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中航大校园篮球文化建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274
张文龙 李春燕 潘志勇 李静静

  摘 要:校园篮球文化建设,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分支,在萌生、发展、成熟的同时,也影射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中国民航大学篮球文化氛围浓厚,高水平男子篮球队拥有长期发展历程,成长为一颗校园体育“明星”。与此同时,近几年微信自媒体平台运营火热,为公众提供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凭借即时、方便、喜闻乐见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建设体育强国、发挥体育育人功能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体育发展新态势,依托微信新媒体运营平台建设校园篮球文化从而成为推动大学体育文化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篮球文化;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具有大容量、实时性、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利用新媒体建设校园篮球文化的宣传平台,是对体育文化发展及思政教育的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突破。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中国民航大学(以下简称中航大)校园篮球文化建设。

  一、依托新媒体平台的篮球文化品牌重塑

  (一)中国民航大学男子篮球队介绍

  中国民航大学男子篮球队(以下简称中航大男篮)组建于2001年,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赛场上的一支强军劲旅,为中国职业篮球输送大量优秀的运动员。在教练郑军的带领下取得过第九届大运会男子篮球冠军,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以下简称CUBA)的赛场上加冕3次“东北王”,夺得2次全国亚军和1次全国季军。在中国大学生3V3篮球赛场上,中航大男篮同样成绩显著,蝉联三届中国大学生3V3篮球联赛冠军,并代表国家参加亚洲和世界大学生3V3篮球比赛,获得第四届亚洲大学生3V3篮球赛冠军。

  (二)新媒体平台建设中重塑中航大男篮品牌

  1.凝结品牌价值

  中航大男篮作风硬朗、敢打敢拼的赛场风格与教练团队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为此,笔者对球队核心人物郑军教练进行多次人物专访。2019年中航大体育部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了“中航大男篮教父郑军——言传身教赤子心”的文章,浏览量达到2 811次,并受到爱航大等新媒体平台的转发。

  在多次采访后,笔者发现教练团队认为校园篮球不同于职业篮球,他们提倡“快乐篮球”,把篮球训练和比赛生涯视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队员要在篮球训练和比赛中领悟做人做事的精神。主教练郑军一直强调“先学做人,做事就容易了”。所以,他们在训练之余,加紧文化课学习,全队还与学校的心蕊公益协会设立“星连心”基金,10年不间断地捐款资助贫困学生。新媒体平台对中航大男篮教学理念的宣传使中航大男篮的教学理念、整体形象、社会价值得到重塑。

  2.提炼品牌精神

  中航大男篮运动员是中航大篮球精神的传承者,对篮球运动员毕业生的专访让优秀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赋能到更广阔的篮球文化中,提炼出可贵的篮球精神。2019年中航大体育部官方微信平台推出了3篇毕业运动员的原创文章,累计浏览量2 792次。

  在对优秀的毕业运动员进行采访时,笔者发现伤痛和压力一直伴随他们的篮球运动生涯,但是,一旦上场搏杀他们便进入忘我的拼搏状态。这不仅源于热爱,更是对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中航大男篮精神的践行。

  二、依托新媒体平台的篮球文化活动推广

  (一)新媒体平台的栏目建设

  中航大体育部官方微信平台始建于2015年,主要受众为中航大师生,也吸引着毕业生及其他校外篮球爱好者,目前关注人数已达到5 600余人。设有篮球明星、篮球知识、篮球赛事播报、篮球队员介绍等12个篮球类栏目。仅2019年,中航大体育部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与篮球文化建设相关的文章109篇,受众浏览量累计115 262次,其中,CUBA赛事报道38篇,篮球知识及术语31篇,3V3篮球比赛17篇,其他篮球文化建设内容23篇。依托新媒体及时且受众广的特征,深入传播报道篮球赛事、传递篮球知识、宣传篮球比赛成果,使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

