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少年心理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085
孟晓磊 张苗苗

  摘 要: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适应性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心理学研究者及社会学研究者的重视,其理论和应用也日益趋向成熟,但两者的研究理论大多属于独立的,相关研究甚少。青少年群体一直有着很高的社会关注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革新,当代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有了更高的发展,并对其自我的展现和社会地位的需求有着更强烈的意愿。研究青少年心理适应性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關系,有助于家长及教育工作者们更了解青少年群体,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依据和道路去探索对青少年的正确教育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适应性;主观幸福感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主观幸福感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越强。生活满意度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被视为是一种特质;而快乐感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被视为一种状态。

  西方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描述阶段和理论构建阶段,目前进入理论深化阶段。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尚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大学生、城市居民及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上,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多。

  Dodge的主观幸福感理论提出已有70年的历史,关于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亦是心理学界中个人生活质量研究的一个明显标志。国外学者的研究经历了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又经历了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理论,最后是研究方法的探索。国内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关于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的研究也已初见成效。

  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理论。早期理论建构的重点在于证明外部因素,如事件、情景和人口统计项目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如Diener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做出区分,但研究发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后来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内部因素,即个人内部建构决定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从而影响幸福体验,因此对心理适应性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就更加具有了理论意义。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Diener概括出适应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目标理论等。

  (一)适应理论

  现代主观幸福感理论的中心概念是适应化或习惯化。Helson对适应的解释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减少减弱;重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识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这种适应化或习惯化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总是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对自己生活的相对满意度。但适应更多的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心理生理过程,应对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其中,具有理性行为、精神信仰,给普通生活事件予以积极意义、对事件进行积极评价、问题焦点式应对以及寻求帮助等有效应对策略的人,其主观幸福感水平高。

  (二)社会比较理论

  早期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对比的结果,即个人与周围人比较,如果自己优于别人则感到幸福。在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格特质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幸福的人常向下比较,由于优于别人而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感到不幸的人既向上也向下比较,因而处于一种比较矛盾的心理状态,乐观者倾向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以此评价自己在某一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悲观者则相反。

  (三)目标理论

  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弗洛伊德认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本能,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放弃本能的快乐去追求文明的目标,导致主观幸福感下降;人本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Maslaw提出需要层次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水平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这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将人的潜能和价值实现看作是人类最高的幸福感。Chekola、Palys和Little等认为,正性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靠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的活动受干扰则会产生负性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三、心理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适应性(adaptability)指个体在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和水平,用于反映个体心理适应的状况。个体的适应性特征,既带有物种的进化痕迹,又具有明显的遗传特点,还受到后天环境的极大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兴起社会适应能力研究以来,研究者围绕适应和适应性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国内,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认为心理适应性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因为“作为整体的人在社会当中能否健康地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变现就是适应”,因此,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更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毕生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内外环境的种种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适应带来了更多冲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引发了研究者对此的更多关注。然而,现有的从心理层面上关于青少年适应性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这些大多是单因素研究,为数不多的多因素研究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次,很多研究针对的是青少年的某一学段,样本的年龄跨度不能有效地反映较完整的青少年时期。

  四、心理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相关研究

  值得注意到的是,人们的幸福或不幸福的感受不仅依赖于个人自身的绝对情况,而且取决于周围与之具有重要联系的他人和环境,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而言,对他人和环境的适应性尤为重要。与社会学校等环境的适应性水平会对其感到幸福与否产生重要影响。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变时期和关键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飞跃期,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迫切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和在社会中享有自己的地位,此时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是自身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与家长、教师与同学和其生活学习环境的冲突。所以,青少年的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目前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性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两者的关系及相关程度的研究。

  欧阳雪莲、陈勃和罗照盛通过编制《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问卷,探讨了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生活自理适应性对积极情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但预测力不如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而社会整体变化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预测价值。地区差异对老年人社会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结构预测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积极心理学起步比较晚,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已有研究探索了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成就动机、自我价值感、心理健康、自尊、控制感、自我概念、應激水平等方面的关系;而已有资料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则比较全面,涉及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心理健康、自尊、认知方式、自我概念形成、同伴关系、网络成瘾、应付方式、焦虑状况、气质类型、心理控制感、自我价值感、依恋类型、问题行为、情绪、自信、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等方面,这些第三因素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对青少年心理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探讨有待在理论上填补国内相关关系研究的空白。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变时期和关键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飞跃期,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迫切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和在社会中享有自己的地位,了解青少年心理适应性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使青少年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在实践中能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正确的引导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59-66

  [2]邹琼,佐斌.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6):900-907

  [3]Diener E,Dinener 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M]. 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

  [4]Diener E S,Oishi S.Recent Finding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7(24):25-41.

  [5]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567-57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