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等教育中展开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着力点,也是打造大學生创业事业的系统结构,其内涵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坚持精神。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构成要素主要有自主创业意识、意志和人格。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精神;创业教育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中首次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等教育如何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密切相关,当前,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创业是大势所趋,随着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创业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发展目标,成为了社会风潮,而创业精神是决定大学生创业结果的核心精神。在创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发展趋势下,有了创新创业精神,才能在创业市场开创新的局面,走出新的一步。因此需要首先明确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意义,并且体现在从教育到就业的全过程中,激励大学生创业。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既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未来就业者,也包括在职人员。因为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劳动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与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会与管理能力等。我国已将创新创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把创新创业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从狭义上来说,创业教育主要指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与创新创业教育。把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促进大学生和社会成员的自主创业活动。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营造一种由政府促进、市场驱动、学校助推、社会扶持的大学生以及社会成员自主创业,积极推进以自主创业促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以达到全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加强和促进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扩展他们的视野,坚定信念,为此,就必须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因此,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就要牢固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直接要求就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的培育。自主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自主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产生创业成果的主体性条件,也是创造性人格所必须具备的主体要素。自主创业精神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经形成就会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激励着人们打破束缚,推陈出新,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和促进创造性活动。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内涵
创业精神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为消费者创造出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为消费者创造出新的满足、新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创新要破除保守心理,树立凡事争先的赶超意识。走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顺其自然、温饱即安的思维模式,时时争先,处处争先。
(二)冒险精神
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挑战和各类风险,创新精神是胆子要大,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创新创业一定要从传统的发展观和增长模式中跳出来,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制约和束缚。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把“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放在了第一位。他说自己“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外国”,怎么敢想就怎么敢做,“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一点可能什么事都不行”。
(三)团队精神
单枪匹马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单打独斗者,路只有越走越窄。用梦想去组建一个团队,用团队去实现一个梦想。将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开发其各自的优势资源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合作过程就是创业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坚持精神
创业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其实,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巴斯德有句名言,即“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构成
(一)自主创业意识
自主创业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心是科学精神。第一,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创新的意义就在于以全新的思维方式,以全新的理念来分析解决前人不能解决的难题,攻克前人难以攻克的难关。在这个意义上,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也就是创业意识的内核。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创新是有风险的,创新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两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具有高度的求新求异的探索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应该说这是一种精神,若没有这种探索意识和精神,那只能是走前人的老路,模仿照搬,亦步亦趋,这是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发现。
第二,求真求是的科学意识。标新立异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前提必须是要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基础事实为基础,否则,那是对独特新颖的一种曲解,也是对求真求是的一种玷污。因此,创新应当而且必须讲求其真实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说要符合客观规律性。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是自主创业意识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创新意识的人,在思想意识上必须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在创新意识上要有独立性,以求真求是的态度来崇尚科学,用理性思维的方式对现存事物进行独立思考,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探求其合理性、真实性和客观规律性。那种凭一时的冲动、随心所欲的行为方式,是与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相背离的。
(二)自主创业意志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中,自主创业的意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自主创业的意志支撐着创业活动的全过程。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长期而艰苦的奋斗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配合某种环境的需要而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其自主创业的意志力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意志力便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推进剂”,支撑和推动着他们在创业中学会坚毅,在浮躁中学会沉稳,增强自我情绪的控制力和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投入到实现既定的目标上;不屈服于任何打击,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刚毅不屈,永不疲倦,顽强拼搏,奋勇向前,实现创业目标。
第二,自主创业意志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支柱。自主创业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充满挑战和艰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甚至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创业者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要有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情壮志,知难而进,奋勇向前。这种坚强的意志力,就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种精神支柱。对于立志从事自主创业活动的大学生而言,磨砺自己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斗志,就是打造自己的精神支柱,这是走向自主创业成功的基本要求。
(三)自主创新人格
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是一种内在因素,体现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人格上。大学生的自主创新人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主体意识突出。主体意识就是认定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和主体性个人的意识。在大学阶段,他们的主体意识,正处在一个成长发展时期,这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健康发展和键全人格有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主体意识不仅促使大学生对个人创新潜能在程度和力度上的发掘,同时也在创新动机和行为的启动与发展上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内在感觉和心理活动。因而,在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中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创新欲望强烈。创新欲望是推动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活动的动力。创新欲望,既是大学生对创新价值的追求,也是对未知乃至模糊领域的好奇与探求。追求创新价值是当今时代的特征,标新立异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他们对新生事物和未知领域追求探索的欲望,彰显了大学生的时代精神风貌。
第三,坚定创新信念。信念是一种精神状态的综合表现形式,它包含人的情感、认知、意识等方面的情感交织与融合。
四、结语
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是适应当代社会变革和我国发展战略转型,对接当今高等教育变革的潮流。学校和社会层面都应当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支持,鼓励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让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展现才华,以他们的知识和才干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罗志敏,夏人青.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J].教书育人,2011(15):29-33.
[2]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156-158.
[3]王珍.探究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149.
[4]胡明辉,吕政阳.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新校园:学习版,2013(1):24.
[5]沙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5):8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