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当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慢就业”群体中,一部分毕业生是积极主动待业,但另一部分则是被动“慢就业”,这既不利于个人能力发展,也给社会带来“就业”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社会政策落实不到位、高校人才培养偏离市场需求、个人独立意识不够等方面分析其成因,指出要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要依赖于社会的助力、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与引导、毕业生个人观念的转变等。在社会各界协同努力下,为毕业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就业指导,从而突破“慢就业”带来的困境。
关键词:高校;“慢就业”;毕业生
一、“慢就业”界定及影响
(一)“慢就业”概念界定
针对研究的对象及出现的问题,本文将“慢就业”界定为,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学业也没有立刻就业,而是去支教、旅游或其他方式充实自我,或者干脆靠父母资助维持生活,之后再进行就业的现象。“慢就业”与传统的毕业就业观不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新产物。据统计,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告别了传统的就业观,成为“慢就业一族”。
从词语本身来看,“慢就业”不是一个负面词汇,只是代表人生的一种选择,事实上国外也存在着“gap year”,即学生在毕业之后休整的一段时间。但是从心理成因来看,“慢就业”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的“慢就业”,大学毕业生们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楚的认知,对人生和未来有着清楚的规划,他们选择“慢就业”是为了充实自己,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做好准备再就业。另一种则是消极的“慢就业”,准确来说这是出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逃避与懈怠,他们清楚地认知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对未知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恐惧,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但也不乏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懒惰,对家庭的帮助产生了依赖心理,不愿意参加激烈的就业竞争,企图通过逃避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难题。
(二)“慢就业”的影响
“慢就业”并非意味着“不就业”,对社会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出于积极心理的“慢就业”,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①提高就业质量。毕业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未来,利用这段“空白期”去深度了解社会,为未来的就业、生活打下基础,提高就业质量。②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相较于毕业仓促选择就业单位的情况,“慢就业”的毕业生更能够找到与自身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与工作相对口,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③降低离职率。《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上一年度高校毕业生工作半年之内的离职率高达33%,“秒辞”的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作的岗位不符合心理预期,“慢就业”可以为毕业生提供观察与考虑的时间,在经过充分的考虑下理性地选择自己心仪的岗位,能够有效降低离职率。
而出于逃避心理的“慢就业”,非但个人能力得不到锻炼提高,稍有不慎就会发展成“啃老族”,给家庭、父母造成不可避免的负担,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①形成不良社会风气。一味地逃避就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恐惧,逐渐丧失信心,毕业生的意志力不坚定,很容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助长懒惰之风。②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高校培养一名学生需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学生如果长时间逃避就业,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将会对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③不利于新兴职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需要大量职业新型人才,接受过专业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正是其最佳选择。高校毕业生消极“慢就业”的行为造成了新兴行业的人才流失,缺乏创新性人才的新兴行业难以健康蓬勃发展。
二、高校畢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探析
(一)“积极慢就业”的成因
1.就业观念的转变——从追求速度到重视质量
(1)互联网时代新产业兴起,传统就业观念无法适应其发展
互联网时代众多新兴产业崛起,“共享经济”“电商”“互联网+”等新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由此衍生了众多新的职业,如“微商”“电竞运营师”等。新的岗位和职业反映了新产业的发展,也动摇了传统就业观念在毕业生心中的地位,“慢就业”的观念随之产生。在“慢就业”观念的影响下,毕业生不再追求毕业即就业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就业质量。由于许多产业所需求的岗位比较新颖,毕业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主动选择观望,利用这段空白期对陌生的产业与就业岗位进行充分了解后,再进行选择,这是对人生负责的一种表现,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2)优渥的物质条件为基础,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较之以往更是有了巨大的提升,具备支持毕业生“慢就业”的经济实力。在新时代的社会条件下,“90后”学生群体面临着更多的信息与资源,也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与选择,他们不再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而是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人生选择。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依次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主动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大多数的家庭条件比较优渥,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他们更加追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此时的职业选择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个性化发展,就业对他们而言并非只是单纯维持生计赖以生存的手段,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社会与家庭氛围的开放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始终重视文化开放,40多年的努力与“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了如今开放包容的社会。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换更加便捷,不同文化可以借助网络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慢就业”就是在这样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近年来,舆论对取消统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呼吁要更加注重中长期就业,社会对年轻人不同的声音与想法有了更多的包容,对“慢就业”的现象日益理解和接受。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开放,家庭环境也对其产生了影响,父母逐渐接受了多元文化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明,不再一味追求好成绩、好工作,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加上物质条件的丰厚,家长不会因为孩子不工作而焦虑,而且会更加支持孩子继续深造、支教或“gap year”等。
(二)“消极慢就业”的成因
1.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就业政策一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经历了统一分配、供需导向双向选择到以市场为导向自主择业的过程,不过尽管政策不断发展完善,但大学生逃避就业,“消极慢就业”现象的形成与就业政策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①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我国就业政策一直向高校毕业生倾斜,给予应届毕业生许多帮助与优惠,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各地区、各高校的落实不到位,使毕业生享受不到国家的政策优待。②就业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未制定全面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专门立法,《反就业歧视法》《失业保障法》《实习生权益保护法》等尚未健全,大学生就业缺乏“安全感”。毕业生缺乏有效政策优待与法律保护,需要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难免产生消极逃避心理,造成“慢就业”的现象。
