险高、室内日照稀少、通风不畅、室外绿化水平低等,都对人的身心康复起到消极影响。后疫情时代,对居住环境进行有利于身心疗愈的“健康”升级,成为一个重要命题。(三)群体心理危机
在长期压力环境下,人们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身心康健进行了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新冠疫情作为一次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在上述维度给城市人群带来了普遍性的、共同的创伤与记忆。根据基于SARS疫情的心理研究表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远超对身体的影响,并且影响深远。而长期的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个人和社会健康产生威胁,严重的心理危机会引发自杀、伤害他人等危险行为,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此次疫情人们产生的危机心理主要为焦虑(医护患者等直面疫情产生的心理压力,市民面对病毒对生命、生活、工作等带来的不良影响压力等);疑病(对自身健康极度关注产生的神经紧绷、恐慌情绪);强迫(恐慌情绪下产生的过度防护,对自身造成伤害,加剧周围的紧绷情绪)等心理状态。所以,后疫情时代群体创伤心理的舒缓与治愈迫在眉睫。(四)弹性空间需求激增
“弹性”这一名词最早来自物理学,其作为一种物理概念意为物体在外力作用以及消失下发生形态改变与复原。在环境设计中,“弹性”指环境的多元化、艺术化、选择多样化,让使用者有更多开放的个性化选择。在景观设计中,这一需求表达为对景观空间动态的、发展的要求——即可根据社会情况以及使用者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应,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空间。虽然目前国内疫情稳定,但疫情防控却不能松懈,如办公、学习、社交等都不能放松对“安全距离”等防疫措施的要求。因此,一种既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外出活动需求,又有效保持防疫距离的景观愿景出现,灵活、可持续的弹性空间需求激增,对其的恰当运用将有效扩大人均景观空间范围、安全拓宽社交空间。三、身心康复的治愈性景观设计要义
(一)身心康复的治愈性景观设计原则
1.压力释放新冠疫情使人们长时间身体受限、心理压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心理学家将压力施予人的状态称为“注意力疲劳”,这种状态是人体对某些具有潜在威胁性事物的感知反应。斯蒂芬·卡普兰(Stephen Kaplan)在他的注意力恢复理论中指出,精神疲劳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恢复注意力是释放压力的重点。研究指出,源于人与自然的接触与互动可有效恢复、提高注意力,与自然环境的良好接触可以通过刺激人体大脑分泌激素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来促进人们身体康复。当良好的环境释放掉人们的压力,促进身体康复的同时人们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也会大幅下降。而随着心理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也会呈现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社会和谐。因此,压力释放是治愈性景观设计取舍的主要原则。
2.实体社交激励
在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虚拟数字经济成为一股向上的重要力量,随之而来的就是虚拟社交对实体社交更强势的冲击。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跃账户达12.025亿,与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刚出现时相比增加了5%,而这仅仅一个季度的增长率已然与微信2018—2019年一整年月活跃账户6%的增长率相差无几,这无疑显示出人们在疫情期间对虚拟社交的依赖。但从另一个维度来说,虚拟社交的壮大也形成对实体社交的挤压,人们的团结感被削弱、社交倦怠增加、正常社交能力被磨灭、情感表达淡化。对实体社交的激励成为后疫情时代治愈性景观设计所需考量的另一重要目标。
(二)身心康复的治愈性景观设计方法
1.构建恢复性环境斯蒂芬·卡普兰与瑞秋(Rachel)夫妇在1980年提出注意力恢复理论。其中涉及恢复性环境的讨论,是指通过让人参与非定向注意力的活动恢复定向注意力,让压力得以释放进而作用于人们身心康复。例如人们被途径的美景所吸引(非定向注意),在这段时间里不需要人集中注意力,也不会使人精神疲劳(定向注意力恢复)。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人们恢复注意、缓解压力、调节身心,是很好的恢复性环境(图1)。恢复性环境有四项特质:魅力性、远离性、延展性、兼容性。其中,(1)魅力性指的是环境中有吸引人的要素,可以迅速吸引人的注意力,这种对注意力的消耗不对精神产生消耗,不会产生负面影响。(2)远离性是指给人们创造远离现实生活的场所(山、林、谷、湖等),避开生活中会使人消耗注意力、精神疲劳的事物,让人们放松身心。(3)延展性是指环境具有连续性与开阔性,可以给人们提供大量的空间与元素。(4)兼容性强调环境要为有不同需要的人们提供不同的治愈环境,不然即便是再优美迷人的环境也难以起到作用。在某一环境中拥有的特质越多,对人身心康复就越有益。
图1 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2.培植亲生物性体验
