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传统审美观在当代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18328
刘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 100191)

  在当代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美育的先验与载体,艺术可以通过具体的作品来传达有价值意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艺术的创作过程即为思想形态和艺术语言相互转化提炼的过程。在教育中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提炼并抽象出的思想理论形态,来实现某种教化或影响作用。审美观即为这种思想理论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儒、道、禅宗思想对于社会、人文、艺术乃至意识形态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并成为基石。中国传统艺术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受到人文、经济、政治的多重影响,有着其独特的审美观。最终沉淀并流传下来的审美意味在儒、道、禅宗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应运而生,有着其独特的视角和哲学内涵,它追求和、空、中、虚的思想与理念,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决定性影响。对学生而言,掌握中国传统审美的特点,对比中西文化,关照古今艺术,使其成为了解艺术的前提。对教师来说,坚持以美育人,活化传统,使学生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审美观与艺术观,成为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重点。

一、中国传统审美观之“和”与“空”

“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澄怀观道”等分别阐释了儒、道、禅宗思想中对“和”的理解。在这些哲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艺术中逐渐形成一种“彼是彼因”的概念,强调人与自然交互融合的审美观。佛教因明学大师法称所著《释量论》中有“若此有彼生,若此变彼变,说此是彼因,此于彼亦有”之说,强调万物有因且互为因果。辛弃疾也有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待我应如是。”①词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超然之中,人与山合二为一,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此外,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和”还体现在“礼乐之和”,即情理相合。西汉《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之和”是儒家思想体系对艺术本质和价值的思考结晶,也是儒家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的独到之处。乐为和谐,礼为秩序,天地万物因为和谐才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才能显现差别。礼乐相合则是儒家文化中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

  “和”在艺术中体现在审美主客体的统一,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审美追求和理想。这种审美主客体的统一除了是创作者与客观主体之间的统一;也是作品中各元素之间的审美统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化实为虚则体现将自然或社会中的客观存在,与作者的主观意识相融合,六朝时著名画论家宗炳也提出了“澄怀观道”的山水(画)美学本体论建构。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所绘客体的临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临摹,而是将重点转移到了表意层面。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明朝著名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八大山人《眠鸭图》皆为画神而不摹其形的写意画代表作。其中,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用极简的线条勾勒出五官,须发、衣裤等则用大笔侧锋、具有层次变化的墨法描绘。整体画作大气洒脱,自由不羁。我国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这样说:“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的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的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在“澄怀观道”净化和谐的审美境界中便可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悠然自是,使深广无穷的宇宙来亲近我,扶持我,无庸我去争取那无穷的空间,像浮士德那样野心勃勃,彷徨不安”②。五代画家荆浩在曾提道“气者, 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③,强调绘画创作中,创作者的艺术技巧、笔迹皆为形象服务,不可独立。受众则可全身心投入到画作所表达的气韵之中。且中国画的技巧之一也要求将表现对象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而非凸显,则是从技法上宣示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寄托。

  “空”是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另一重要理念,它与“和”相互补充,融会贯通。老庄哲学中强调“无”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禅宗中则强调顿悟、无我与纯粹。因此,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中,也非常强调“空”的状态。绘画中的留白、以形绘神,以空为实,为境,为万物。无论是泼墨山水还是写意花鸟,在整体画作结构、内容、笔墨技巧上都体现出鲜明的跨体系、跨形态的创作导向。老子《道德经》言:“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推崇“空”的自然美。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琵琶行》,动情处“此处无声胜有声”,道出了音乐艺术的真谛。我国著名作曲家金湘先生也曾提出:“中国艺术非常讲究‘空’,……具体到音乐创作上,主要是体现在结构层与音响层的合理布局,横向安排与纵向安排的疏密相宜。”④中国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中的主题中滚奏与扫弦构成一组动机,前三组每组间的停顿,在急收处理下,一切戛然而止,音乐具有极强的戏剧张力和紧张度。在金湘所写著名歌剧《日出》中的序曲部分,作曲家在乐队全奏后紧接了一段小提琴独奏,这种在音响力度和密度上的大幅度减法,在音乐上产生了留白的效果。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还是音乐,“空”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深深嵌入到我国传统审美的灵魂之中。

二、中国传统审美观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

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提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身心灵的反映……这就是艺术的意境”⑤。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入手,将这种意境传递给学生,则是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不二选择。

  在移动终端泛滥的互联网2.0时代,青年学生不可避免的被各种信息包围。碎片化的时间和加速的生活节奏导致“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心灵鸡汤”源源不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大环境都对高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加强和深入对于中国传统审美观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艺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种理论形态进行反推,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如何在自身的专业或创作中去表达更宏观更深刻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上,教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作品表层现象的介绍和导赏,而是从更深层次的人文层面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以此结合学生专业领域相关问题和当下的社会及时代背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专业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仅从文中提及的“和”与“空”这两个传统审美关键词来看,即是如此。通过认识和了解这两种传统审美观理念,“和”可以使学生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有更宏观的视角,从更加理性、全面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空”则可以使学生在浮躁的社会节奏中沉静下来,去观察和剖析自我,从而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和评价。

  相较于艺术通识教育,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审美观,首先可以使他们更清晰的了解和加强在自身的艺术创作中已有和欠缺的元素。其次,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有更准确、更系统的把握,并将之运用至实际的艺术创作中。将学习到的创作技术和传统审美观相融合,更深层次地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注入新的动力,从而使中国传统艺术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同时,只有扎根传统文化,才能立足于世界而不倒,从而兼具更加开放的国际化视野。

  对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通识教育更要跳出对艺术知识的表面化阐释和理解,面对博大精深的艺术作品,更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独行。通过学校中的艺术通识课程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审美观,可以为他们在本专业的学习中打开全新的视角,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中国传统审美观,结合艺术品实例,对应并分析艺术作品,了解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些都会为自身的专业学习提供很多衍生或背景化知识,从而加深对自身专业学习的掌握,也对不同领域间的跨界和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中国画将秀丽、淡雅、朴素庄重看做和谐与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音乐也有《吕氏春秋·适音》中的“乐无太,平和者是也”之叹。中国传统审美观与传统文化一样,博大而精深,日久而弥新,对当代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意义和作用。尤其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在教育中重视美育,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前瞻之举。在美育中重视中国传统艺术,究其根源,即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传播和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地理解艺术的道理、艺术的本质,来探求艺术或学生本人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孤立的去探究表面化的艺术形式和教条式的艺术手法,把艺术教育禁锢在可量化的材料与技术中,从而忽略艺术的核心问题。艺术教育或许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层面,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技术理论(不局限于艺术创作的技术理论)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教师则通过对作品细致深刻的讲解和反推,来激发学生容纳、消化文化现象和实际执行力的能力。由此,学生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自身学术生涯中的环境和问题,从而成为兼具思想与技术的时代英才,这也正是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职责和目标所在。■

  注释:

  ①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②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5:423.

  ③张泽鸿.宗白华美学与中国艺术精神[J].艺术学研究,2010(1):261.

  ④金湘.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12.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