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引言
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突出,人类对机器的批判,对生态环境的反思,让人们重新回归儒释道等东亚传统中的共生理论,不管是什么样的异质文化,怎样对立的意识形态,什么样的两极对立,都必然有中间领域的存在,对这些共同部分的思考,就是共生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共生思想顺应旧时代和新时期的变化和发展,是人与人,人与景观,人与自然的生存哲学。一、共生思想的缘由
20世纪70年代,经济动荡和石油危机威胁着全球。在多样化的世界建筑热潮中,黑川纪章对技术之普遍和永恒的信念加以修正来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新陈代谢时代所形成的中间域理论得以发展,并提出变生和模糊化的思想,而后被称作共生思想。二、中国传统共生理论哲学
传统的共生哲学起源于东亚。墨家的兼爱思想、大乘佛教的唯识论、道教的阴阳五行论、儒家的“和而不同”学说等都与当代共生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的共生理论是古代设计哲学的重要基石,乃至今日,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儒释道等传统的哲学理论又重回视野。(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共生哲学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是人造的,但却是天上造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图1 拜斯比公园平面图规划
图2 贝壳土丘群
图3 栖息湿地
主要有四个特点:1.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造园的基本要素由植物组成,再加以改造、调整、裁剪,对自然精炼的概括,惟妙惟肖;2.自然和建筑的交融,无论建筑的性质和功用,数量多少,都力图在有机景观中组织三个景观要素:山、水、花,彼此协调、互相补充;3.诗情画意。动静与静景的结合,重现某些古诗文中的场景和境界。例如,在苏州沧浪亭的楹联中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与“沧浪”之说适以相成;4.意境之美。意境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畛域,山、水、人物、花、鸟等要素构成一幅画面,强调人当下不同的感受,达到情景交融。
(二)“老子”的空间虚实哲学观
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在这一章分别用车轮、陶器和房子做了三个暗喻来阐述“无”,并解释“有”和“无”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无形的存在,有形才会发生作用,两者相生相对,虚实共生,才有其价值。三、共生思想的特征与价值
共生思想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征:1.特异性。共生单元的各方有不同的典型性,不同之中又蕴含着相互间的因果联系;2.同时性。共生并不是优胜劣汰,相互排挤走向灭亡,而是新旧共同发展,同时进化;3.互惠性。是指共生单元间的交流与联系,实现共同升华的状态。共生思想是21世纪乃至未来世纪的发展方向,它的思想站在哲学的层面上说明了世界如何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对大自然生态的平衡,人与大自然的相处都给出了辩证的答案。这种思想适用于经济学、生物学、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不同有机体的相互配合,和谐共生,才能做到未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四、共生哲学对景观设计的融入
芥子纳须弥,一心一世界。景观设计归其最终是设计一种特定需要的环境,在形势与功能的组织下,留下一片精神家园,渴望与日月同长,与自然共生。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方案的构思也完全和个人哲学观密不可分,是决定方案的主导因素。(一)天人合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哲学观
天人合一是贯穿古代哲学的一条基本观念,古往今来,人类大地向往自然,热爱自然,造园也是为了满足人类“宛自天成”的理想感受。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无不是天人合一,这些思想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紧紧相扣。在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中自然体现“得景随形”“借景有因”“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他被贬江洲在庐山北香炉峰下建别墅隐居,并亲自营建,规划建设用地,一景为“洗耳飞泉”,二景为“清泉绕舍,三景为“方塘幽趣”,四景为“石涧长松”,五景为“日晒红纱”, 六景为“药圃茶园”,七景为“山僧清影”,八景为“东岩吟诗”,九景为“拨帘看雪,十景为“三然书堂”。这十景对自然景观和人工物象融熔出了一种诗情画意,成为园林建造之经典。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或内部各要素间的矛盾和统一,一对多、两个或多个不同系统的辩证关系,这属于矛盾的辩证范畴。文人爱石,因它能寄予心灵情趣,移情与物,以物表情。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都表现出了文人墨客的山野情趣和自然洒脱。山石“瘦、透、漏、皱、丑”,任何一字都并不符合正常人的审美,与美呈现对立面,但将其特异性放置于山水园林中,与环境相融,于是对丑石的鉴赏便逐渐有了灵气和生机,丑中见秀、丑中见雄、丑中见文,这时人们对丑石的审美达到了更高远和深邃的境界,丑已经是一种美的转化,是另一种新的层次。
