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原子化社会语境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8321
姜雪

  摘 要:新中国成立的7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原子化的动向越来越明显,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及价值观。原子化社会的碎片化、阶层化、腐败化、现象化特征会产生人们责任感缺失、集体意识弱化、青少年价值观念迷失以及文化认同感弱化等负面现象。由此,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重塑人们的思想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关键词:原子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中国城市化浪潮的加速以及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使人们逐渐与传统的社会集体分离,开始寻求自身的发展、寻找自己的“自由”、寻求新的“部落”,正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功能,对人们的思想进行重塑、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去唤醒“自我”。

  一、原子化社会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一)原子化社会产生的背景

  社会原子化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指社会转型期因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的解体或缺失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社会失范等社会危机。这个中间组织正是建国以来为了改变传统社会人员涣散、社会混乱的状态而设定的“单位制”,单位之所以被看做一种制度,是因为它是在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和机构形态,由此说明当时的“单位制”对社会的统治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发展,要力促解组“单位制”,但同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社会组织,使个人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成为了游离的“原子”。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变大,并拉大了代际鸿沟,使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虚拟空间中,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互动。如果说在社会转型期促进了“原子”的产生,那么在社会的飞速发展期则扩大了“原子”的群体,由社会原子化的现象成为了原子化社会的现实。

  (二)原子化社会的特征

  碎片化。碎片化是“后现代主义”中的词语,后现代主义者詹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的首要特征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连贯性、给人一种拼贴感。碎片化指的是将完整的东西打破而形成的诸多零碎的小块。这正是现代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无论是现代的生活还是学习都是由很多“零碎的小块”组成的。生活中的碎片化表现为时间的碎片化、关系的碎片化。当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时,时间就是碎片化的,为了工作而加班减少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与家人聚少离多,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与家人沟通交流。学习的碎片化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思维的碎片化,网络时代的迅速崛起,各种短视频APP、音频APP的出现,拓展了获得信息的途径,但这些平台所获得的很多信息都是不完整的,需要花费时间去总结。正是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导致了人们思维的碎片化,面对分散的信息,人们不再进行深入的思考,片面的认为自己所了解的信息都是正确的,导致人们的判断能力减弱,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

  现象化。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开山祖师,现象学在胡塞尔那里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而如今社会的现象化可以说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延续。“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重要的方法论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可以发现如今的人们很注重表层,如:买衣服不重质量而重时尚、相亲不看人品看长相、各种各样的“面子工程”以及为了应对各种检查而出现的形式主义。

  阶层化与腐败化。中间组织的缺失,使“国家—单位—个人”变成了“国家—个人”,当个人直接面对国家时,国家与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两者的关系也越来越流于表面,越来越时断时续,国家无法切入到个人的意识深处,无法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国家的各项规划和决议不能正确的传达给人民群众,而弱势群体的诉求更难以得到满足,直接与国家和政府接触的而非多数人,且并不能完全的表达民意诉求,使得社会上的阶层划分越来越明显。

  我国虽一直在进行反腐,但腐败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是无法根除的。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位领导人、每一位村干部都在为此努力,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等等计划的实施使原来的乡村一改全貌,不再是土路、危房、危墙,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在这个过程中,又为“蒼蝇”提供了可乘之机,扶贫工作组的人与村干部联合起来,打着脱贫的旗号却做着各种“面子工程”。

  二、原子化社会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国家与个人之间联结机制的缺失,使社会出现了原子化的动向,其影响应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方面,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获得了“自由”。在“单位制”环境下,人们受到集体规则的制约和约束,但当其脱离了“单位制”,人们可以自由的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可以自由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注重自己能力的发展、寻求自身擅长的领域;在思想上,不再受集体统一思想的束缚,人们开始认识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得当今文化产业繁荣兴盛。

  但另一方面,原子化社会对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责任感的缺失、集体意识的弱化、文化认同感的弱化自己青少年价值观念的迷失。

