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辅导员针对抑郁症学生的防治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763
刘恒美

  摘 要:抑郁症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碍,辅导员作为关注抑郁症学生的重要角色,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筑起安全防线。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从学生家庭基本信息、日常谈心谈话、学生骨干反馈、利用家访和培训等形式多方面进行筛查。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抑郁症学生的有效防治策略,如加强宣传、趁早发现、及时干预、自我调节等,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过程中转危为安,让学生成长于自助自强。

  关键词:辅导员;抑郁症;防治

  一、引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數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从1997-2015年、包括32694的关于中国大学生群体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群体的抑郁发病率在23.8%[1]。综合数据可知,抑郁症逐渐成为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罪魁祸首,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理所应当履职尽职、为学生筑起心理防线,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二、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经常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不良、食欲不振、自我评价过低以及整个人持续性精神状态不佳。严重者在认知方面常产生自杀念头、在行为方面表现迟缓等。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阶段,面对学业压力大、人才竞争性强的大环境,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正在侵袭着高校,日渐成为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

  三、辅导员发现抑郁症学生的路径

  (一)从学生家庭基本信息筛查

  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父、母情感表达、家庭冲突和家庭月收入可能是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最重要影响因素[3]。基于此,辅导员可从新生入学时所填写的家庭基本信息入手,从中筛查出特殊学生,特别是孤儿、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家庭经济困难、有家族精神病史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疼爱,再加上父母中如果有一方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情绪倾向的,孩子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极大。掌握这些特殊学生信息后,辅导员可采取多接触、多观察、多走近的方式,仔细排查学生是否存在抑郁倾向或患有抑郁症。

  (二)在日常谈心谈话中捕捉信息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的常规工作和必备技能,也是衡量辅导员心理育人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被理解、被关心、被疼爱的需要,特别对于刚入校的新生,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认可是最好的鼓励。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发现患有抑郁症学生的重要窗口,辅导员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但却是与学生经常打交道的贴心人和知心人,在聊天中取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逐渐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打心眼里觉得辅导员是可靠的、可信的、可敬的,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将自身特殊情况告知辅导员。有时候,辅导员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在学生情绪处于低处的时候,给予他们支撑向上的力量,帮助他们找到内心平衡的支点。

  (三)通过班委舍长和同学及时反馈

  除了辅导员之外,学生干部的角色也很重要,起着上情下达、左右衔接的纽带作用。利用好班委和舍长,建立辅导员、班长、舍长三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及时发现抑郁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干部与班里同学相处时间较多,对每个学生情况都有基本了解,这对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地开展无疑具有独到优势。班长、舍长和舍友平时能够实时观察并掌握特殊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从而采取及时干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只有舍长实时了解、学生骨干及时反馈和辅导员密切关注,方能为抑郁症学生竖起更安全、更结实的屏障,降低不愉快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利用家访、培训等方式深入了解

  借助暑期精准家访形式,辅导员走进学生家庭,打开学生的心门。在家访过程中直观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有效掌握学生在家日常表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现实困难,鼓励学生增强信心、磨炼学生心志。随着家访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架起一座心桥,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达成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有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完善家校心理育人机制。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外出参加心理健康专题培训会的形式,围绕如何发现抑郁症学生、如何甄别和评估风险因素以及如何进行重点干预等方面高效展开,不断提高辅导员对抑郁症学生的快速识别和应对能力。

  四、辅导员针对抑郁症学生的防治策略

  (一)加强宣传,保护于源头

  以课堂思政为主渠道,以公寓为阵地,以校园环境环境育人为根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全面落实辅导员心理育人进课堂、进公寓和进班级工作。辅导员每周召开舍长例会,构筑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道防线。依托学生党支部、团总支、乐学睿思、易班等学生组织举办多项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全方位发挥心理育人功能,让抑郁症学生走出心里阴霾,构建和谐、健康校园。另外,辅导员通过公众号平台设置“你说我听”栏目、意见征集箱、心灵回音壁等形式听取学生心声和情感困扰,从思想源头上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实际难题。通过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完善抑郁症学生建档、分析、疏导、跟踪等环节,把心理育人工作做细做实,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二)趁早发现,防患于未然

  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辅导员对一级和二级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约谈排查,并做好三级心理问题学生的密切关注,完善重点学生约谈记录档案袋,做到一生一档。充分发挥宿舍舍长—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三级防控机制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并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尽早干预,争取把抑郁症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变心理危机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契机。辅导员对班委和舍长进行专门培训,在强调班级心理委员和舍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告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并鼓励学生骨干们能够不断丰富理论知识,以饱满的热情和爱心助力班级同学身心健康。

  (三)及时干预,拯救于危机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问题建立重点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健全辅导员面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工作的质量。针对每班每月(1-12月)所收集上来的心理晴雨表,时刻关注班级内可能产生抑郁倾向的学生状态及整个班级的“晴雨”状况;针对出现疑似抑郁症学生填写心理危机预警登记表;针对已经确诊抑郁症的学生建立24小时跟随机制,记录抑郁症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情绪变化过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带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抑郁症学生等逐渐释放学习和工作压力,克服负面情绪的影响。在参与团体活动中师生热情高涨、快速融入到了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逐渐打成一片,让一天的疲劳与不愉快烟消云散。团体辅导活动是拉进师生距离、舒缓压力、拯救学生心理危机的良好形式。

  (四)鼓励调节,成长于自助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让人心烦意乱,这时候应鼓励学生及时自我调整、疏导情绪、排解压力。学生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深刻认识,知道自身存在哪些问题,从哪方面入手处理比较好。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与知心朋友或者老师聊天、利用网络心理测试等方式来深化对自我的客观认识与评价,进而分散注意力稳定情绪,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并能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尽早走出抑郁情绪的困扰。科学研究证明,学会调控自身情绪状态、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经常适量运动等方式有利于防治抑郁症。大学生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坚持锻炼身体,合理宣泄抑郁情绪,关爱自己,远离抑郁。

  五、结语

  辅导员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思想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到位,有针对性地解决抑郁症学生的心理问题;生活方面把关爱真正送到特殊学生心里,让“抑郁症”不再成为一把悬梁之剑,让温暖幻化于学生内心,让大学生保持心灵本真的美好,善良待人,回馈社会;心理育人方面更要落实落细,积极传播正能量,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逐渐引导学生扣好精彩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結合,提高心理育人水平,进而强力打造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腾讯网.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EB/OL].(2019-12-17)[2020-01-17].https://new.qq.com/omn/20191217/20191217A02P0900.html.

  [2]刘云美,邓宇.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干预及预防探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9(2):112.

  [3]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7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