2.社会人才供需失衡提高就业难度,催生毕业生逃避就业心理
(1)数量上的失衡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自2013年开始,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经突破了700万大关。教育副部长林蕙青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34万,比2018年增长14万人,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据招聘网站58同城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后,该平台上出现了日投简历接近700万份的现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未同比增长。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从2010年的10.4%下降到2018年的6.6%。经济增速的放缓对社会各业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招聘意愿和招聘数量逐步下降,这背后反映的是就业市场供需的失衡,也意味着求职难度的提高,“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常有发生。市场吸纳力与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差距,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与严峻挑战,而不得不成为“慢就业一族”。
(2)质量上的失衡
社会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不止体现在数量上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也存在问题,也就是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岗位所需的人才不对口,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力旺盛,但是高等教育更加偏重理论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能力,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在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也指出,高等教育法虽然基本上实现了有效实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高校对社会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不够,部分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脱离,使人才供给与需求无法对接,造成了毕业生“慢就业”的问题。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如今却面临着毕业生消极就业的现实问题,这除了与高校人才培养偏离市场需求有关之外,与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等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趋于形式化。前期授课辅导员与学生本人对课程不重视,临近毕业时才开始高强度培训,效果总是不尽人意。部分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缺失导致学生缺乏职业意识,没有早早地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在临近毕业时,意识和能力缺失致使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岗位,只能持续观望,造成了被动的“慢就业”。
还有部分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已经明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校期间只能借助学校寻找实习等机会。这类学生往往对就业指导有着强烈的需求。目前,多数高校均积极与各大单位合作设立实习实践基地,但却未能给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科学合理的规划,加之高校辅导员因自身缺乏相关实践经验,造成就业指导类的课程往往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引导,无法满足学生切实需求。
4.过度依赖家庭支持,缺乏职业意识与能力
现如今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渥,家长难免溺爱孩子,从小到大包办一切事情,这样助长当代青年人的惰性,使他们缺乏独立意识,在面临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上,由于家长对孩子各类事务长期包揽致使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性愈发严重,产生了对独立生活的恐惧。
由于缺少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及时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知,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无法找到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社会身份的转变没有足够重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择业与就业方向。
5.就业心理预期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差异
高校毕业生目前大多是“90后”,他们性格张扬又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更好的工作,总觉得下一份工作是更好的。但是缺乏能力的自信又容易发展成盲目自信,甚至自负。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对工作岗位期望过高,希望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还要求专业对口、未来发展前景好等,但往往好的工作要求更高,绝大部分工作岗位的薪资待遇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此外,在大学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不乏存在一部分不学无术的学生,这类学生临近毕业时能力欠缺却又好高骛远,找不到工作或工作无法满足预期的现实问题,导致他们产生逃避心理,加剧了“消极慢就业”的现象;更有一部分毕业生一味追求“铁饭碗”工作,只愿意参加公务员考试,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且毕业生也需要一段长期集中的时间进行备考,但这类考试及招聘竞争更激烈,最终能成功在公考中“上岸”的学生少之又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慢就业”的人数。
三、应对“消极慢就業”现象的策略
“慢就业”并非洪水猛兽,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治理很可能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此,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层面都应该面对挑战,积极应对,协同合作,共同缓解“消极慢就业”现象带来的危机。
(一)社会层面
政策要落地,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要想缓解消极“慢就业”的状况,就要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完善国家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就业保护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结合各地、各校实际情况完善发展就业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坚决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确保促进就业政策落到实处,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权益,为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做好青年就业工作,要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为他们走入社会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政府的宏观调控,要合理调配人才资源,通过政策、红利等条件引导毕业生向更需要人才的地方流动;促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扶持新兴行业的企业发展,对吸纳毕业生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提高中小企业吸纳人才容量;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引导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发挥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合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扫清市场环境的就业障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避免对“慢就业”毕业生的歧视,理性科学地看待这一现象,打造包容开放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
