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一、引言
展示空间是可以进行展览活动的场所,与其它室内空间最大不同是围绕着展品为主题展开的,因此首先需要从展品开始讨论。对于不同的展品分类可以产生不同用途的展示空间,如以销售为目地的商业类展销会,以宣传文化为目地的人文类展示空间,还有大型综合性的博览会等等。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人文类展示空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教育意义①。随着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逐渐对精神需求展开探索,因此为宣传传统文化、旅游价值的展览会日益增多。但市场化过重,与当地人文历史脱节的“商业化”展销会层次不穷,缺乏体现当地特色的人文精神类的展示设计空间②。由于这些原因,作者以人文类展示空间为主题,结合安徽名人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符号学理论,为人文类展示设计空间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同时也为城市旅游文化形象的发展提供借鉴的依据。二、文献综述
展示空间中除了展品,“主题性”是另一个关键词。展示空间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与自然空间共同生存,凸现和强化“主题性”为空间展示特征之一。人文类展示空间的“主题性”主要指传承人类文化、传达传统知识、传播不同文化交流为目的主题展览性空间③。其特点是文化性强,展示内容注重人文信息的传达,同时不以售卖为目标。此外,从展示周期上划分,人文类展示空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长期固定型展陈,一类是短期临时性展览。实质是在既定的展示空间范围内,利用设计师的设计手法,对展示空间进行不同周期的主题展品设计,突出展现展品、宣传主题的作用,最终让参观者身临其中实现信息沟通的目的。随着科学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展示空间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罗列式展示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展示空间设计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点④。针对人文类展示空间而言,与其他展示空间不同之处在于人文性要求。需要基于满足展示功能灵活运用的基础之上,为展现文化氛围提出更高的要求。三、研究区概况
安徽名人馆新馆采用徽州古村落“枕山、环水、面屏”的意向表达园林化风格,在传承安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生动体现安徽不同的时代特征。在建筑设计上借鉴了徽派及皖南民居的风格,外墙采用开放干挂法石材幕墙,立面颜色采用相应的黑白灰三色⑤。整个展馆共收录了5000多位名人,按照展陈历史的时间脉络,共分为远古-先秦时期、秦汉-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晚清-民国时期、民国-新中国时期、清朝-新中国时期八大展厅。安徽名人馆对当时人文类展示空间而言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因为一个省籍的历史名人建专题纪念馆,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展览主题鲜明,布展富有地域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安徽人民的自豪感。四、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符号学基本理论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代表人物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他侧重研究符号的逻辑意义,将符号分为指示、图像和象征符号三种。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⑥。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不同符号之间以及符号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符号学理论对文化脉延承方面的作用,首先要明确符号学本身特点。根据符号学传递信息的作用,莫里斯将符号学理论,划分为三个层面:1.符构学:研究建筑基本几何形态的构成要素,元素的表达语汇包括视、听、色、味等建筑表面空间要素,是建筑功能性到意向性的前提。它还包括具象物质的特征,这一层面是具象、可直接感知的,是组织符号学构成的基本规律。
2.符义学:用来讨论建筑空间符号给予建筑意义的关系问题。通过各种感官为对象,将主体的对象与某种事物相联结,使得一定的对象代表一定的事物,并赋予一定内涵,是研究代表这个事物的象征意义。
