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与展馆主题定位的相关性研究——以安徽名人馆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热度: 21234
曲梦萦,陈新生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一、背景介绍

(一)安徽名人馆展示情况

安徽名人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展馆的展陈设计立足安徽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将史前到现当代的安徽众多名人的事迹形象刻画并汇纳于一馆,展现了安徽云起龙骧、人才辈出的地域文化。

  展馆外立面颜色采用徽派建筑主要的黑白灰三色。二、三层基本展陈区由序厅和八大展厅组成,共收录了5000多位名人,其中重点展出了95组、120余位。馆内空间分为8个展厅,各展厅之间的参观动线按照历史发展脉络而展开:文明曙光中的先祖、智慧星空中的先知、文化繁荣时的先贤、巩固金瓯中的先驱、学派林立时的先进、变革中探索的先导、烽火中前行的先锋、艺苑奇葩中的先伶。这8个展厅将安徽古今各界重要名人的光辉形象塑造并展现。(图1)

  人物以蜡像形式展示,形象栩栩如生。有23位重要人物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示,综合运用电影美术手法和多媒体激光全息等技术手段,还有27位采用蜡像的方式来展示。(图2)

  每个人物配有展示说明标牌,材料为表面喷漆、有纹理的天然实木,它具有天然的花纹和能调节空气中湿度和温度的平衡作用,同时给人以历史感与质朴感。

(二)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及其与展馆主题定位的相关性设想

作为空间塑造的载体,材料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不仅可以划分空间结构,且可以烘托主题,体现展品的内涵。不同材料的选择也会呈现不同的空间肌理,通过作用于受众的感官机制,材料为其所在环境注入了其本身蕴含的生命力和联想力,运用在展示空间中则表现为能够打造出展厅的视觉意境和情感语意。展示空间,本质上就是以各种材料为客观物质基础,通过将材料的选择、搭配、组合,作用于受众感官机制、给受众以主观精神感受,而形成场所精神共鸣的一个空间。所以,材料在整个展馆中的作用并不只是物质层面,更是作为情感层面的主题概念形成、场所精神延伸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设计中内涵和外延表达的基本途径。安徽名人馆中的展示材料在呈现多样化的同时,愈加注重材料的情感化功能体现,从而更好地烘托出展馆的主题定位与意境传达。

  笔者设想,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往往与展馆主题定位有紧密的识别性关联,是对展馆主题定位语意的情感延伸。为了验证安徽名人馆说明标牌现使用的展示材料是否与其主题定位相统一,须分解材料的要素,使用语意差异法对空间使用者的感受进行测试。

(三)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目的

在期待获得与展馆主题定位一致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方案并得到空间使用者的心理认可,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探究安徽名人馆现有的展示说明标牌材料是否符合展馆的主题定位和使用者的心理预期,并进而为确定其他类型的展馆主题及其展示说明标牌材料的关联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空间使用者测试

设计学学科特点有别于自然科学,其研究方法要善于判断问题,抽象该问题的本质,又要具象地掌握这类问题的存在形式。意象尺度分析法(Image Scale)就是应用于探究受众心理体验和设计要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设计学科实用性方法。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说,意象思维不同于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一种基于悟性的网络思维,它所指的是受众在某种情境的独特氛围中形成的猜想、联想等思维活动和心理体验。意象尺度法就是运用实验、统计、运算等方法,将受众对于某一设计的模糊、感性的“意象”,用一种模拟认知心理变化的直观方法进行“尺度化”表达。

