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种需求。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环节,资助不能仅局限在经济资助,满足生理需求,而更需要满足贫困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落脚点。高校应该根据贫困生的需求层次,采取有效措施满足贫困生的各类需求,助力贫困生自我实现。
關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独立学院;资助育人体系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把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高校通过资助工作让贫困生获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高贫困生综合发展力。教育扶贫是治本之计,资助育人工作是重要举措,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条重要途经。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学生资助工作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由单一的经济资助转向注重能力素质发展的资助模式。
一、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由低至高一共可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1]。马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阐释了五种需求之间关系:一是人的五种需求是呈阶梯状发展的,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分布;二是一段时间内一个人某一层次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决定了个人行为模式;三是按照需求层次划分,并不代表着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求,各种需求可交叉存在,相互依存,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低层次需求仍然存在;四是人在同一时期可有多重需求,其中有一类需求占导地位,对行为模式起决定作用。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独立学院贫困生的需求分析
(一)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还需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独立学院贫困生学费负担较普通高校学生压力更大,面对高额的学费,尽管国家、学校的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在不断加大,但是很大程度上,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只能解决学费的问题,学生本人的生活物质需求仍承担着较大的压力,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勤工助学贴补家用。独立学院大部分处于大中型城市,消费标准较高;独立学院贫困生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年,物质需求较高;大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物质需求满足度较高,而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其基本物质需求、经济和生活需求,与身边其他同学相比形成较大的落差,给贫困生带来了自卑心理。
(二)归属与爱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
18至25岁的青年正处于正在成长的青年阶段,随着文化层次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思维空间增大,自我意识增强,情感越来越丰富,同时生理发展基本完成,性意识明朗化,有着强烈的社交渴望,渴望得到所在群体的信任和认同以及异性地认可和关注。独立学院贫困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困难,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引起异样关注,不能敞开心扉去让别人了解自己,甚至对别人的关心产生抵触心理;贫困生由于有较大的经济压力,且大部分课余时间需要用于勤工俭学,没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以致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强烈的社交需求和不充分不足的社交结果,使得独立学院贫困生归属与爱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
(三)尊重需求的满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
独立学院贫困生大部分是从农村地区以当地较为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由于我国教育资源还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况,贫困生在教育资源较差的地区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后才进入同样的环境中学习,自我价值感在潜意识中就比其他同学有强烈的认同和肯定,自尊心也更强些。大学校园生活比中学校园生活更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较多,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问题,进入高校前的兴趣技能培养不足,在爱好特长方面不突出,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独立学院贫困生无法脱颖而出。贫困生大多有“我在生活条件上不如你,我要在学习上胜过你”的想法,但是高校的教学模式与中学的教学模式上也不一样,贫困上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课本内容的学习,对高考内容之外的内容较少涉及,知识面上不够广阔,创新学习、动手能力上也较弱,这些导致部分贫困生不适应,且由于课后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勤工助学,不能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来进一步提升自己,不仅不能在文化活动中崭露头角,而且在学习成绩上也不能处于突出地位,在中学的风云人物到高校后泯然众人矣。这些都会加剧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感形成落差。
(四)满足自我实现需求难度较大
独立学院贫困生是脑力劳动者,是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偏重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贫困现状,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独立学院贫困生需要在毕业后获得较好的工作岗位才能实现其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但是由于贫困生的特长和业余爱好较少,参加学校各类实践活动受限,综合素质提升较慢,学习成绩上不够突出,再加上可以寻求帮助的人脉关系较少,所以获得较佳的就业岗位较难。独立学院贫困生自我实现需求与现实情况有较大的落差。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导下,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探究