(二)设计结合自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工业革命机器化时代的弊端所造成的问题逐步显现而成为了社会的矛盾冲突的根源点,于是一批批设计师开始提倡自然的回归,反对对大自然的过度消费,阐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自然高于人类的关系。以大地主义的代表人物哈格里夫斯的拜斯比公园为例(图1),这个公园位于三藩湾的边缘,加州帕罗·奥托市的市郊。在上世纪50年代后,美国西海岸的城市开始逐步转型。这里曾是一个垃圾填埋场,是个典型的棕地而后改造成自然公园,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被称作为后工业景观。设计师基于地形、风向和视觉,有逻辑的塑造了带有节奏感的地形,并且地形有着控制阳光和风向等的功用。随处可见堆起的“贝壳堆”(图2)形象实际上是山坡上凸起的土丘群,是早期印第安人渔猎时期的象征。同时地面由1.8米宽碎贝壳铺成,唤回印第安人在贝壳上行走的记忆,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回归,而公园的排水设施也被道路所完美替代。湿地(图3)设计在了与海水的结合地之间,作为鸟类的栖居和繁衍的场所。草地内外的小环境和独特的地形、海洋和陆地相连的艺术设施,共同建设了一场生态过程。不远处的观景台也用来欣赏远处的大海和鸟。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地艺术,做到自然要素与人与生物、生物与大地、风与水交融的融合。它由极简主义构成,没有任何细节形式而自然发展,主要的创作对象是大地,让自然重返。
(三)城市共生实践
图4 城市共生概念图
图5 城市共生状态表现
在日本的“共生”理念中,其直面人类、社会、自然的矛盾关系,对资本主义浪费弊端留下的社会后遗症进行深刻检讨,并从哲学上探索人、社会、自然、文化的多元关系、力图改变城市特异性的单一主义,走向新旧城市融合,并建设新的后现代共生型社会体制。这对于中国有了很好的借鉴,中国处于一个万象更新的复杂社会,迫切需要城市矛盾的解决方法。
2017年第七届深港城市双年展将“城中村”作为出发点,开始试图描绘多元共生的未来城市与景观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并重新审视和探寻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主会场是具有共生代表性的南头古城,其全面地展示了从近代到当下城村的丰富演变过程,是如何做到中西共生,古今共荣。城中村本身就是出于合法与非合法,混沌与非混沌之间,既保留了旧样式和传统的生活习惯,但又有新各行各业的群体加入,属于城市中的灰色地带,容纳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地区的新旧居民,在保育和发展下有着自下而上的蓬勃发展的潜力。它是新入者的避风港,并继续将不落幕的未完成状态持续,成为一个不断自由生长的空间。(图4)
这样的城市共生各不相同,各自独立,但又处处开花,全程互动,运用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观念呈现了多元发展之道,在复杂的城市关系中以一种新姿态呈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图5)
五、景观设计中“共生”思想的发展
景观设计中的共生思想认为要实现设计中的共生就要在不同功能之间实现兼容,中间领域的复杂性才是实现兼容共生的关键所在。先从生态角度出发,维系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尊重自然的神性,高于人类而不是人类征服自然;再从文化角度,尊重各文化不同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信息的完整性,并保存文化的真实性;设计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人为规划中间领域,用看似非设计的方式设定出空间秩序,以“城市共生”为例,设计师从组织方式的层级秩序空间设置转向自组织方式的混沌有序空间生成。从解构现有空间入手,通过消解、象征、复杂化、转化等方法塑造出新的混沌空间;或者从维护场所特征出发,通过清理、抽象、简化、低干预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场地的干扰要素,给予空间本身最大可能的功能包容性和含义丰富度。这种共生的景观富有多元特质,不仅有开放交流的外部环境又有空间自适应的调整能力,同时还能兼备隐喻抽象的文化含义。这样的共生景观形态以一种非中心式,可跨边界,跨尺度的自由发展。当代世界是在简单与复杂的矛盾共生与相互转换状态中存在的,二元论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难以阐述复杂世界的运行规则。共生思想开始逐渐融合东方传统儒释道的共生哲学以及当代的不同交叉性学科,从而十分全面地提出了多元世界的发展之道,实现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回归。在复杂的世界中,景观是一个视觉化的界面。是简单与复杂并存的矛盾特征的完全体现。
共生思想令景观的发展从二元对立转向复杂多元的对弈,协调平衡各方利益,从而减少了城市矛盾,我们仍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最终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1]李博.从二元到共生:以景观设计为视角的新哲学思维理念[J].求索,2016(08):130-134.
[2]王彩虹.“天人合一”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追求[D].武汉:武汉大学,2005.
[3]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韩文版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3):134-135.
[4]王青.当代日本“共生”哲学理念解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J].日本学刊,2016(04):126-143.
[5]田毅鹏.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J].社会科学,2012(01):75-80.
[6](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96.
[7]翟俊.协同共生: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到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J].规划师,2012,28(09):71-74.
[8]肖亮琼.古典园林中的传统哲学研究基于儒、道、禅传统哲学下的风水景观[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6.
[9]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7.
[10]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