  在本研究中,笔者运用此研究方法,以安徽名人馆为例设计并进行了一次空间使用者测试,以期借此探究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与展馆主题定位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操作中,在测试中设置反向意义的“不和谐—和谐”词对,结合安徽名人馆的图片展示和材料展示,对受测者进行心理偏好的分段统计和量化调研。根据安徽名人馆展示空间的受众年龄构成情况调研结果,确定受测对象小组由12名未参观过安徽名人馆的人群组成,6男6女,平均年龄24岁,学科或工作背景均与设计学科无关,目的是通过进行既定展馆主题与数个目标材料的匹配度测试,以探究在非专业的展馆受众心中展示说明标牌使用哪种材料及材料的哪种特性最能与展馆的主题定位相契合。在测试准备中,首先将安徽名人馆的资料汇编,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其中对场馆实景图片须做处理,即遮盖原有的展示说明标牌使受测者不能看出原有材料(须保留文字);然后整理7种目标材料的展示图片、实物小样和文字说明等,作为测试中的展示资料。

  在测试过程中,首先向受测人详细全面介绍安徽名人馆的相关信息,使其形成大致心理印象;然后将7种材料的展示图片、实物小样并辅以现场性能说明,逐个与安徽名人馆室内空间图组并列展示,用“不和谐—和谐”的语义差异形容词对来测试受众对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与展馆主题定位在风格上协调统一的认可度,以了解在安徽名人馆的空间使用者眼中,哪种材料被运用于展示说明标牌被认为是最适合匹配特定的展馆主题。然后对测试得出的数据计算出平均值并进一步分析,以探究在分离出的27小类材料要素中,具体哪种或哪些要素对用户在风格匹配度判断中产生了心理影响。

(一)导向设施材料要素的分析与分解

每种材料都具有其独特的质感,这是由材料的轻重、疏密、光泽、软硬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材料因其不同质感而给人以视觉、触觉、联想和想象、审美心理等不同的感觉与知觉体验。

  本研究首先对常见的展示说明标牌材料进行要素分析,以便分离变量,把对每一种材料的选择看作对其代表的众多元素的综合选择。(表1)

  

   表1 各种材料特质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分解要素,可以将构成材料的关键要素从8大类细分为27种小的类型,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关于展示说明标牌材料的要素数据库。(表2)

  

   表2 展示说明标牌材料8大类27小类特质要素

(二)设施材料的样本确定

通过网络、纸媒、线下市场等渠道搜集整理各种材料的展示图片、性能介绍和实物小样,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去除材料特性比较近似或体现不明确的对象,确定了7种材料作为测试目标,并选出21个(每种材料3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材料展示图片和实物小样作为材料样本。在这个过程中,为避免个人喜好和专业背景影响到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请不同专业共7位同学共同完成材料样本的搜集和筛选工作。接下来将这21个样本打乱顺序随机编码,整理出用于意向尺度测试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本。(图3)

  接下来将上述21个代表样本与材料的构成要素类型一一对应,即可以代码的形式完成材料要素特征数据库(表3)。由此每个材料代表样本均对应8种要素特征代码(表2),第1列是每个材料样本的编号,第2-9列标注的是经过表1的整理分析而为21个样本所提炼的材料要素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代表材料样本与其自身要素的明确对应关系,从而为后期的统计分析做好了准备工作,有助于探究某种材料要素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受测者的匹配度判断并能得出相对明确的结论。

  

   表3 具有代表性的21个代表样本的要素特征代码表

(三)使用者测试

在使用者测试中,首先展示安徽名人馆室内空间的相关图片和介绍作为背景信息提示受测者代入环境、形成初步心理认知印象,然后将21张材料图片及实物小样与展馆图组依次逐一并置展示,此过程中辅以研究者对各种材料的性能介绍,让受测人一一判断每种材料是否与安徽名人馆主题定位和场所意境相和谐匹配。受测者针对“不和谐—和谐”这个相反语意词对,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行5种档次的量化评分,最不和谐1分,最和谐5分。测试结束后,即可根据所有受测者的评分整理得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心理感受量化分。表4在表3的基础上整理显示了最终统计结果,新增的最右侧4列即是对所有材料样本的各项测试数值计算整理。

  

   图1 安徽名人馆建筑外观

  

   图2 安徽名人馆展示说明标牌

  

  

  

   图3 具有代表性的21个材料样本

  