  (一)责任感的缺失

  个人方面。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分期乐等等借钱软件开始出现,它们的出现满足了多数人超前消费的需求,很多人借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随之而来的“××学校的大学生因无力还贷而自杀(跳楼)”“××学校的女大学生裸贷”等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过多的考虑自身行为的后果,轻视自己的责任感。

  家庭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进城务工、到城市中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北漂一族”“沪漂一族”,这些人对家庭的付出减少,对孩子的生活、教育没有参与感,造成了许多孩子成长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感的缺失会影响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埋下了隐患。

  社会方面。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被贪欲所控制,一味追求金钱,用金钱衡量一切。为了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将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水中,导致河水污染;为了减少成本,在食品材料的选择上以次充好;为了求速度,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从政人员的以公谋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很多现象都表明了公民责任感的滑坡。

  (二)集体意识的弱化

  原子化社會中“唯我主义”盛行,“人人都没有援助他人的义务,人人也没有要求他人支援的权利,所以每个人既是独立的又是软弱无援的。他们的独立性,使他们在与自己平等的人们往来时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他们的软弱无力,有时又使他们感到需要他人的支援,但他们却不能指望任何人给予他们以援助,因为大家都是软弱的和冷漠的”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社会现象的描写,这里借用来描述“唯我主义”盛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既傲慢又屈从,傲慢是人与人之间的傲慢,而屈从则是人与物之间的屈从,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以损害集体的利益来满足自身的需求。2018年,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发生警醒了公众,但是可以发现,乘客殴打公交司机的事件还会不断出现,仍有一部分人在固执的追求着自身的利益,全然不顾他人。

  (三)青少年价值观念的迷失

  一方面,中间组织的缺失导致青少年独立于组织之外,由于其辨别能力低,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享乐主义,打着珍惜现在的旗号大肆发展,主要表现为及时享乐、物欲满足;拜金主义主要表现为不顾自己的支付能力而去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功利主义表现为追求功利,其他错误思潮也在不断渗透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互联网的发展,弱化了青少年的沟通能力,他们似乎更愿意“宅”在电脑的虚拟世界中,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处于价值中心之外的青少年无法辨别其利弊。

  另一方面,现在的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并且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对于理想信念,他们似乎不是特别的重视,“现实是今天,理想是明天,我们需要把握今天,而不是空谈明天”,这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想法,忽视了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

  (四)文化认同感的弱化

  全球化浪潮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渗透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在文化方面,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但同时弱化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如今,很多年轻人对于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很淡漠,甚至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并不了解,而对于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过的可是津津有味,甚至要比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得更火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追美剧和韩剧等其他国家的电视节目,而对于国产剧很多人认为没有创意、限制过多。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的重塑以及行为的规范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整合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是指在社会各个领域传播思想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及规范社会成员行为以达到社会整合的功能。其目标是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和谐共生、休戚与共的状态,最终呼唤人们内心的聚合心态,并且将这一聚合心态付诸为统一行为,从而实现全社会的有效监控和管制。主要包括思想整合、政治整合、文化整合、利益整合四个方面。

  原子化社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间组织”的缺失,为了解决其导致的社会问题就需要重建“中间组织”,让人们聚合在一起,由于认识对人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要让人们在行为上聚合,首先要达到思想聚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一社会成员的价值评判标准,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形成价值共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其次要发挥其文化整合的功能,所谓文化整合是指针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进行相互借鉴、吸收、融合、汇聚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文化实践。原子化社会弱化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的同时,要指导社会成员面对西方纷繁复杂的文化要批判的借鉴与吸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创新,从而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整合功能,所谓利益整合是指采取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策略,对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施加监督,控制和影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监督和控制,减少贪污、腐败现象,规范从政人员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理想信念对人的行为的驱动更坚定、持久、有力,面对当前社会成员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帮助社会成员树立奋斗目标,引导社会成员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从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强化其集体意识,自觉抵抗各种分化、西化的图谋。

  参考文献:

  [1]田毅鹏.社会原子化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3(3):86-96.

  [2]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法]托克维尔,著.吴睿,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

  [5]白书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4):43-4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