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北京 100083)
藏式园林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发展历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大多集中于西藏自治区及附近地区,包括青海、四川以及甘肃等地。藏族园林所处地区的地貌、地形、气候以及当地文化和异域文化复杂多样,具有粗犷,古朴,宏伟的建筑特色。同时,在西藏地区社会制度、形态、文化、宗教的多重影响下,形成了藏式园林独具一格的思想和艺术特征,这是我们深入了解藏式园林以及藏式文化的较新的切入点。本文以罗布林卡为例进行探究,通过亲身去罗布林卡进行的考察实践,切切实实对藏式园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笔者本身信服地理决定论,在对本课题的研究中,不仅更加证实了地理决定论是地方文化和形态构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被其文化内涵所震撼。因此我也借此机会与本身专业背景相结合,来洞悉其背后的文化行为。(图1)
一、藏式园林的类型
据考证藏式园林的诞生与本地文化中的烟火祭祀有关,藏族人民经常参与有关焰火、祭祀等严肃的宗教仪式。另外,还参加了各种娱乐性活动和比赛,如赛马、表演、摔跤等。藏式园林在无形之中弱化了活动的奉献价值,使其更注重外在的表现,这也是早期人类社会里人们崇拜“神”世界的表现。后来人们把这个西藏群众喜闻乐见的野外活动叫作“参观林卡”等,时间安排在藏历五月初四。西藏的物质基础匮乏,因此对于精神需求更大。人们对于天然森林的生活非常渴望。13世纪初,随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封建贵族和社会精英开始有意识地在民居建造人造花园,形成了一个传统的西藏式花园。藏族园林大概有四种类型:宫廷花园、寺庙花园、庄园花园和宗堡花园。二、以罗布林卡为例
(一)布局手法特点
1.景区划分:每个景区根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特点,并结合本土建筑物等物象,表现藏式典型环境、突出本土自然特色,比如藏东区原始森林以及藏北牧区草原风情。2.自然空间规模:由于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山区、草原环境,因此在空间组合方面藏式园林较汉族园林相比有着较大程度上的区别和差异。
3.注重绿化:从园林布局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来看,其与西藏园林绿化传统相契合,绿化园区面积占到了整个园区面积的80%以上。(图2)
4.宗教色彩: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中景观的很多地方都是按照佛教教义安排的。地势整体平坦开阔,多以列植为主,相互交织,且道路多以直路为主,在局部范围内能够保持良好的对称性。这与经世所描述的棋盘格有关。
> 图1 藏式园林
> 图2 罗布林卡
> 图3 罗布林卡-建筑样式1
> 图4 罗布林卡-建筑样式2
> 图5 罗布林卡植物配置
(二)园林建筑特点
罗布林卡的建筑物包括宫殿、寺庙、办公楼、住宅楼、马厩、动物笼、花房和亭台楼阁。建筑非常精美,构图非常巧妙,具有较强的国家和地域特色。主要如下:1.既庄重又活泼:罗布林卡通过建筑物的局部轴对称布局,造型变化,装饰精美,窗檐口装置避免了尊严感,其形制基本以棋盘格局来设计,从严格中带有活泼,从灵巧里又见规矩。
2.造型优美,色彩丰富:罗布林卡建筑立面基本采用几何图样,这也表现了大美之下的秩序美、造型美。花园建筑装饰手法是有一定章程的,原色的墙壁常配金色屋顶和装饰构筑结构,在阳光映衬下熠熠生辉。屋檐墙主要使用的是赭红色的边玛草,同时在门和栏杆颜色的选择上也选择了红色从而保证整体颜色搭配相协调,同时在窗套、窗罩的颜色选择上主要以玄、素色为主,整体墙面颜色选择了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几个颜色整体上达到了协调与统一,并且给整个建筑和环境赋予了旺盛的活力。
3.建筑装饰色彩丰富:罗布林卡装修大部分是西藏传统的装饰方式。门廊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与装饰较传统园林相比也存在较大程度上的区别和差异。具体来讲,在装饰过程中其并未装饰鹏狮和经文,而是以木雕为主,并在上面绘有彩色的团。而对于宫殿的檐口和墙壁的装饰过程中,大多以边玛草装饰为主并绘以赭红色,而从中也体现出了西方封建农奴制的色彩。对于罗布林卡建筑来讲,其主要以壁画为主,且内容较为繁杂,整体结构自由奔放、色彩明亮且整体线条流畅,与西藏传统优秀文化理念相契合。(图3、图4)
(三)植物配置特点
1.花木品种繁多:罗布林卡当前所涉及到的树种共计160余种,其中还包括多种类型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具体包括喜马拉雅巨柏、雪松、圆柏、文冠果,热带植物箭竹、合欢,珍贵花种八仙花等,甚至其中部分树木的树龄达到了200年以上。2.利用不同花木的花叶容貌以及枝干的区别来营造藏式园林独有的景观视觉特色。例如,格桑颇章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对以往园林植物配置经验进行了吸收与借鉴,提高了对竹的利用程度,取其高洁幽静,也表现造园者对于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的了解与通达。笔者刚到这里也颇为感动和吃惊,在如此之高的地域上,居然有如此繁茂的竹林,不仅与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相联系,也体现出藏式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3.宗教观念影响:在树木构成中主要以柏为主导,其主要原因在于相传释迦牟尼曾以柏子为食,由于其在整个藏族宗教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柏树与其他树木相比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图5)
