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农诗的内容将其分为三类,并结合对于诗歌翻译的理论和标准,对这三类农诗进行英文试译或者鉴赏。关于农具的农诗,选取苏轼的《秧马歌》进行英文试译;关于农民的农诗,选取悯农二首的许渊冲英译本进行鉴赏;关于田园生活的农诗,选取《归园田居》(其三)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鉴赏。对比发现,农诗的英译并不简单,译者需要同时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及农业相关知识。
关键词:农诗;英译;鉴赏;传统文化;农业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多元交汇,精耕细作。这一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而中国古代农业的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在大量农书中有具体的体现,由农业文化衍生的关于农业的诗也耐人寻味。正如诗歌有多种类型,农诗也有不同的类型。敖思芬、王胜奇[1]根据诗歌的内容,把苏轼有关农业方面的诗歌分为三种:一是描写农业生产工具的诗歌;二是描绘农业赋税繁重的诗歌;三是描述作者躬耕力行的诗歌。本文根据农诗的内容,把古代农诗分为关于农具的农诗、关于农民的农诗和关于田园生活的农诗三种。
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文典籍翻译也成为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任何翻译不可避免地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特别是在中国经典著作的翻译中。而对于作为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任淑坤、赵林[2]指出,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其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詩歌的翻译标准或理论并不十分完善,目前为人们所熟识的诗歌翻译理论主要有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三美”论。“化境”指的是要求译诗能够做到“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3]。“三美”论指的是意美、音美、形美。在三美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尽量传达“意美”和“音美”[4]。而对于农诗的翻译,除了上述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限制,译者还需要了解更多农业相关的背景知识,具体包括农具、节气、作物特征、耕种方法、农业农民政策等。由于英文作为世界交流语言,因此本文主要以农诗英译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农诗进行翻译难点分析或对其英译本进行鉴赏。
二、关于农具的农诗英文翻译分析
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有关农具的诗歌有很多,如北宋王安石的《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还有北宋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中描述了田漏、水车、耒耜等多种农具。本文以苏轼的《秧马歌》中为例,挑选翻译难点进行分析。
“朝分一垅暮千畦”这句话涉及两个古代农业单位:垅和畦。“垅”字本意指田埂,一垅在这指两个田埂之间的一块地。而“畦”指的是一块块整齐排列的田地,千畦在这即指的是很多块田地。在明确这两个单位的含义后,这两句话可以翻译为“A piece of land can be finished in the morning, while thousands of pieces will be in the sunset.”。除此之外,这首诗涉及了典故引用的翻译,如“忽作的卢跃檀溪”。这里的翻译就需要增加注释,以此保留译文的文化底蕴,可译为“seedling horse jump out of the mud suddenly like Dilu (Dilu refers to a famous horse from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ho jumped across a wide lake to save the life of Liu Bei)”。农诗中这样的翻译难点有很多,译者首先得理解农诗原文,在脑中再现古代农具使用的画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会遇到像垅和畦这样的单位词的转换,以及像的卢宝马这种典故的处理。因此,像这种农诗翻译仅“意美”一项就要做大量工作。
三、关于农民的农诗英译鉴赏
关于农民的农诗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由于古代生产力较低,农业技术发展不完善,基本上“靠天吃饭”,又有繁重的赋税,所以许多农诗都反映了农民的疾苦和为其不平。杨晓荣[5]、曲文[6]都肯定了翻译批评标准的重要性,即是批评者对译者和译品做出的评价。笔者认为,对于农诗的翻译,“三美论”中的“意美”是最重要的。因为农诗的历史参考价值十分重要,在三美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译诗和原诗保持同样的意义,以意动人是最重要的。本文就以我们耳熟能详的《悯农(一)》为例进行鉴赏。
许渊冲译本:
The peasants (Ⅰ) Li Shen
Each seed that's sown in spring
Will make autumn yields high.
What will fertile fields bring?
Of hunger peasants die.
《悯农(一)》是反映农民赋税繁重的农诗,由农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丰满的收成和农夫的饿死形成巨大反差,反映了当时赋税的繁重和农民的疾苦。译文把这首诗翻译成两句话,但为了“形美”,仍以四行的形式呈现,并且在“音美”上做到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使用了尾韵。在意义细节上,笔者认为对“四海无闲田”这一句翻译的不够准确,建议用countrywide fields表达这一范围含义。
四、关于田园生活的农诗英译鉴赏
关于田园生活的农诗属于中国古代诗歌之一山水田园诗,这类诗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而田园诗就是源于陶渊明。王胜奇[7]提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从史料中查找到的亲自参加劳动的伟大诗人。陶渊明描写自己参与劳动的诗歌最著名的为《归园田居》五首,本文就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对其英译本进行鉴赏。
柳无忌译本:
I Plant Beans at the Foot of the Southern Hill
I plant beans at the foot of the southern hill;
The grass is thick and bean sprouts are sparse.
