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4)
当今国内外动画电影如火如荼地创作上映,也迎来了动画产业的春天,艺术家和动画创作者结合文化特征和美学研究,致力于让每一部动画电影都能受到关注和喜爱,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也在无时不刻地发生着变化。
由爱尔兰导演汤姆·摩尔改编的动画电影《海洋之歌》一经上映,便迎来好评如潮。这部动画片讲述的是一个海豹精灵女孩雪儿和她的哥哥本一同经历各种冒险最终回到家中的故事。这部影片历经七年的呕心沥血,采用一帧一帧的手绘方法,在视觉上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最终使得这部影片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在三维动画风靡的当今社会,像这种充满民族特色的二维动画尤为少见,导演汤姆·摩尔更是依靠丰富的想象力,画面中融入了浮世绘、工笔、水墨的元素,创造出一部美轮美奂的经典动画,在唤起观众心目中所有的美好的同时也带给观众别样的视听觉盛宴。
《海洋之歌》中装饰性的几何之美在于画面整体风格的统一,无论是人物形象的设定,场景道具的设定,还是符号性的图腾、画面构图的设定都维持在统一的几何主义当中,同样,画面也不存在任何的透视关系,大到街道海洋,小到家具道具,都是以平面化的表现形式展现,极具特色。(图1)
一、角色造型的几何化处理
《海洋之歌》中装饰性的一大体现便是人物形象的几何图像化,运用这种灵动又简练的线条来进行角色的塑造,简单又夸张,使得人物造型独特,充满了童话色彩。同时,这种表现手法使得影片的风格更加鲜明,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图1 电影画面中几何圆的构成使用
图2 单漩涡
图3 双漩窝
在运用几何化手法处理人物形象时,形状之间摆放排列的创造性极强,过于呆板的摆放创造出的人物形象会使人感到枯燥和乏味,过于雷同的几何图形同样会使得动画的视觉冲击力降低,只有几何形状的有规律变化才会使人物更加生动、性格更加鲜明。《海洋之歌》这部影片中的大量人物形象设计便运用了几何化的处理手法,主要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作为基本的造型。圆形的造型给人一种可爱单纯的感觉,突出表现动态美,如影片中主人公本和妹妹西尔莎都运用了圆形,圆圆的脸型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再加上一双圆圆的眼睛略显懵懂,两个积极阳光的形象便被塑造出来;矩形的造型给人一种严肃稳定之感,如父亲康纳的矩形头部和大矩形的躯体设计,很好地表现出他的正直、稳重;三角形则给人一种凌厉邪恶之感,如影片中的猫头鹰虽然脑袋是圆形,但是在面部中,嘴和眼睛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整个形象便充满了不安定、邪恶的气息。
二、几何图形的符号化展示
《海洋之歌》中装饰性的另一大体现还在于爱尔兰本土符号化的展现。作为二维动画的《海洋之歌》没有一味的追求人物及画面的逼真感,只在平面的造型中加以变形夸张从而得到生动可爱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作者汤姆·摩尔更是运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爱尔兰的宗教符号融入到影片当中,使得这部爱尔兰动画长片极具装饰意味,这部动画也被人们尊称为文化符号构建出的艺术产物。《海洋之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含有宗教意义的几何图腾符号作为场景装饰感来展现,这些象征性的符号让动画有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性。这些图腾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凯尔特人,凯尔特人与古罗马人共同构建了当今欧洲各民族的祖先,导演的凯尔特文化的创作情结也来源于此。这些古老的图腾也为本片的装饰性作出巨大贡献,如,单漩涡(Single Spiral)、双漩涡(Double Spiral)、十字架(Latin Cross) 等,这些充满宗教寓意的图腾,大多也在影片中起到了或多或少的隐喻的作用。
(一)单漩涡
它是凯尔特文化中最常见的符号之一,它象征着一种虚无的缥缈,非意识的自由存在,代表着出生、成长与死亡。影片中的许多被石化的精灵的头发花纹运用了单漩涡的图腾,一方面是头发的表现,另一方面隐喻着这些精灵已经死亡,成为空灵的状态。(图2)(二)双漩窝
它与单漩涡形成对比,常在动画电影中表现平衡和美好,经常与单漩涡一起出现。电影画面中单漩涡做基调,双漩窝营造氛围和装饰美感,其次它还象征著平分秋月,意寓合而不散。(图3)(三)十字架图腾
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十字架图腾。凯尔特十字架在凯尔特文化中常为“石造或石刻”,是作为凯尔特人的圣物存在,象征着链接天堂和人间的桥梁,而十字架中间的圆环象征着众神无限永恒的爱。影片中猫头鹰女巫家里的圆形十字窗的造型,一方面塑造了一个极具装饰性的窗户,一方面暗喻这是一个具有魔法的女巫家里的氛围。(图4)三、动画构图的几何之美
《海洋之歌》最大限度的装饰体现便在于几何化的构图,一方面在于大块状的物体几何图形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一方面在以于线性的几何分割来烘托氛围。画面中多次出现黄金分割、对称、圆等几何构图,使得该动画更加符合观众视觉审美和情感体验。黄金分割是所有电影动画构图的基础和参考标准,在动画电影创作中在画面中画出两条间距相等的竖线布局画面,其次画面纵向与两条横线分割成三部分,相互交叉等距排列,四条线形成黄金分割线,它们之间的交点即为黄金分割点。将电影重要人物出场或场景转换视觉中心或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线上,尤其在黄金分割点上,画面将会具有很好的构图效果,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
