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145
蒋婷婷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自身国际外交几十年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更可寻根于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追求和睦的文化。仁是儒家思想的精华,贯穿了中国的伦理思想发展史。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精神支柱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关键词:儒家;人类命运共同体;仁义礼智信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求

  马克思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人类共同体思想的提出符合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客观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已无法独立于世界而存在,大家都是相互依存。“地球村”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类命运更是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不论是哪个民族、国家或地区都是全人类中的一部分,自身的利益离不开全人类的利益。不能单单从个人或某个民族、国家的视野出发去追求利益,要提高到人类共同体的视角去把握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变化。“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随着信息、商品、人才、资本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不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政治中,各国外交上的沟通与协调日益增多;在经济中,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在安全问题中,国际恐怖主义等是每个国家都不能逃避的共同问题;在文化中,各国文化更是相互传播、相互渗透;在生态环境中,温室效应、冰川融化等都是全球人民都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在网络中,信息交流及其迅速,每一位地球人民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跨空间交流。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它们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当经济灾难、环境灾害、传染疾病灾害等爆发的时候,任何一个国家乃至人民都无法独善其身,需要全球人民共同努力抵抗灾害。所以,各国都应跳出狭隘的民族或国家视角,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的国际关系,着力于全人类文明的持续、共同发展,树立起整体的人类观。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广界定义为:“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它要求各国不能仅局限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同时应该拓宽视野,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而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原则是新型义利观,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它的实践归宿是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其建构方式是结伴而不结盟。

  首先,各国需要树立起共同的利益观,确立整个人类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虽然在国际社会中各国常互为竞争关系,时有利益冲突与矛盾,但依然改变不了人类相互依存的本质。要努力让利己与利他共同实现,国际大环境积极发展时也更有利于本国利益的实现。“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和平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也是每个国家、地区、民族,甚至是每个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和平的基础上才能谋求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是竞争而是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发展的成果,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公平与正义是为了保护每位公民的正当权利,是社会得以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民主不仅是从国家角度更是从国际角度来看的每个国家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的参与、贡献。自由是相比生存来说更高的追求,全人类无一不是在渴求身、心的双重自由发展。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它的整体核心就是要合作共赢。在外交中,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不能为利益而牺牲义,不做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他国利益的损人利己之事。利与义二者要同时兼顾,更以义为重。在国家中,树立和平权力观。国家之间为了利益的争抢难免会上升为权力的争夺。但种种历史经验教训说明,和平才应是世界的主题,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合作、共赢才能给人类带来进步。在国际交往中也要坚持“结伴不结盟”的交往观念,伙伴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商量,和谐共处。最后,需要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人类如今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也愈发复杂。难以以一个国家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传染疾病问题、种族矛盾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破除旧的个体主义观念,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共同设法解决。世界的问题需要世界人民共同解决。

  二、“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仁”的内涵

  早在春秋之时,仁就已经作为一种道德要求被提出来了。从整体的中国传统价值来看,仁也处于核心地位。在最初始,仁的意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亲人的爱,即“爱亲”。《大学》中讲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古人便以对亲人的爱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要求。之后孔子对仁的涵义进行了升华,“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时,仁代表的不仅仅是对亲人的爱,从对亲人的爱扩展到了对社会上的普通大众的爱。纵使孔子所说的爱是有等差的,但这时候的仁就不再局限于血缘,突破了氏族的限制,而有了普遍性。孔子十分重视对仁的践行,仁的实现不仅是在心中充满对他人的爱,时时想到他人,更要在行动中予以体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既然连自己都不想要的,那又怎么能强加于人呢?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爱的思想,但也有一定的发展,他從人性的角度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就具有良知、良能,孟子曾举例,人在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之时,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救他。这不是为了获取落水孩子父母的酬谢或者获得好的名声,而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人自来心中便存有良知。孟子同时也讲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他又对仁爱的概念进行了扩展,把对人的爱推及到了对物的爱。这种对自然之物的爱在后来的儒家思想中也多有体现。张载在《西铭》中便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二)“仁”的思想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今需要的不仅是成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方法或途径。从最基本的角度来说,更需要从心里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然是要建立整个人类的命运共同体,那么就不能对其他的民族或者国家存有异样的敌视、歧视等态度。若不能以一种友好、亲善的态度来对待其他人,又何谈去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但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繁多,且民族歧视问题、宗教问题等使许多人难以用一种平和、友爱的心态来对待其他民族、国家或宗教的人。这些心理上的隔阂在隐隐发挥作用,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更为艰难。对于这些问题,“仁”能帮助人们怀仁爱之心来待人,教会人们相互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体会他人的感受与心情,从而懂得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学会体谅与友爱,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的相处。这里的“人与人”不单是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或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更甚是与你素未谋面、相隔万里的不同国家、民族、肤色的所有人类。当大家都能做到广施仁爱、推己及人之时,我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能变得更为容易。

  另外,仁的思想中所包含的对自然之物的爱也能促进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全球的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都十分严重,温室效应、冰川融化等不仅影响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位人类都不得不面对这些人类自己导致的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不再为人们所认同了,以仁爱的思想来对待自然,那么理所当然的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参考文献:

  [1] [德] 卡尔·马克思,[德] 弗里德里希·恩,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23.

  [3]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2):96-102

  [4]习近平.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報,2015-11-19.

  [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