   表4 具有代表性的21个代表样本的数值数据统计

三、测试数据分析

通过以上调研整理得出了受众心理感受中对展示说明标牌各种材料样本选择与安徽名人馆主题定位的匹配程度量化分值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02号材料(木材)的平均分值最高,为3.84;12号材料(织物类)的平均分值最低,为2.40,我们得出结论是受众认为以木材作为展示说明标牌材料能更加契合安徽名人馆的主题。而究竟材料的哪种因素以何种程度影响着受测者的判断,我们需要进而观察每个材料样本的特质要素的选择排序情况,以初步探寻规律并提出设想。

  轻重(X1):使用者略倾向于轻质的材料,但影响度较弱。总体看来,材料的轻重并不是决定关联性影响的核心要素。

  疏密(X2):材料的疏密这一特征要素与展馆主题定位的相关性未见显著影响,可能因为这一要素在视觉上不能带给受众直观的感受,无法形成明确判断。

  光泽(X3):光泽是十分重要的材料要素。有光泽(X3-1)材料的明显表现出较少的被选择和认可,表明受众对于安徽名人馆情境中的展示说明标牌期待光泽度低的材料,无光泽(X3-2)材料如木材等材料在使用者心中更符合名人馆主题定位特征,这与展厅内灯光反射对视觉的影响有关。

  软硬(X4):材料的软硬特征要素不是影响使用者判断的关键因素。

  透明度(X5):使用无透明度(X5-2)类型的材料,可以与安徽名人馆主题产生较强的认可度关联。

  纹理(X6):可以明显看出,有纹理(X6-1)材料在使用者心中更符合该展馆的主题定位和情境,而无纹理(X6-2)材料则稍显不被认可。

  表面工艺(X7):表面工艺是对受众匹配度判断影响较大的一项要素,粗磨喷砂 (X7-2)工艺明显被认为与展馆主题氛围相协调,而相对的吸墨涂层(X7-5)工艺则得到了很低的认可度。

  耐用性(X8):材料的耐用性特征要素不是影响使用者判断的关键要素,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影响,织物类认可度较低即与其低耐用性有关。

  通过对以上8种要素的分析发现,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与安徽名人馆内目前实际采用的木材相一致,所以安徽名人馆展示说明标牌的材料选择是符合受众心理预期并得到认可的。在安徽名人馆这类人文类展馆中选取木材作为展示说明标牌材料,不仅能保障材料的施工方便、材料随天气变化的耐受性和灯饰照明的安全性,满足展厅的基本功能,还能营造展厅的场景氛围、契合主题表现、塑造场所精神,向展示空间使用者传达展馆的人文主题语意。

四、结语

展示空间具体呈现了材料的特质,利用材料的自然形态和结构特征使其在视觉和功能层面营造出整体意境,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本研究以安徽名人馆展示说明标牌的材料选择为例,通过调研者符号编码和受测者视觉解码的双向互动,探究展示说明标牌材料选择与展馆主题定位的相关性,以及何种材料要素决定了标牌材料选择可以与该展馆主题定位相匹配。本研究在测试中以不和谐—和谐的五档水平判断,统计出受测者的心理偏好量化分。通过对量化分数的分析得出:无光泽、无透明度、有纹理、表面粗磨喷砂的材料更能符合安徽名人馆的主题定位。这与馆内目前实际采用的木材相一致,所以安徽名人馆展示说明标牌的材料选择是符合使用者心理预期并得到认可的。

  安徽名人馆展示说明标牌材料在当代呈现多样化的同时,愈加注重材料的情感化功能体现,从而更好地烘托出展馆的主题定位与意境传达。最后从本研究进而延伸思考,我们在不同展示空间说明标牌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展馆整体主题定位。通过适当的标牌材料选择,充分突出其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使展厅和展品更加有场所感、亲和感、主题感和整体感,使馆内展示说明标牌的识别性、地域性与文化性融为一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