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和学校认同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使用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法,对人格外向性、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关系分析探讨,结果发现人格外向性与大学新生的学校认同相关显著,但是与学校认同不显著,从而呼吁大家对于新生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的关注,帮助新生形成更有助于融入学校生活的人格结构,更有效地享受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格外向性;学校适应;学校认同
一、引言
众所周知,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会直接影响其大学期间和后期融入社会的身心发展,对其成年早期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关于影响学校适应的研究中发现以下因素会对个体的学校适应产生重大改变[1-3]: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质等,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现有研究表明主要的影响学校认同的因素有:学校环境、学术气氛、学校总体声望、校园人际关系等[4]。
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少许对于学校和社会的报复性行为,站在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来看,从大学新生的现状来调查其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是最适宜的时机。一所学校如果想要将学生管理妥善,那么对学生对于学校的看法进行了解是有必要的。人格特质是较为稳定的,相较于其他人格类型,外向性人格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国外研究表明[5][6],外向性高的个体易感受长时间的正性情绪体验,外向性、随和性高的个体睡眠情况显著优于低分个体。国内研究证明[7][8],人格外向性者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更能采取求助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拥有着更多的幸福感,对生活也更加满意。因此,研究大学新生的人格外向性对其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测量工具
1.外向性因素问卷
大五人格量表已经过历史的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选用的关于人格外向性的反映了个体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一共由12道题目组成。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
2.学校适应量表问卷
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的问卷来自于陈君所编制的学校适应量表[9],一共包括40道题目,四个维度分别为生活质量、学习环境、交往活动、情绪状态。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059,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
3.学校认同量表
对于学校认同量表的选取来自于丁力的大学生学校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5],在该学校认同分量表中题目总数量为20道,由群体认知维度、情感依赖维度、积极评价维度和自主行为维度组成。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43,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
(二)被试与数据采集
以高校的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据问卷星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发放网上问卷。在本次研究中共发放问卷209份,筛选后有效问卷达到187份,问卷回收率为百分百,有效率为89.47%。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大学新生人格外向性、学校适应、学校认同的描述统计
大学新生人格外向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40.65,SD=4.93),显示了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良好(M=155.73,SD=22.27),高于平均水平,同时显示了大学新生学校认同状况良好(M=69.37,SD=12.51),高于平均水平。
(二)人格外向性和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表1表明大学生的人格外向性状态同其学校适应及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显著相关,说明了人格外向性和新生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状态关系密切。
(三)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的相关分析
对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总体情况以及各自的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两者关系密切。
四、讨论
(一)人格外向性、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现状的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下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党和政府特殊年代下定出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和政府在教育新生代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一代的孩童更多地享受到了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号召素质教育和独生子女独享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在人格的健全的培养比他们上一辈人更为重视,故而在人格外向性维度上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同时如今信息高速发展,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自己所心仪的院校,综合考虑去确定将来的学习去向,对于学校的优劣在去学校报到之前心中就有了预设,故而在后期的学校生活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一点在学校认同和学校适应上会产生较大影响。而社交媒体的渗入,使新生能够以更加多彩的方式发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在群体成员的陪伴下更易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感受。总之,现在时代的背景特点决定了新生的人格外向性、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处于良好状态。
(二)人格外向性、学校适应、学校认同关系的分析
人格外向和学校适应相关密切,反映了在人格外向性维度上的高人格外向性和低人格外向性影响着新生的学校适应,这一点很好用实际生活的经验进行解释:外向的人更乐于去同外界打交道,去获得更多的社交資源,形成属于自己的同辈群体,在社交和同辈群体的影响下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也相应地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样在良好的学校适应的影响下,个体更愿意去敞开心扉,去积极培养自己的卷入社交的水平,从而达到促进人格外向性维度的提高。而人格外向性对学校认同不存在相关是因为学校认同更多的是受学校环境、学术气氛、学校总体声望、校园人际关系的四个因素的影响,人格外向性会影响人际关系。
五、结论
大学新生人格外向性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整体良好偏上,在情绪状态、生活环境、学习活动、交往活动四个维度上均高于中等水平。大学新生的学校认同状态整体呈中等水平,在积极评价、自主行为、情感依赖、群体认知上均略微高于平均水平。
大学新生的人格外向性同学校适应高度相关,虽然在该研究中人格外向和学校认同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人格外向性在学校认同的自主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学校适应和学校认同两者之间高度相关,在两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房超,方晓义,李辉,蔺秀云.大学生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204-208.
[2]安芹,李旭珊.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0):796-800.
[3]孟凡.大学生文化智力、人格特质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4.
[4]丁立.大学生学校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5][10]Co.win RD.Fergusson DM,Horwood U.Neuroticism in adoles-cenoe and the risk of psychot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hood[J].Psyehol Med,2003,33(6):1089-1097.
[6]Verduyn.PBIC.There 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neuro-ticismand aspects of trait affect[J].Perslndivid Diff,2012,52(6):664-669.
[7]张海芳,张志.女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59-62.
[8]郑雪,王玲,邱林,严标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05-107.
[9]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