(四)园路特点
藏式园林的园路整体上保持环形的状态,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其与西藏的寺庙存在诸多方面的共通点。有些道路往往直线布置。这是内地园路的区别。在考察期间,其中园中水渠是十分有特色的,它伴随着林区道路,为整个园区的造景增添了不少生气。整个园区道路系统齐全完备,不仅构成了组织良好的空间,还起到了引导作用。综上所述,罗布林卡不论其布局、景观结构、植物形态及道路设计,都可以作为青藏高原景观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均与西藏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罗布林卡的营建是在我国园林活跃的时期。园艺和设计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内陆风景园林的影响,与中国自然景观园林较为类似,且在我国整个园林建筑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历史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下,罗布林卡较西方国家的造园艺术和技术相比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而对于新时期下的我们来说,应对其保持综合全面的认识,对罗布林卡的优秀造园经验加以充分吸收和借鉴,同时将其与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相结合,相信我们可以探寻出藏式园林的造园的真正价值和审美新风格。
三、藏式园林的造园思想
(一)朴素和谐的自然意识
身处环境较为恶劣的青藏高原,藏区人们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人与物和谐发展”的观念,对山河日月报以最原始朴素的崇拜与信仰,显现了人们对于自然万物生灵的敬畏与爱护之情。 木材的自然崇拜等显示了对有限且不容易生长的天然生物的敬畏和爱慕。绿色植被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局部环境气候、保持地域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它们是西藏人心中的生命,象征着和谐与幸福,所以在涉及园林规划时,绿色植物通常会被视为构成草原、森林、湿地的必要成分,通过植物的蓬勃生长,结合人造花卉和植物种植,创造出园林和园林绿化植物,在此基础上整个藏式园林呈现出了植物类型多、整体造林面积广、空间层次多的特点。藏区人民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保持着尊重和敬畏,并且与大自然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在西藏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将其深刻体现出来。(二)鲜明浓厚的宗教观念
公元7世纪,由于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使得佛教文化逐渐开始渗透到了西藏地区。 在与藏区本土的宗教文化进行结合之后,佛教最后变成了富有西藏特色的藏传佛教,且慢慢地融入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如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领域,因此造园思想和造园规则都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在功能上,西藏园林不仅具有传统园林都有的娱乐功能和政治教化功能,同时,还具有自己独有的宗教和法律事务的功能。因此,藏族人民会将其视为举行祭祀或重大宗教活动的首选场所。就整体的规划布局来看,藏式园林其实更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而追求佛教圣地的氛围营造,如图6,参照经文中所描绘的极乐世界的格局模式,树木、园路、水渠、建筑则以其格局进行布局。其中从建筑装饰的角度来看,宫殿和宫殿主要利用法轮、灵兽等具宗教意义的元素来营造隆重肃穆、气势磅礴的氛围;但若从绘画艺术这一层面上来分析,映入眼帘的是花园大厅中的主题壁画,上面描绘着历史悠久的宗教故事,除此之外,唐卡也充分地诠释了西藏人民对神的敬仰与崇拜。(三)独树一帜的多元文化
自吐蕃王朝成立以来,松赞干布积极加强政治交往,许多异国建筑文化开始融入藏区,比如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以及内陆,使得当地的建筑文化日益丰富,并且与其他建筑文化相比,西藏园林的整体风格及文化内涵也更加多样化。这种多元文化的形成一是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以及本土藏式文化行为的渗透,二是在“异国情调”文化影响下的景观设计呈现出各种异域风情。而“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主要是以下列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直接沟通,换言之,就是外国建筑工匠直接参与建筑活动;二是间接沟通,即借鉴外来的建筑结构、装饰或者风格来塑造花园。藏族园林中体现的汉族文化更为突出,如罗布林卡的营造曾经派遣工匠到北京来学习各种装饰的做法和布局。其中,园内建筑所采用的雕镂、纹饰等工艺均来自内陆地区,较为典型的是金色颇章,宫内的雕饰,极尽变化之妙。四、藏式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因地制宜