At dawn, I rise and go out to weed the field;
Shouldering the hoe, I walk home with the moon.
The path is narrow, grass and shrubs are tall,
And evening dew dampens my clothes.
Wet clothes are no cause for regret
So long as nothing goes contrary to my desire.
美国汉学家伯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译本:
Returning to My Home in the Country, No.3
I planted beans at the foot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
weeds flourished, but my bean shoots were few.
I get up at dawn, work to clear away the tangle;
wrapped in moonlight, I shoulder my hoe and come home.
The path is narrow, grass and trees tall;
the evening dew wets my clothes.
Wet clothes- they're worth a worry,
just so my hopes aren't disappointed!
對比《归园田居·其三》两个英译本可以发现两个译本的差异非常大,从“意美”上来讲,两种译本都做到了翻译诗歌整体的意义,具体到每个单词的使用上,却有很多不同。比如hill与mountain,这说明两个作者对原文中“南山下”的“山”理解不同,柳无忌认为是小山、丘陵,而伯顿·华兹生认为是山脉、高山,这就是农业文化差异造成的。根据中国古代农业背景知识,在丘陵、斜坡上种植作物是常见的,在高耸的山脉的种植业就相对少见了。又加上是种植豆类,对土壤也是有要求的。因此,本文认为此处译为hill更为恰当。而在第一句的第二分句中的用词,伯顿·华兹生本的用词更为地道,用flourished一词和but转折词营造的意境也更为生动。在第二句翻译中,柳无忌本的第一分句更为准确,“理荒秽”指的是除草,而不是清理凌乱的东西。而对于第二分句的翻译,伯顿·华兹生的翻译则更为有意境,“带月归”不是和月亮一起回家,而是wrapped in moonlight,在月光之下回家。在第三句的翻译中,两位译者对“草木”中的“木”理解不同。柳认为是shrubs(灌木),而伯顿·华兹生认为是trees(树木),根据后文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服可知,露水主要在诗人接触到的草木丛上,而不是从高高的树上落下来的,因此,本文认为此处理解为灌木更为准确一些。而对于最后一句的翻译,伯顿·华兹生似乎没有理解诗人的意思,这也可能正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总的来说,柳无忌英译本对诗文的细节理解更为准确,这也是华人在英译时拥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优势,伯顿·华兹生译本则更有意境。汪榕培[8]认为,伯顿·华兹生的译本富有现代气息,符合现代英语的正常语流,也就是说,这一译本适合英文为母语的人阅读理解。美中不足的是,这两个英译本在“音美”和“形美”上都有所欠缺。
五、结语
本着对中国农业文化传播的准确性,本文选择了农诗作为题材,根据农诗的内容将其分为关于农具的农诗、关于农民的农诗和关于田园生活的农诗三类,并结合对于诗歌翻译的理论和标准对这三类农诗进行翻译难点分析或者鉴赏。关于农具的农诗,笔者发现,由于存在文化和农业背景的差异,完全地传达意义有一定难度。关于农民的农诗,总的来说,许渊冲译本兼顾了“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关于田园生活的农诗,由于中外文化差异,柳无忌和伯顿·华兹生英译时选词差异性很大。总的来说,柳无忌英译本对诗文的细节理解更为准确,伯顿·华兹生译本则更加有意境,各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与此同时,两个英译本不像许渊冲《悯农》的英译本,没有兼顾“三美”。综上可知,农诗的英译并不简单,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更要了解许多农业相关知识。目前,农诗翻译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匮乏,需要翻译工作者和农业相关工作人员合作做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敖思芬,王胜奇.苏轼农业诗歌漫谈[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14,20.
[2]任淑坤,赵林.同怀汉诗情结 异彩陶诗翻译——《归园田居》四个英译本的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4):122-126.
[3]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97;205.
[4]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68-75.
[5]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曲文.中国古诗翻译批评标准初探——以杜甫《登高》的两种英译本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54-55.
[7]王胜奇.试析陶渊明的生态农业观[J].鄱阳湖学刊,2013(4):100-104.
[8]汪榕培.诗中画·画中情·情中意——《归园田居》(其三)英译鉴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24-2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