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06)
引言
改革开放后,在以城市化为目标实现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尽管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加速的现代化、资源配置对城市的一边倒等现象同样催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且日益突出与严重,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城乡关系的紧张对立与扭曲。乡村凋敝、人口流失等问题,乡村在对城市的模仿中以及被城市资本开发的过程,使得乡村离原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越来越遥远,乡村所面临的也已不仅仅只是贫穷落后的问题,更是乡村文明的瓦解以及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其生活意义的消失。乡村面临的困境复杂而又难解,但尽管如此,乡村之于中国人的特殊情感与地位,还是使得一批批作为社会精英的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社会公益组织义无反顾地纷纷投向乡村,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善这样的局面。在继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乡村改造运动之后,当今的这股多元文化背景的力量又挑动了一股新的“乡建潮”,在面对乡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而又无统一范本可寻的状况,每一个群体或个体都是带着各自的身份背景在进行一项无法预期的探索和实验。在这当中,有一批以艺术家作为乡建发起人的实践因为其影响力开始慢慢走入公众视线,对比其他各类主体发起的乡村建设,艺术家这一特殊的群体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路径和视角,那艺术在乡村建设当中何以可能?艺术在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艺术具备什么样的优势与力量呢?
一、艺术介入乡村的相关案例
艺术介入乡村的模式其实早在日本及台湾地区就已经广泛实践并趋于成熟,但在国内,类似的实践案例近几年才伴随着新一轮的“乡建潮”慢慢步入公众视野。以下简单介绍几个持续时间长,且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案例。(一)日本新泻:“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2000年至今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本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老龄化的问题,出于对故乡的改变,加上对现代公共艺术走向的反思,艺术家北川弗兰便策划了“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期望通过艺术节庆活动的举办,为乡村带来活力,振兴地方经济。艺术节每3年举办一次,每届都会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或者艺术机构在当地进行艺术创作,以艺术作为催化剂,用来呈现当地的历史和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通过艺术来联结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相比其他艺术节与当地居民没有太多关系的状况不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艺术家们都会很重视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创作,长时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地方居民开始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义务性的帮助,双方之间因此建立了牢固且深刻的彼此互助、依赖的关系。(二)台湾:“台南土沟农村美术馆”——2012年至今
“台南土沟农村美术馆”的项目是由台湾南艺大学的一群年轻艺术家们在十余年来接力式的耕耘下,累积丰富的艺术环境创作与农村新机能,通过“村就是美术馆,美术馆就是村”理念打造的台湾第一座农村美术馆,旨在透过“艺术圈域”的关怀价值,鼓励青年返乡投入社区,思考村落在不同季节的发展,实际的以生活艺术、生产体验及环境教育为主轴,推动人与农村环境接触的多样平台,希望通过艺术来当媒介,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去主动认识乡村。(三)山西:许村国际艺术节——2011年至今
大陆较为有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是当代艺术家渠岩在山西省和顺县松烟镇许村所策划的“许村国际艺术节”,渠岩因机缘巧合受当地人的邀请来到许村,出于对中国加速现代化的反思,以及深埋内心已久的家园情怀让他格外珍惜眼前许村存在的价值,在通过两年持续的身体力行地与地方村民耐心讲解村落价值,带领村民爱护家园,梳理村落历史文脉的基础之下,通过举办“许村国际艺术节”这一活动,为古老的许村注入新鲜的活力。“许村国际艺术节”自2011年开始举办,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都邀请20位中外艺术家进行为期15天的驻村创作,艺术家与村民驻村期间都会住在居民家里,而每位艺术家则需要创作两幅画用来回馈许村,同时还可以选择为许村的孩子们提供义务性的助学活动,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乡村。艺术节让来自各地的带着不同身份背景的艺术家、志愿者们与地方村民在此相遇,面对面的沟通与理解,化解了乡村与城市的隔阂与误解,同时也让地方能够连结世界。二、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何以可能
