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的有效创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080
杨春玲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习作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教师对小学习作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构建丰富多彩的习作课堂,使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会教和乐教,使学生学会写作、更加喜欢习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课堂;创设策略

  一、引言

  古人曾说过:“言为心声”。学生的写作过程贯穿着生活、思维和语言的统一。学生习作尤其强调写真事、抒真情。学生的情感、思维、想象和个性对于习作的关系很大,只有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思维才会活跃,情感才会真实,想象才会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好。如何构建有效习作课堂,指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提升习作能力和素质,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课题。

  二、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习作教学方法缺乏实效

  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常常只会传授学生一些常用的习作方法。例如:在对人物进行描写时,就强调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思想情感进行重点描写,做到选材合理;在习作叙事文时,要做到首尾呼应,确保故事的完整性。这些技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语文知识比较匮乏的小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二)习作批改评价流于形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目前,小学生习作批改注重形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问题表现在:批语指导作用不强,教师的评语大都趋于形式化,套话很多;重复批改没有落实到位,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评改方式是“学生初次写好作文——教师批改——学生修改——再次上交批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法保证做到避免重复修改,也不能确保给出的修改意见起到实质作用;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大都采用口头评价方式或者在评语中融入评价,并且教师习作评价的标准也比较僵化,喜欢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批改作文。長此以往,将难以促进小学生练就观察、思维、表达的习作硬功,也造成很多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习作教学平台单调狭窄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新课程改革精神已经逐步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良好的践行,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模式基本上处于教师讲授范文的状态。教师在提出要求时基本上会先解析优秀范文,对学生的习作思路和习作模式进行框定,从而不利于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创新表达方法,容易陷入这种怪圈,教师指导得越多,学生的作文模式就越一样。

  三、优化习作教学、创设有效习作课堂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魅力,激励习作训练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富于激励性,使学生喜欢你的课。“亲其师,信其道。”从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希望教师讲课要有情趣的占大多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努力做到深入浅出。教学要洒脱自如,语言要形象、生动、有趣。其次,教师要多一点微笑。从调查中可见,学生喜欢教师常有笑容,不喜欢“僵尸脸”教师。教师的微笑就是与学生进行友好交流的最好渠道。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的:“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而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儿童的态度啊!”人们把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称为教师的“第二语言”或“体态语言”。教师对学生要多微笑、多甜蜜、多爱抚、多温柔。当然,必要时也可以是严肃、愤慨等。但这一切努力,归根结底是希望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1-2]。

  (二)活用习作教法,激发习作兴趣

  小学生目前的习作水平不高,是因为学生缺乏局部性知识。对学生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做到具体化,具有针对性,可以只针对一种习作方法进行培养,直到学生做到掌握该方法,哪怕利用连续几节课对这一习作方法展开训练,务必使学生真正地领会这种习作方法,并能够做到熟练掌握,并不是只知道这种习作方法的名称。有效具体的习作方法指导才能使学生在习作上获得良好的进步,只是讲授几个习作术语往往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更别想熟练地应用。

  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习作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吸引小学生开展习作训练,同时还要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让学生的习作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内容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作文也能为生活服务。例如,在世界戒烟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我劝爸爸戒烟》,教师节就写《感谢亲爱的老师妈妈》,毕业前夕就写《毕业赠言》。教师还可以发挥作文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诸如第一次做小报、第一次给妈妈洗脚、第一次当小交警等,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指引示例仿写,丰富习作内容

  创作始于模仿,对于小学生而言,模仿就是在填充空洞的大脑,就是在学习如何用书面语言创作。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仿写的机会。然而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书面表达能力还是欠缺。此时,教师引导小学生仿写“文质兼美”的课本内容难免牵强。而示例与小学生表达方式相似,且可以调节难易程度,方便学生模仿。因而,教师可以组织示例仿写活动,以此丰富小学生的语言认知、情感体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进而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

  例如,在示例仿写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范文细节。但是,小学生没有形成较强的书面表达的能力,缺乏细节描述。教师接着让小学生学习和借鉴例文中的用语和表达方式,逐渐增加创作的书面语言,充实写作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划出细节描写部分。再次,解读这些细节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细节、如何写细节;要求学生针对这些细节部分进行仿写,积累写作语言,提升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鼓励学生从周边事物中找到一个观察主题,仿照示例进行创作。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仿写与自身表达相似的示例,有利于积累写作语言,使写作内容逐渐丰富,达到提升习作课堂品质的目的。

  (四)优化习作评改,提高评改成效

  教师在进行学生习作评价时要因人而异,虽然新课程标准对习作评价的标准做出了相关规定,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看待学生的习作。教师需要了解并关注小学生,根据学生的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习作潜能。同时,习作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进步,尽可能选用直观生动的奖励来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进而激发习作的兴趣。最后,习作评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习作评价体系。

  (五)巧促读写结合,掌握习作方法

  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上,读写结合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读写结合,让小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积累写法、发展想象力,并在习作中进行实践,提升习作质量和教学品质。例如,在习作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习得习作方法,打造优质的习作课堂。首先,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初步认知、激发情感。其次,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剖析文本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整体结构、解读每一段的写作方法,分析文本中的语言,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告诉学生在写作时语言要不失色彩,要有个性,进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直至读熟会背,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进行创作,内化习作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读写结合,学生习得了习作方法,提升了习作的质量。

  (六)重视习作实践,培育习作素养

  小學生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者,还是应用者和创造者。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要掌握这种工具,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得到实践应用。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写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和全面素质。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习作本领应用在实践中。

  教师要想尽方法指导学生用学会的习作本领去参与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例如,为爸爸妈妈提供节日菜单,为班级发通知,出板报稿,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联欢会设计广告语、海报等,为好交警、好医生、好事情写表扬稿并寄送有关部门,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建议,批评社会上乱用错别字、投诉违纪违法的事件……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习作实践训练,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生活和实践中的习作能力。

  四、结语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创作。”小学是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习作是小学生提升语言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文修养的有效方式。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度推进,教师应坚持研究习作教学,创新利用多样化的习作教学方法,全面打造高品质的习作课堂,为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素养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单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6):92.

  [2]李梦奇.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培育出语文的种子——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9(19):16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