大块状几何形的创造。《海洋之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图形构图,例如圆形、直角三角形、拱形、螺旋形等,这些不同图形的构图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影片中出现最多的图形便是圆形,圆形在美术设计中一直是被推崇的最美丽的图形,它代表着一种圆满、和谐、舒适的美。例如,影片中雪儿吹着海螺和石头精灵们一同唱歌奏乐,镜头俯视整个画面,雪儿在圆形的石台中间,三个精灵围绕着雪儿转着圆形的圈圈,整个画面欢乐又和谐,直角三角形的块状构图也在影片中运用颇多,这一构图多用于场景上,一方面来突出主角在画面中的位置,另一方面给构图一个延伸感,暗示镜头的推移方向,如雪儿跟随精灵上楼的场景中,楼梯在画面中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给人一种空灵、宁静之感,而观众的视线却被紧紧的抓住而留在雪儿的身上(图5)。拱形的构图在画面中常以对称的形式存在,给人一种安稳和睦之感。例如,影片中主人公本的家中和本的奶奶家中的家具陈设都采用了拱形构图,使得画面很安稳和谐。螺旋形构图则给人一种极强的不稳定性,容易带给观众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例如,在主人公本逃离猫头鹰女巫的家里时,本迅速地离开了一段螺旋形的楼梯后,猫头鹰女巫从狭窄的螺旋楼梯中间爬上楼去追赶本,这个螺旋的楼梯表现了情况的紧急性。
图4 十字架图腾凯尔特十字架
图5 电影画面中直角三角形运用
图6 电影画面中大量线条的运用
线条分割的几何构图。在二维动画中,利用线条来对画面进行几何分割是很常见的创作手法,《海洋之歌》更是充分的展现了这种手法(图6),影片中水平线的构图方式大量出现,这种水平线的存在给人以很强的稳定感。线条易产生有视觉运动的画面,形成空间韵律,突出画面使其更有层次,从而赋予动画以精神高地和灵魂归宿。例如暴风雨过后风平浪静的海平面,给人带来一种节奏上的安稳感,象征着主人公本和家人的生活恢复平静。影片中也运用了大量的裴波那契螺旋线的黄金分割,这种构图方式是最具有装饰性风格的一种,它有利于将观众的视觉中心吸引到导演所要表达的地方,给观众一种舒适的感官体验,同时,这种构图也有利于渲染氛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充分的铺垫。例如,在海洋里,海豹们向着强光线的光点游去,整个画面中离光斑最近的海豹便处于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再例如,主人公本在寻找妹妹雪儿的时候,划船进入洞穴的场景中,整个画面以深蓝色为主,一抹半透明的白色水花处于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使人感觉舒适,并无突兀之感。
四、光影与色彩艺术的几何展示
通过光影创造出的几何图形,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画面色彩构成,光影与色彩搭配出现不仅可以营造气氛,塑造人物形象,还可以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海洋之歌》中光影的巧妙运用,也充分体现了装饰性语言的多样性。(一)光影几何完美呈现
光影的应用多种多样,导演精心布置了每个情节的光影效果,利用逆光、剪影的方式,将导演的主观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观众的意识当中。例如,影片在反复塑造反派人物猫头鹰的形象时,利用逆光,只显示出猫头鹰的几何剪影,营造出了一种恐怖、邪恶的感觉。同时光线的强烈对比可以将观众的视觉焦点集中在主人公身上,主人公本为了解救妹妹雪儿而穿越精灵头发时,发光的小精灵围绕着主人公本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斑,像是一盏聚光灯照射着本,使本的人物形象更加凸显,画面很干净纯粹却富有张力,体现了本为了救妹妹奋不顾身的形象。最后,利用灯光打出的影子来暗喻故事的发展,是光影在影片中最点睛的运用之处。例如,在观众不知道妹妹雪儿的身份前,雪儿跟随发光的精灵上楼梯的时候,雪儿的影子却是一个海豹的形状,暗喻妹妹雪儿是“海豹仙子”的隐藏身份,这一精妙的设计极具有装饰性和独特个性。总之,利用光影的手法具有十分强大的表现夸张力,也给予了观众独特的视觉享受。(二)色彩形成的冷暖几何意境
色彩冷暖交替使用便于让观众快速进入影片情节,为后续电影情节展开做铺垫。《海洋之歌》运用色彩时进行主题色调设定,海洋为蓝色,颜色属性为冷色调,所以可以看到电影画面基本以冷色调为主。画面中冷暖色调交替使用使整部动画色彩丰富,在色彩构成主义衬托下熠熠生辉,很好地突出了电影内涵和主题表达,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去关注故事情节的始末,以领悟该部电影的精华,感受其几何构成的美学魅力。■[1] 张剑.《海洋之歌》的艺术魅力与哲学魅力探析[J].电影评介,2015(13):30-32.
[2] 龚建光.欧洲动画电影的民族艺术特征与美术风格——以爱尔兰动画奇幻片《海洋之歌》为例[J].大众文艺,2016(03):95-97.
[3] 喻蓉杰.当代华语商业动画的大众审美走向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