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漫长的实践以及对不同阶段理解的演变,人们逐渐加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马克思通过引入实践概念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世界本体论、社会实践论和人类解放论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通过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以及社会历史的形式,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对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成为现实。在现代,导致人与自然之间愈发紧张关系的罪魁祸首是资本的逻辑。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本的逻辑
一、引言
认识自然是一个过程,人在自然中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也越来越强,但过度使用和改造自然也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全球变暖等世界性问题。面对这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人们应自我觉醒,约束自己,科学地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从敬畏到控制:人类始终受制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决于历史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每个社会阶段的更替,其理解不断深化。
在原始社会,人类缺乏理解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被自然环境所限制,人在面对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崇尚或者说是膜拜;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落后,人类社会必须依赖甚至服从于自然经济背景下的自然环境。自然本来是一种非统一的力量,是一种具有无限权威和人类对立的完全持不同政见者。人们不仅像其他动物一样服从于它的权利,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的限制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狭隘关系。正因为如此,自然世界并没有因历史的进程而改变;在奴隶制和封建主义社会形态的后期发展中,人类加强了对该学科的理解,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人类生产劳动力从未摆脱对土地资源的依靠。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在人类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自然经济逐渐消失,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被商品经济取而代之。人类已经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并不断通过自然控制概念改变了制造以及使用自然的概念,但人类并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的限制和阻碍。人类不仅生存在自然界,并且未曾脱离过自然界,人类的精神生活归根结底同样也来自于自然界。因此自然界不仅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成为艺术的对象。
自然界成为人类意识的一部分,成为根植于人类精神的无机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人类似乎在自然界面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恩格斯特别警告人们不要被其在自然界取得的胜利蒙蔽双眼。面对每一次的胜利,人类要保持适度的原则,如果对其过度要求,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和无拘无束的发展和利用,从表面上看,它在经济发展方面成绩突出,但是却遭受地震灾害、极端天气事件、土壤荒漠化和生态破坏等生态问题。因此仅通过单一的技术修复方式仍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恐惧。
三、资本的逻辑: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元凶
马克思与恩格斯不仅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向人们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现代人看来,资本主义的逻辑是自然与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罪魁祸首。资本逻辑意味着拥有资本的人有权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占用他人的剩余劳动力。为了把握更多的剩余价值,拥有资本的人会通过不断积累资本来发展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自然资源。资本的扩张和集中以及劳动人民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再加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都会破坏自然环境,激化多种多样的矛盾,资本的威力促使劳动形成异化。劳动实践不仅加深了人与社会关系的联系,而且加快了社会的发展速度。而且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纽带。在强调人类对自然依赖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强调和反映了人类个体主动改变世界的特性,人类的劳动实践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在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或对立的关系背后,实际上还存在对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反对或紧张。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高利润驱动着资本家,不仅毁掉了劳动力,而且也耗尽了自然资源。由资本主义社会矛头之间的基本矛盾引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物质财富浪费和生产力破坏,使原始有限的自然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并且增加了利用的难度。然而,日益紧张的局势和自然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和斗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可以看出,资本表面上展示的是资本与自然的关系,但事实上隐藏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迅速,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中国提供资本的合理以及合法性;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允许外国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进入中国市场。资本为当代中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等积极影响,同时也因为资本扩张的性质,追求最大利益而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掠夺性发展、浪费自然资源、土壤荒漠化和环境污染。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导力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许多事情违反了自然发展规律,例如过度开垦湖泊和砍伐森林等,并产生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和带来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制约了后续各方面的发展,形成瓶颈期。
四、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解的绿色通道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即赋予自然界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面对自然界,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确选择与之相处的模式,并最终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
首先,必须规范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放弃资本逻辑,还要规范人与自然之间日渐紧张的关系;必须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概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基于张扬主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及人性征服自然的意识密不可分的是人和自然两难。其次,必须改变甚至放弃这种由资本主义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在发展过程中也突破了这一限制,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宗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满足人们的职能和需求。社会主义是通过控制和有效利用资本,发挥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进而实现资本超越,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人类应该自觉遵循自然世界的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和恩格斯引用了大量案例研究来证明不尊重自然或者不遵循自然法则的做法,一定会对自然造成伤害,并导致一系列灾难性报复。人们应该正确理解和应用自然法则,考虑人与自然深远的本性以及和谐自然带给人类的长远利益。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人们需要科学地理解和应用自然法则。
人类要充分发挥生产劳动力的纽带作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事实上,物质转化是一个专业的自然科学术语,指的是基于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引入物质转换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用物质之间的转换来重新定义劳动,从而向世人揭示了劳动对于实现人类生物与无机体相统一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了爱护改善自然生活条件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人们不仅要通过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还要通过共同控制和合理调整,使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处于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中。
人类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秉持科学发展观,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一,要变革人的思维方式。人们要放弃人类主导和统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而且充分认识到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家园。第二,更新人的概念。要彻底改变这一概念,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为伙伴关系和共生关系。
五、结语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到认识自然、剖析自然、保护自然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人们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編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李挚萍.试论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