人类的生存与创造同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但藏区的高原环境不仅复杂,且极为恶劣,这对藏族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挑战,相反的一面则是拥有大面积自然景观。西藏人民将自然界中的石材、木材作为原材料,以此来支持园林的整体建设。与此同时,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充分发挥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艺术搭配效果,景观设计与园林相结合。这种根据场地发挥其本土文化特色并且懂得突出亮点的设计技巧,既有效地协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藏族人民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与需求,也生动地展现了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是西藏园林建筑的特色。(二)布局巧妙
对于这一特点来讲,主要体现在平面规划和空间规划两方面。并且在上述方式的作用下,将其中所涉及到的建筑元素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以此来打造出对比鲜明却异常协调的艺术效果。在平面布局上,轴线是否对称往往被用于反映该建筑物主体的地位。在大型园林中,每一个景点所占有的空间位置都相对完整、独立。综合地形、植物、建筑以及湖泊等基础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不仅能够做到对彼此的映衬,还能更好地呼应建筑物本身的主题。在空间结构上,主要通过自然原生态和人为艺术加工的创作,让主体建筑群和休闲浪漫的自由生活区域,简单的结构和复合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另外在空间棋盘式的分隔方法的支持下,将空间的特点进一步展现出来,并且保证了整体的协调与功能性。(三)装饰华美
就藏族园林内的建筑物而言,大多是府邸、寺庙以及宫殿,建筑物所用装饰较为宏伟壮丽,充分融入了当地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使之成为一种精巧的建筑工艺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样的装饰工艺,采用青铜器、泥塑、石雕、绘画等精湛的工艺;二是涉及屋面、屋檐、楣板、门窗、装饰柱、墙面等装饰物的各种装饰物品;第三是装饰丰富的主题,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案和宗教象征的运用。而上述内容均在园林装饰艺术中有着深刻体现,并且从中还表现出了藏族人民的伟大智慧以及藏族园林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四)色彩瑰丽
作为西藏审美文化的载体,色彩与西藏地区的居住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在生活环境氛围之下以及审美之间,藏族人民将苍穹、雪山、湖泊、草木的固有色彩(黑、白、蓝、绿、黄、红等六种颜色)直接体现在建筑景观上,使其传递出独有的藏族文化内涵,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能够满足藏区人民对宗教的崇拜,使其精神有所寄托。通常情况下,藏族园林的建筑物色彩都十分丰富,色彩对比鲜明,“大面积黄色、红色的墙面装饰,黑色的窗帘,绿松石色的绘画,以及附带有皇室图案的白色窗帘蓝色纹样,还有各种饰物镶嵌着金质的装饰构件,色彩绚烂交相呼应,光彩夺目,从而呈现出一种华美绚丽的视觉效果。五、结语
传统的西藏园林建筑以其独有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宗教特色,在我国园林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表现了西藏人对生活的期待、对宗教的信仰以及对艺术的渴望,还重新向世人展示了西藏建筑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建筑精神还是其整体的建筑风格,都给人一种沧海桑田的年代感。对于某个地区的文化遗产来说,其与自然条件、政治背景、宗教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等方面均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而对于罗布林卡来说,其体现出了藏族人民的伟大智慧以及艺术情操,在整个藏族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小见大,主要考察了罗布林卡,总结了西藏园林的基本特征和设计本质,从而考究西藏园林理论和现实意义。藏式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遗产之一,笔者此次的考察实践经历也感受颇多,本文通过对藏式园林结构特点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争取为对西藏建筑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为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同时也为藏式园林的精神特质而感动,也期盼藏式园林有长足的发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