(二)高校层面
1.辅导员落实就业指导课程,注重学生需求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联系最为紧密的教师,除了要管理学生日常事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之外,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需求。在就业方面,高校辅导员要主动承担起学生就业指导的责任,重视这一项工作,自发自觉改善就业指导类课程落实不到位的现状,借助岗位优势,充分利用多方渠道了解就业市场的信息,为学生传达政策、市场信息,让他们能够获取更多的就业知识;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相处,敏锐察觉毕业生的心理变化,在必要时进行心理指导,引导学生摆脱恐惧心理、焦虑情绪,勇敢面对就业竞争与压力;定期举办模拟面试、职业规划讲座、就业沙龙等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和社会经验,通过宣讲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应对求职、面试的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加强企业、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
进入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社会对创新性、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辅导员要密切关注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企业、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要将学生需求准确传达给高校,积极推动高校走出“象牙塔”,贴合市场需求,主动与企业、用人单位对接,通过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改善人才供需失衡的现象;摒弃以往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创新的引导方式,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人才为目的进行学科设置,专业课程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就业资源方面,探索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到企业实地环境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能够时刻掌握市场的新要求、新变化,同时要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岗位,让毕业生能够在足够的实践经验中确立起未来的职业方向。
3.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重视职业规划
就业观念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辅导员要让学生意识到就业重要性,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尊重每一份职业。身处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虽具备成人的理智、逻辑思维能力,但是难免会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影响其就业与未来发展,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辅导员的帮助与引导,让学生在正确就业观念的指引下,充分利用毕业与就业之间的空白期,提升自我能力,增长见识,在慎重地选择职业之后更要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此外,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是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与个人性格能力等因素,根据自己的职业偏向,确定个人发展的最佳方向与目标,并为之做出努力。辅导员可在日常事务管理、谈心谈话中充分了解学生能力与性格特点,在尊重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形成清楚的认知,引导他们发现兴趣,开发技能;要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密切关注其就业动向,指导和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找准发展方向,走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道路。
(三)家庭层面
家长在缓解毕业生紧张情绪、引导积极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行走,这样在面对重大人生抉择时他们才有魄力和能力做出决定;其次,家长要注重孩子的特长、喜好等方面,引导孩子找准兴趣爱好,这样在选择就业时能够帮助其找准定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再次,不仅孩子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知,家长也要对孩子的能力有准确判断,避免对孩子提出过于严苛的要求,比如必须进国企、必须到北上广工作,更不应给孩子灌输“职业有高低贵贱”的观念,要引导其树立具有正能量的就业观;最后,家长开明,支持孩子选择“慢就业”,本是一件好事,但不能长时间地为孩子提供生活保障,助长其懒惰之风,要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其真正的想法,在必要时候积极引导孩子,指引孩子走向正确的就业路。
(四)个人层面
就业说到底关乎的是个人的前途与未来,除了外界各方面的帮助之外,个人也要重视这一问题。在生活与学习中,要注重培养独立人格,具备独立思考和果断抉择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学会面对就业的艰难,不能一味逃避,要在压力与竞争中锻炼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过硬本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个人兴趣爱好与未来发展方向;在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个人能力等指标进行理性评估,同时对工作环境、薪资等条件的要求要符合实际,合理降低心理预期,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培养抗压能力,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摆正心态;培养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就业形势的严峻,提早培养职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将自己锻炼成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取在“就业大战”中取得成功。
四、结语
“慢就业”是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高速发展下的新产物,如今“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我们要用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它,舆论不应大肆宣扬,也不能一味贬低。“慢就业”的影响有利有弊,“积极的慢就业”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开阔眼界,这样的“慢就业”应该被接受和理解;但“慢就业”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发展。要应对“慢就业”现象,需要家庭與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政策的落实、就业环境的开放,同时高校辅导员也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掌握就业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重视职业规划,社会多方力量的合作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力,邓阳.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探析及其对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5):93-99.
[2]李宁.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缘由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9(14):116-117.
[3]郑晓明,王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与治理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9(3):276-280.
[4]郑东,潘聪聪.大学生提速“慢就业”的服务策略[J].江苏高教,2019(2):81-84.
[5]徐丽红.以精准供给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J].教育科学,2018(4):55-60.
[6]鞠恒学.“慢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9(28):169-170.
[7]杨丽媛.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与对策[J].智库时代,2019(41):281-282.
[8]马永霞,马立红.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10):50-55.
[9]凌诚,高浩.高校大学生“慢就业”及就业指导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6):124-125.
[10]孟续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主要问题[J].中国劳动,2018(5):4-1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