  (二)新媒体平台的赛事推广

  1.夯实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基石

  作为校内基层篮球联赛,中航大篮球“新生杯”及“学院杯”由体育部主办,校篮协承办,具有参与面广,普及性、竞技性和可视性高的特点。每年的比赛吸引大量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参赛和观战,做到了班班有球队,院院有比赛。新媒体平台对赛事进行全方面的推广,使学生的参赛热情高涨,参赛队伍的水平也逐年提高。新媒体平台的推广促进了基层篮球赛事的良性发展,夯实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基石。

  2.筑牢校园篮球文化精品建设

  中航大在完善基层联赛体系的同时,主动承接大型篮球赛事,营造浓郁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仅2019年承接了第21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精英八强赛、天津市大学生篮球联赛、第22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天津赛区选拔赛、2019-2020赛季中国大学生3X3篮球联赛校园海选赛等4项大型篮球赛事,篮球赛事贯穿全年,单场赛事直播的收视将近3万人。更值得提及的是,在2019年6月2日CUBA大赛期间,推送名为“CUBA战报——同学,你的民航全明星签名纪念衫到了!”单篇浏览量达到14 416次。通过新媒体的传播,筑牢校园篮球文化精品建设,不仅在校内形成一股强势的校园篮球热潮,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凝结校园篮球文化精髓

  最是篮球能感人,最是篮球能动人。中航大男篮在赛场上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文化精髓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不断凝结,依托新媒体平台的宣传衍生出振奋人心的宣传文化,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中航大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热爱学校的热忱,也激励着中航大的篮球爱好者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进发。

  三、依托新媒体平台的体育思政教育

  在新媒体不断影响的环境下,中航大体育教育为了遏制“重体轻育”“有体无育”的现象,主动适应“90后”“00后”学生的成长特点,依托新媒体平台把传统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通过新媒体的融合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体育思政教育模式,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篮球精神凝聚校园力量

  中航大男篮一直是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焦点,在赛场上球队所展现的团结协作、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凝聚起校园强大的体育力量。新媒体平台在报道篮球赛事时衍生出“有飞机的地方就是中航大的主场”、“无航大,不篮球;无奋斗,不青春”“吾为青年,志在有为”等振奋人心的宣传口号在校园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学生团结爱校的精神。

  中航大重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平衡发展,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鼓励学生社团和二级单位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活动。学校多次圆满完成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任务,新媒体对赛事中涌现出来的运动员、教练员、志愿者的奋斗故事,让“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二)篮球明星引领健康生活

  中航大篮球队建队历史悠久,多年来在竞技场上创造的不菲战绩带动了中航大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篮球明星。他们活跃在赛场上,于平凡铸非凡,新媒体平台中一个个篮球运动员的鲜活故事提升了运动员的自我价值,激励大学生主动锻炼身体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

  新媒体平台把运动员坚毅的意志品质、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以专访的形式传达给广大学生。利用“明星效应”“朋辈效应”,为青年学子树立“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榜样,鼓励热爱篮球的学生敢于走向赛场,激励未曾接触过篮球的学生走进操场,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健康的身体素质和阳光的心态承担起建设民航强国的使命和责任。

  (三)篮球文化育人化人

  中航大依托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发挥了体育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化人作用,在介绍篮球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身健体的活力,在报道好中航大篮球赛事中让学生愉悦身心,在讲好中航大篮球故事中让学生感悟人生。用新媒体平台弥补大学体育教育“重技术、重形体、轻体质、轻育人”的短板,让篮球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学校“笃学”“精博”“严谨”“创新”的学风相得益彰,使学生在篮球文化的传播中身心得到滋养,强体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步发展。

  四、结语

  2020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实现体育强国梦任重道远,大学校园篮球文化对学生群体的引导只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体育文化建设的走向。在这个新时代,大学体育教育必须学会适应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学习习惯和个体差异,依托新媒体平台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课外训练、群体活动和竞技比赛中,发挥体育的多元育人功能,形成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弘扬体育精神、振奋中国力量,帮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2]时丹,黃航.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以体育大专院校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2):54-55.

  [3]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8.

  [4]陈琦,杨文轩,刘海元,鲁长芬,邓星华,张细谦,冯霞.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8):3-9.

  [5]赵莎,杨城涵.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创新―基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视角[J].新西部(理论版),2014(12):135-14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