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婚姻和爱情作为意识形态,是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有关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逐步呈现出自由化、多样化、合理化的趋势,他们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向上的。但也有些大学生,因为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缺乏积极健康婚恋观的指导,又受到一些错误的择偶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在恋爱观的建构上存在着扭曲和偏差,对学业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扭曲的现状及其成因,面对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动机偏离、错置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感情功利化、爱情道德责任感缺乏等现实问题,提升高校在恋爱中的道德教育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其不利影响,促使大学生理性地把握情感。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念;现状;措施
一、引言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恋爱婚姻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婚恋观念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分析大学生的婚恋观规范性教育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明确提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婚恋价值体系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一)开放与传统并存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念反映了开放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共存,反映了大学生价值观行为价值观的矛盾。据调查,目前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谈爱情,但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普遍存在着价值判断方面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关于恋爱态度以传统的类型为主流,有些大学生认为他们恋爱的主要原因是“满足年轻人正常的身心需求”,少数大学生则认为他们恋爱是“为了建立一个单一的爱”,还有些大学生认为“坠入爱河是终身事件,必须谨慎”,其中女士对于这种观点的认识高于男生,这表明了大多女大学生对传统爱情的珍爱。另一方面,他们的爱情婚姻方向性并不强烈,婚姻信任度低。一些大学生认为“爱情不需要很长时间,只想拥有它”,其中男生比女生更赞同这种观点。这表明许多大学生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而是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享受,因此他们重视爱的过程,却忽视爱的结果,直接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不高。
(二)“才子佳人”式的组合仍然是理想的选择
现代大学生对于恋人选择大体上是才子与佳人式的匹配,这表明大学生在性别角色中的定位依然倾向于传统的类型。据调查,大学生情侣选择标准重视“人品”和“性格”这两方面,其中男性和女性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是人品,男性选择排在第二位的是性格、女性则选择了才能,男性选择排在第三位的是外表、而女性选择了性格。过半数的男性对女性将来的收入和职业并不在意,相反,约四分之一的女性认为对于男性未来的收入和职业非常重要,这表明在潜意识中“女人的浪漫依赖于男人的肩膀”这种想法从未被消灭过,男人仍将是家庭生活的中坚力量。从这些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伴侣的选择也是基于中国传统的伴侣选择标准:郎才女貌。
(三)婚恋观的概念正从“共白发”走向两性自由
现代大学生对婚姻的看法有较明显的差异,反映出现代婚姻对大学生束缚力减弱,大学生对婚姻的责任和忠诚心逐渐淡薄,他们的婚恋观正从“共白头”走向两性自由。当今社会,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人们的价值体系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性观念也受到影响。性观念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性和生育的相对分离的,性与男女的爱和情感相结合;追求性快乐已经成为现代性概念的第二次重大变革,大学生童贞的概念越来越弱。
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误区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
社會转变不仅带来了利益主体多元化,还引起了生活方式、行动方式及道德观念、价值观的相互冲突。此外,再加上过渡转型时期社会融合的滞后延迟,旧的观念和规范也越来越被大众怀疑,失去了以前的主导地位,而新的观念和规范仍然是脆弱和不完整的,未能成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在道德观念的交替过程中,导致了主流意识领域的空白状态,复杂多色的变化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迫使人们改变社会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导致许多不健康的道德价值观。新旧道德观念在过渡时期的多元道德评价标准,导致了大学生婚恋选择的混乱,社会约束机制的弱化也使大学生陷入了婚姻和爱情选择的困惑之中。
(二)学校教育的缺陷
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重视和研究,对大学生的爱情期望不高,教育精力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中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多数高校都对大学生的爱情问题采取回避态度,缺乏适当的教育和指导。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婚姻和爱情教育的内容相对滞后。在现有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中,婚姻和爱情教育的内容较少,也缺乏发展和更新。二是注重传统的道德观教育,但缺乏爱情方法、技巧和艺术教育,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于性的道德教育从初中到大学几乎都是空白的,没有开设系统性的性教育课程,使大学生依靠互联网、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获取有限的性知识,片面理解甚至误解西方的“性解放”和“性自由”思想,导致大学生庸俗性自由思想的流行,性行为超越了社会认同。
(三)家庭教育的异化
虽然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逐渐摆脱了对家庭的依赖,但家庭仍然是大学生生存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即使家庭对改变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影响不大,但大学生始终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关系很强,所以家庭对大学生结婚恋爱观念的变化依然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提高,却忽略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只关注他们孩子的文化知识,并简单地将家庭教育理解为智力教育,而对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少有关心,导致其人格等方面的缺陷,间接影响孩子的婚姻和爱情观念。另外,几乎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忽视性教育,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故意回避性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家庭性道德教育严重缺失。
四、建议和对策
(一)将婚恋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
我们必须正确有力地反对大学生婚恋观中的错误意识和行为转变,将符合社会文明的主流价值观传达给大学生。我们必须将婚姻爱情观作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婚姻爱情观中的人格表现,培养学生独立、理性、自律和责任的道德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婚姻与爱情观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感,使学生在解决婚姻与爱情问题上更加理性和负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