3.符用学:就是将建筑自身作为符号形态,在建筑构成与象征意义的融合基础之上,进而对整体建筑进行的探讨。象征符号的符用学理论指向事实的意义,通过人为主体的传递一种启发性的综合运用。符号学在展示空间的应用就是通过在不同层面的赋予意义,同时传递人文信息,展示空间深渊人文内涵的过程。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感官评价法对安徽名人馆中的实地空间进行调研。感官评价法主要包括认知地图法和心理评价法两种方法。认知地图法是利用人的第一直觉去对研究对象并进行评价,从客观上来反映人们的认知事实;心理评价法是从系统上进行整体评估,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反映人们的主观认知情感。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展开调研,调研时间为2018年3月1号至4月7号,调研位置在安徽省名人馆。一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其中的有效问卷为120份,有效率为80%,受访者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调研者基本信息
运用认知地图法对安徽名人馆每层的展示空间进行收集调研,并采用空中数码拍摄记录和走访调查。同时针对个体进行调研和评价,并记录评价原因,对所记录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研采用心理评价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面对面的交流形式进行研究。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第二部分是参观者认为对安徽名人馆影响最大的因素分为四个因素,分别是宣传性、人文性、交互性以及安全性,为方便调查者进行选择,将这四个因素细分为多个变量,如色彩、照明、材质、空间尺度等,在形式上采用李克特的五点量(表2)⑦。受访者在1至5分中选择,其中5代表非常满意,4代表满意,3代表一般,2代表不满意,1代表非常不满意。
> 表2 测量评价标准
通过调研分析得出,45%的人认为对安徽名人馆影响最大的因素与宣传性有关;23%的人认为和人文性有关;26%的人认为和交互性有关,只有6%的人认为和安全性有关,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在宣传性中,受访者最多选择色彩、照明和材质;人文性选择最多的是尺度、陈列方式和体现地域性这三个方面;交互性通常选择交流和互动者居多;在安全性中,由于选择人数较少,可忽略不计。
(三)分析问题
上述分析得出对安徽名人馆影响最深的因素有宣传性、人文性以及交互性。运用人文类展示空间引入符号学理论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符号意义的传达过程,符号信息传播作为一个过程存在是由七个因素构成的回路1.信息源;2.编码;3.信息;4.通道;5.信宿;6.解码;7.反馈。在这个回路中最重要的是编码(符号化)和解码(符号解读),由符号化向符号解读的转化是信息传递的关键⑧,如图1所示⑨。通过实地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人文类博物馆吸引人群广泛,年龄不受限制。其次,发现观光70%都是旅客居多,由此可见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的象征,具有代表城市向大众传播当地风俗和特色文化的责任。面对如此多层面的受众群体,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更应该好好设计,为凸显城市形象而努力。因此,下面将结合安徽名人馆为实例,运用符号学信息传播中的流程来对影响人文类展示空间最深的三个因素展开分析。(图2)
首先,信息源作为设计符号信息的来源,是符构学中所指的建筑功能方面的因素。宣传性作为展示空间第一要义,通过上述统计的色彩、照明、材质三个要素突出宣传性:第一考虑色彩和谐统一,参观者首先通过视觉元素将展品的图片信息通过眼睛转化成主观意向,安徽名人馆运用徽派建筑中的黑白灰三色让建筑外观和室内展示陈设色彩统一,让展品内容更容易被人理解,达到渲染展品的作用;第二考虑照明灯光的舒适度,在人文类的展厅内,由于历史性的文化是一个叙事性的过程,人流路线设置成有序的阅读展品是设计的重要步骤,更需要在一个舒适的光环境下细细品位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名人馆展厅中,多运用人工普光源,将灯光针对性的打在展品上,体现展品的独特性。在休息区,运用落地玻璃将自然观引入室内,将景色从户外映入到室内并结合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第三考虑材质的配合度,名人馆中的材质多以传统实木、混凝土结构构成,体现了徽州建筑“烟雨朦胧”的感觉,在实际运作时比较轻便、灵活,因而也比较容易在材质上找到共同点,形成有秩序的连体。这些基础的信息源,为接下来的编码打下扎实基础。同时,运用这些相关元素,为名人馆的宣传提供更好的展示和推广的效果。
> 图1 符号信息传播各因素关系示意
> 图2 符号学理论与人文类展示空间关系示意
> 图3 交互空间示意图
