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语文是一门集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观点的提出,使得这门公共基础课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从而作为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政新理念,分析高职大学语文加入思政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探索大学语文加入思政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推动大学语文课程发挥思政育人作用。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探析
一、高职大学语文加入思政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高职大学语文加入思政教学内容条件得天独厚。大学语文的宗旨在于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情操,涵养德行,提升素质。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优秀文化遗产的平台,通过增强其人文精神,来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人格力量,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任务。在此基础上,加入思政教学内容,还能达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敬畏生命、工匠精神等目的,好处不胜枚举。在这一点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思想政治课程是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内容,强化思想认识,牢筑信念之基,从而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两门课程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在新时代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入思政内容,不仅符合新时期课程思政新理念要求,而且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观念的积极回应。因此,大学语文加入思政教学内容条件得天独厚。
其次,大学语文课堂涵盖丰富的思政内容。中华文化辉煌千年,九州同济万古流传,所谓诗以传情、文以载道。作为搭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大学语文课本,节选无数不同时代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能大浪淘沙、推陈出新,作为经典被人们传唱不衰,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能够体现理想信念与中国梦,是因为这些作品能让中国人在战争中百折不挠,在软弱时百折不挠,在强大时彬彬有礼,能够弘扬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将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性光辉传递给青年学子们,帮助他们塑造精神、传承文化、涵养德行,何尝不是思政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思政教学理念下高职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困境
张福贵教授这样评价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在中国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中,是最为特殊的一个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这主要体现在需求广泛而不被重视,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
(一)课程定位偏差
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学校抓就业率,抓专业课程建设,却忽略了对于“人”的培养,大学语文地位一落千丈,课时一再被压缩,大学语文的课堂,基本的教学内容尚且完不成,更无从谈起延展开来,围绕“立德树人”进行思政内容教育。
(二)教学方法落后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选择当教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提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大方向一明确,许多教师做了尝试,虽然略有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对待思政内容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这样的课堂,不仅达不到育人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造成说教的假象,引起学生的反感,也没有真正落实到习总书记强调的“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三)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注重专兼职教师比例,大学语文课程由部分兼职教师代课,兼职教师多不是科班出身,也无较强的科研水平,在课堂上难免生搬硬套思政内容,不善于利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同时,个别大学语文教师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对于党的章程、党的纲领、党的教育方针不甚了解,无法高屋建瓴的对学生做出准确的引导,极易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
三、思政教育理念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改革措施
(一)明确改革思路,落实“一工程”、坚持“三立足”、顺应“三变化”
1.高校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
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要始终贯彻习近平“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努力实现大学语文向“课程思政”扩展,不断推动课程育人功能落地生根。
2.坚持“三立足”
立足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主体专业建设方向、大学生岗位能力发展和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适应需求、面向人人要求,坚持“校本性”,注重“职业性”,突出“实用性”,强化“人文性”,实现“教育性”,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创新创造精神和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3.顺应“三变化”
一是顺应教學对象的变化,即大学生是最富于主体意识、理性精神和质疑思维的青年群体;二是顺应教学目的变化,即思政教育是习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技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慧眼去分辨真正利国利民的途径和行为;三是顺应方式的变化,即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授方式转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情投入的对话式、探讨式的训练方式。
(二)重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标准
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扎实的综合文化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宗旨,以人文教育、创新思维为目标,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具体包括:
1.知识目标
文学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明显。重组教学模块,打破传统的以历史发展顺序为主线的大学语文课堂,打破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相融合。例如,教学模块中设置“文化建设”,选用《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优秀篇章加以解读分析,通过对广阔社会生活画面的刻画、著名历史事件的记录、著名人物思想的传递,提高思政内容的亲和力,既能“育人”,也能“化人”,同时增加文化自信力。发挥文学经典“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将有效助力思政教育。
2.能力培养目标
巩固和深化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阅读、交流的能力,尤其是书面及口头表达水平,同时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阅读、理解、分析、写作的扎实基础;根据职业教育面向基层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方向,侧重学生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3.思政渗透目标
《大学语文》是实施立德树人的主干通识课程,其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很强的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功能。教学中应注意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思政教育
1.以网络为媒介,丰富大学语文课堂的形式
利用好手机、电脑这类信息工具,让思政教育和网络技术“互联互通”,使手机从“低头工具”变成“抬头利器”,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使课程思政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2.以任务驱动、能力培养为主轴
主轴一:任务驱动。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主轴二:能力培养。基于学生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教学做”一体化设计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在做中学为重点,以掌握听说读写的经验和能力为目标,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调整测评方法,综合量化成绩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无外乎两种考核方式:考试测评法、考查测评法。这两种测评方法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与应用,显得单一而又片面。基于思政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尽快调整测评方法,对学生的评价中,应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利用观察、口试、笔试、演讲、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大赛等测评方式,综合学生素质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测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