我们要着眼于贫困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来构建资助育人的体系来,让贫困生的需求得到初步的满足,助力贫困生自我实现,从而为其家庭带来真正的脱贫。这是高校重要的教育目标任务,也是高校参与切断贫困代际传承的重要一环。
(一)科学化、人性化大数据经济资助,充分满足独立学院贫困生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生存的根本需求,也是基本需求。对于贫困生的资助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获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获得资助后,贫困生可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校内,运用学校的优质资源来提升自己能力和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随着学习的投入和与群体互动频率增加,能提高其学业成绩,综合素养的提高,也能带来归属感和人际交往。
在大数据时代,资助工作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来进行精准锁定贫困生,精准帮扶贫困生,运用人性化、隐秘性的资助手段来达到对贫困生的资助。有些学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过于追求公平公开原则,“评选贫困生”,导致有些贫困生碍于“自尊心”没有申请认定,导致贫困生认定上造成缺漏。资助部门要通过政府和校内大数据平台进行贫困生的锁定,再根據学生本人日常的行为操守,多类数据进行交互认证和综合评估,精准反映学生的经济状况。改变传统基于辅导员等相关工作人员人工排查的低效能,真正发挥大数据在贫困生排查和预防上的最大功效[3]。
我们既要为学生提供办理助学贷款的绿色通道,以学生毕业后还款的压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避免滋生“等靠要”的依赖心态,更要积极协调各类助学金来贴补学生生活,防止过重的债务压力。
高校要主动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贫困生的奖励性资助和劳动型资助项目,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奖励,不仅能够让贫困生更积极向上,更能满足其自尊等高层次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企业机构设立潜在产业人才奖学金,设立产学研岗位;利用校友返校活动、学校重要时间点等契机,鼓励优秀校友设立校友基金,奖励励志贫困学生。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贫困生更多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高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大部分的活动都是针对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而贫困生由于教育环境的缘故,兴趣特长较少,并且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勤工助学,所以大部分的贫困生并没有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高校需要举办专门针对贫困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成立勤工助学社团,组织勤工助学社团的交流活动,组织贫困生参与赛会、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寒暑假组织贫困生参与“三下乡”服务活动等,既提高贫困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以期逐步满足贫困生的尊重需求。高校还需要举办些有普适性的学生活动,如文化讲坛、兴趣培养的初级班、拓展游戏、全民运动会等,并有针对性地邀请贫困生参加,循序渐进地鼓励贫困生融入大学校园和学生群体,以期满足贫困生归属和爱的需求。高校要借助评选自强之星、励志人物等契机,邀请自强人物进行现身说法,鼓劲加油,倡导自立、自强的校园风气。
(三)多管齐下,提升贫困生满足自我实现的能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是指每个人实现自己期待的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来完成与自己认可的能力相称的目标。独立学院贫困生作为社会中受教育层次较高的人群,其自我认可度较高,那毕业后需要找一份能够施展自己才能的工作,无疑是贫困生自我实现的第一步。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已不是天之骄子,所以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大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由于中学时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环境因素,导致其在兴趣特长上,学习广度和宽度上都处于劣势;在人际交往上,由于有所顾忌等因素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校期间进行创新创业上资源、能力和动力不足。
基于以上的分析,高校要多管齐下,才能更高效率的完成贫困生能力建设。在学习上,要动员校内青年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对贫困生开展“传、帮、带”,转变其学习方法和模式。学校就业部门针对他们的特殊情况进行特别的就业指导,包括求职技巧、优秀贫困生就业经验交流,组织贫困生专场就业推荐会,增加贫困生进入优秀企业实习的机会。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实践中,要适当提高贫困生参与的比例,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组织贫困生参与定期举办的“励志学子成长营”等专项培训,通过培训让贫困生激发学习斗志,提高工作技能、拓展人际交往、扩充专业知识等。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 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黄钢威.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与高校反贫困生心理贫困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212-215.
[3]王婷.论大数据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8(7):64-66.
[4]陈静.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帮扶教育与实践——以温州某高校为例[J].科技展望,2016,26(29):347.
[5]徐惠忠,程显毅.高校学生资助提升育人绩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4-5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