热爱自然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本能,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亲生物性(biophilia)即是对这一情形的科学描述,意指人类出于生物本能而喜爱亲近、接触具有生命或类似的自然环境。如人们喜爱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充满自然或生命气息的地方更吸引人;窗外拥有美景的楼盘更受人追捧等。而疫情的全球扩散压抑了人类亲近自然的本能,因此亲生物性的满足可激发人们通过自然促进身心康复的本能。该情感可通过空间中的自然(使人与自然接触)、类比自然(利用各种形式的自然元素模拟自然)、自然的空间等方式加以满足。
(1)促进园艺活动
适合的园艺活动能够舒缓人的压力、抒发人的情感,使人明确生活目标。美国园艺治疗协会推荐用园艺活动来帮助人们身心康复。通过鼓励人们参与园艺活动、创造亲近自然的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人们的亲生物性。戴尔儿童医疗中心(Del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的自然与阳光通过大量设计的窗户和数个庭院、花园几乎遍布整个医疗中心(图2),中心的庭院还设计了瀑布(图3)。为医疗中心的患者提供了大量园艺活动以及亲近自然的场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互动充分激发了人们的亲生物性,对促进病人身心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图2 戴尔儿童医疗中心平面图
图3 戴尔儿童医疗中心内庭院
(2)自然元素介入
与自然亲近的方式还包括将自然环境元素进行抽象概括,使之成为景观的设计语言,通过对环境的设计和再塑,将自然环境空间进行延伸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的亲生物性本能。例如皮克林宾乐雅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通过系统地运用自然元素、类比自然、给人们提供自然性的空间的方法来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激发人的亲生物性(图4);扎里亚季耶公园(Zaryadye Park)通过把大自然还给居民的设计理念,以及将人工景观与原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向城市延伸的设计手法,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激发人们的亲生物性。(图5)
图4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图5 扎里亚季耶公园
3.建立防疫性社交空间
社交是人类的天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社交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并列为人类的三大需求。疫情期间对“居家隔离”与“安全距离”的要求,使得人类社交的天性无法得到满足,人们因为缺少实体社交而产生心理缺失,不利于身心健康。
后疫情时代景观设计中的防疫性社交空间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们提供不同的分区以满足人们不同的社交需求。如开放区摆放石凳长椅,四周明朗开阔为人们提供开阔有活力的交际空间。私密区远离入口,四周利用植物围合营造私密性,为人们提供静谧宁静的交际空间等。(2)设计中需合理对景观进行规划布局来保持“安全距离”社交。如利用地面铺装采用的醒目图形与颜色进行无形的区域分隔;对人们进行社交距离警示;设置合理的人行流线引导;高度适中的灌木分隔空间等,以实现亲近自然的安全社交、户外运动等,极大地缓解和释放人们的压力和负面情绪。(3)景观要素的合理运用也能对疫情的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一些植物的挥发物可以起到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
4.城市修补弥合心理创伤
城市修补是指对现有城市建筑、街道等的优化完善,达成城市区域人居环境的改善。早期针对老旧社区的改造主要采取“拆迁改造”和“改造修缮”两种模式,后期发展出第三种“针灸”模式,既小规模渐进模式。但这三种模式都只重视硬质基础设施而忽略了软质绿化设施。后疫情时代,在重视城市老旧街道、小区硬质基础设施修补的同时,也应通过景观的改造与再设计来充分利用好城市的碎片化空间,避免大兴土木。可结合治愈性设计概念,采用微改造的方式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扩大治愈性景观的应用范围。使景观不仅作用于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而且起效于人与城市创伤的弥合,促进人们的身心康复和社会稳定。
四、结语
后疫情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自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健康疗愈功能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重新审视城市公共环境,治愈性景观的需求日益增大。治愈性景观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还可以给疫情后的民众带来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抚慰与治愈,经由居民身心康健最终达成社会的全面健康。后疫情时代的治愈性景观将广泛服务于人与景观环境的共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