(一)艺术的情感属性
艺术的发生首先是出于人类内心纯粹情感表达欲望的,在这基础之上,才会经过理性思考,选择某种形式将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情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说是艺术的生命,艺术的表现形态随着不同的社会情境不断地发生的变化,但艺术天然具有的感染性、情感表达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也正是这种特质,使得艺术以及与艺术相关的活动更易触动人的内心,从而触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们,也天然具备感性的思维。作为“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策展人的北川弗兰先生曾多次提到:“村民的微笑便是我前行的动力”,这是他发起这件事的一个初衷。他认为“这是一个与金钱无关的世界,要是这个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也能成为一个乌托邦的话,哪怕只有一瞬间,我都想把它一直这样做下去。在去年刚结束的第四届艺术节上,许村艺术节的发起人艺术家渠岩也不断地强调许村艺术节的实践是在许村村民与外来艺术家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温馨的乡村情感共同体。由此可看出,相比其他乡村建设者介入乡村的动机,艺术家表现的更为感性。他们习惯于以情感判断的视角来看待他所身处的社会和环境,而并非是站在经济理性的角度的,所以这种纯粹的动机也更容易使得艺术家能够付出真心实意的情感与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样会让村民觉得艺术家是真正地在村里做事,从而开始把他当做是“自己人”而对他产生信任,并开始积极配合与参与。(二)艺术的当代性
1. 发现问题的当代艺术以艺术主导的乡村建设多是从艺术介入社会的脉络理论来的,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打破边界介入到生活当中,现实当中。当代艺术关心文化问题,它强调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对应关系,强调艺术的文化批判立场和针对现实社会的问题意识”。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城市化为导向的现代化使得地方(乡村)受到极大的冲击,艺术家们显然很清醒地意识到此种趋势所带来的乡村人口流失、人际关系断裂及地方认同的危机,正是这种批判反思的精神及问题意识,避免了艺术家过于浪漫的理想主义而忽略了地方的实际问题。同时,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使得艺术家们开始借鉴社会学者及人类学做田野调查的方式来深入到社会现场,长期的深耕以及不断地反思,使得艺术家们能够充分了解并尊重地方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艺术这种创造性的方式,为乡村注入新的文化,带来新的活力。
2. 解决问题的当代艺术
除了批判地提出问题,艺术家也早已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艺术的扰动,带来社会的改变。因此如何通过促进不同主体“面对面”的交流与参与来重新凝聚被打散的社会关系以及维系地方认同是此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讨论焦点。
在以上这些通过艺术来激活乡村的案例中,作为实践发起者的艺术家们,往往都会尽力发挥自身身份背景优势和资源,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邀请艺术家来当地创作作品,让艺术和地方发生关系,这个过程中艺术本身以及艺术家的作品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当中所承担的媒介作用。首先是在艺术创作的的过程中,透过参与、协作、对话、分享的形式能够促进当地人与艺术家的互动,从而达成人与人之间感性的连结。“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鼓励艺术家进入社区,与当地村民还有来自各地的志愿者们一起因地制宜地创作各种艺术作品,在这种“共同创作”的过程中,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们会因为共同协作而产生交流,并因此建立友谊。这个过程中的艺术扮演的不是美化的角色,而是引发、链接、思考的媒介,是关系的编织者(吴玛俐,2012);再者,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通常都会留在乡村,作为一种礼物回馈给当地,在“许村国际艺术节”中,每位来许村驻村的艺术家,都要创作两幅画无偿地赠予当地,用自己的方式反哺乡村。
三、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各类资源往城市一边倒的情况下,艺术逐渐与地方分离,艺术也由此变成了城市的专属,以至于刚开始听说此类艺术实践时,大家都会觉得“艺术与地方有什么关系”,甚至地方的村民也会说“艺术与我何干,我又看不懂”。而如今,在全球化浪潮、资本权利扩张、城乡差异巨大、乡村遭遇现代化危机而瓦解的社会语境下,艺术进入乡野,已是以一种媒介的姿态进入其中,艺术作品本身在当中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通过艺术的方式带来的人与人、人与地方、人与世界的联结,重新凝聚被打散的各种关系。除此之外,艺术本身具备的情感性、创造性及批判性使得艺术这一方式相比较于理性的国家治理和资本开发下的乡村改造、乡村规划,其介入的过程更为温和,同时也直指“人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