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不断强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深化党的建设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探索建设良好党内政治文化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一、引言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上,习总书记将党的建设作为新时代伟大工程的论调,再次突出了现阶段我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
党内政治文化是推进政治建设的文化基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因此在完善和健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面首先要明确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前,学术界并没有直接对“党内政治文化”的研究,而是聚焦于政党文化、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等研究领域。但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后,直接研究党内政治文化的著作明显增加,在中国知网上以“党内政治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一共有204篇学术成果,从2017年的61篇到目前一直呈上升趋势。就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来说,由于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广义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概念,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自身长期的政治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特定政党制度成果和政治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政治心理与政治制度。第二种是狭义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概念,主要指政党尤其是政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活动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政治情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特指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当然,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不可否认的是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高度同质性的政治亚文化,它的政治结构取向是一致的,在党内政治文化中不允许异质政治文化形态存在,这也是保证党内政治文化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综上可以将其表述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有党员在学习党章党规和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高度同质的,积极、理性、健康、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首先,可以看出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設要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形势相符合。其次,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党员”,这里的“党员”不仅指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还包括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甚至包括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团员。再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客体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发展及其壮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党章党规为根本遵循,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系列优秀文化。最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高度同质的,积极、理性、健康、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挑战来自网络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我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在如此高的普及率下,通过网络学习和了解信息成为了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在现在信息传播发达的中国,有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幌子呼吁互联网自由,以此通过网络渗透,宣扬资本主义制度与价值观念,侵蚀我国国民的思想,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分裂中国的目的。在这种消极文化的不断侵蚀下,一些思想不积极、信仰不坚定的国民就很容易被这种消极文化“绑架”,使一些代表消极、落后、西化的价值观念的文化在网络上出现并影响着我国整个政治文化以及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从而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威胁。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它的主体。在总体上,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健康积极的,但还是存在一些与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背离的、消极的、负面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一些党员思想腐败、贪污受贿、拉帮结派、“圈子文化”及“码头文化”严重。这些党员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特权意识、官僚习气严重,在其位不谋其职,奉行“无为而治”,形式主义严重。第二,有些党员思想觉悟不高、党性修养不够,不认真做事、老实做人。有的党员则奉行“好人主义”,丢掉了党性、丢掉了原则,对一些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损害人民和党的利益的事情、现象视若无睹。这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极不负责的态度,这种消极文化极大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更是不利。第三,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部分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目前这一群体还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例如,我们党的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目标不纯洁,对党的党章党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认识,没有在思想上、行动上向党靠齐,向党内的优秀党员看齐。第四,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团员作为共产党的后备主力军,数量庞大,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还有一些共青团员思想认识不够、理性信念不坚定、是非判断能力弱,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受消极负面文化的影响,从而背离党,背离人民,这些共青团员们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例如一些腐朽消极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共青团员不加分辨,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不屑一顾,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种典型的文化认同危机是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极大障碍。
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路径
(一)加强网络管控,营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足以说明网络安全环境对建设我国政治文化和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性。首先,大力发展提高互联网核心技术,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提高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进一步保障国家安全。其次,国家政府要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正面积极引导。政府要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省时省事又大众的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新宣传方式,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及时发现网络上传播的不实或负面言论,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最后,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增强对网络的管控和监督能力。只有加强网络管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
(二)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党员建设,要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首先,旗帜鲜明地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章党规,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前进方向,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使党员在思想上拥护党,在行动上支持党。其次,要将党员的理论教育和本职工作相联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大党,不同的党员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针对党员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联系党员本职工作的职业要求,将党史学习、党课教育等融入其中,让党员切切实实理解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党员。最后,要抓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员干部作为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关键少数”,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发挥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上有绝对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依托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政治文化建设规律,落实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通过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其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党的“八項规定”“六大纪律”,关紧党纪党规的笼子,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五、结语
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以及经过党组织、党员等长久不懈的努力。我们要对建设优良党内政治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建设的过程是漫长曲折的,我们要有耐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党的生活,2017(1).
[2]吴灿新.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关系研究——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J].桂海论丛,2017(2).
[3]王卫兵.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