其次,编码是将建筑原始信息转化成设计符号的关键。在符构学的基础上,深化建筑意义,延续文化性的过程。展示空间在宣传展品的过程中,并赋予文化内涵,体现人文性是人文类展示空间区别于其它展示厅的关键。人文性主要通过空间尺度、陈列方式和地域文化体现出来。在空间尺度上,首要考虑的是空间流线和空间使用功能的关系问题。人文展陈空间实质上是以不同功能空间向参观者讲述文化和历史故事的,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带来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变化⑩。对不同的展示区域而言,安徽名人馆内各个空间尺度所体现人文性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互动区,开敞的大空间里设置安徽传统的书籍和休憩场所便于参观者熏陶徽州文化;在陈列区,通过有序特色的橱窗让人们按照历史顺序参观,在细节上流露文化内涵;在陈列方式上,运用空间邻接、重叠、包容的规划方式,利用展板不同形式变化,表现丰富多彩的文化效果,例如利用名人馆的徽州元素,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陈列区的角落,设计师都会运用徽州恬静适宜的设计手法,把角落墙面设计成徽州传统窗户的图案花纹;在地域文化上,一个空间的独特性,在于它与别的空间不同之处。针对徽州文化特征,运用徽派名居温婉如水的建筑风格,突出徽州历史名人文精神的灵魂和精华,联结徽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发展,创造出具备独特地域文明的安徽名人馆,是展现人文关怀重要设计手法,这种体现人文精神的设计理念为展示空间提出新的见解和思路。
最后,解码是对编码(符号化)的解读和创造。因此解码是和参观者主观感受以及空间客体相互影响的结果,最终产生实施可行的解决方案。解码是我们符号学理论的核心,也是在分析符构学的功能和符义学意义的基础之上,层层递进,研究人文类展示空间地域性与实时科技智能化融合过程,也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从而达到的互通交流,承前启后的效果。交互性作为展示空间的最终目标,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以上所有要求的条件,而且还要推动科技性、互动性的发展。首先,在科技性上,安徽名人馆一楼的互动空间运用先进虚拟技术、互联网技术,将平面的产品做成可以与人互动的数码游戏,寓教于乐的吸引大人和小孩参与度,全方位的体现徽州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互动性上,这里所指的“互动”是由传统空间的“人、空间”转化为通过“展品、空间、人”三者之间的融合过程(图3)。其中图中最离不开的一个因素就是“人”,与“人”互动相关的空间才是灵活空间的体现。这里所说的“互动性”是一种人的活动,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主题也是人文类展示空间的的理想形态。安徽名人馆也将这一特质发扬的淋漓尽致,在导视细节上,在每一层的入口,都会对应放置每层电子触屏平面图,让参观者清晰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每次的空间分布。这种无声的互动,不仅让参观者对如此庞大的博物馆有了更清晰认识,也让不同知识层面的群众更有效率的进行参观浏览。
五、结论
论文通过对安徽名人馆的展示空间深入研究,运用感官评价法分析人文类展示空间的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看什么。其次,通过符号学理论具有符号意义的传达流程图,梳理和提炼出响人文类展示空间最大三个因素,并绘制图表将符号学理论与人文类展示空间传递过程清晰跃然纸上,在人文类展示空间的宣传性、人文性、交互性三个方面递进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安徽名人馆结合当地特色很好的展示的人文空间,可用于指导人文类展示空间的实例研究。人文类展示空间作为宣传社会文化成果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其设置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城市发展的整体风貌。通过对安徽名人馆调研分析,探索人文类展示空间的设计在功能设计、地域特色、交互沟通的优化设计之路,以便人文类展示的主题信息的表达,为空间有效的设计和展示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这为以后塑造更具有特色的人文类展示空间产生现实意义,希望对展示空间的新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注释:
①孙红霞.展陈设计与思维构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2.
②李伟.现代展示的空间设计再认识 [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12).
③李呈让.人文展示设计空间的文化特征[J].设计,2014(03):160-162.
④吴得意.基于叙事学的展示空间设计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
⑤葛刚.浅析“安徽名人馆”之变迁[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5(04):57-60.
⑥刘颖.雕塑符号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0):312-314.
⑦郭昊栩,吴硕贤.对高校教学建筑的满意度调查与统计分析[J].//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695-699.
⑧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7.
⑨胡飞,等.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⑩王雅雅.当代博物馆建筑艺术性展示空间尺度感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