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策,也是国家制度不断创新的重要体现。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学生村官现状是我国广大地区大学生村官目前状况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还存在对其职责认可度不高、归属感不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存在障碍;部分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对此,需要不断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通过严格选拔培养、建立有效竞争机制、完善岗前培训等方法去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宁蒗彝族自治县;长效机制
一、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
从2008年宁蒗县招募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到现在已经走过11年的时间。在这11年的时间里,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宁蒗县委和县政府下达了多个文件来鼓励和支持这一计划,由此可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于这一计划还是持积极的态度的。据宁蒗彝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负责管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陈副部长介绍,县委和政府不仅多次下达相关文件,从待遇上、地位上、发展上给予大学生村官便利,同时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去规范这一群体,使它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他们通过“四个着力”来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具体如下。
(一)着力抓好管理,尽心履职
第一,建立大学生村干部档案,制定了《宁蒗县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规定》,用来规范大学生“村官”的言行。第二,实行三级联系培养制度。为每位大学生村官确定了县、乡(镇)、村三级联系人,使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融入基层、融入群众,更好地服务人民。第三,实行严格的请销假制度。采取措施,杜绝截留和借调“大学生村官”到乡镇工作现象。第四,在网上建立联系,开通了大学生村官QQ群、微信群,加强了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工作联系。
(二)着力抓好培训,提高个人素质
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引导大学生村官安心到农村基层锻炼、到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着力搭建关爱平台,在安心基层中回馈社会
第一,在待遇上关心。按照相关规定为大学生村官落实了待遇,并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三险”,使其免去后顾之忧。第二,在生活上关爱。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谈心,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系列活动,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了他们与干部们的联系。积极与县总工会、团委及妇联等协调,为大学生村官争取创业贷款名额。
(四)着力抓好考核,工作中认真负责
第一,考核奖惩。对大学生村官实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聘期届满考核等。把“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走访农户等形式进行考核,根据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情况综合评定结果。第二,民主考核。对大学生村官的政治敏锐性、工作能力、致富能力、大局意识和群众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由村民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
二、目前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困境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自从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认可度不高,归属感不强
这里的认可度既包括大学生村官对这个工作的认可度,又包括村委会干部和全体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度。
首先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对这个工作的认可度。以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部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不是特别高,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一般没有正式编制,目前大学生村官编制只是临时的。该县对大学生“村官”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为两年,可以连任但不超过一届。二是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交通落后。大学生村官大多在农村基层工作,各方面条件艰苦,有的还在偏远的山村,需要走路才能到达。三是待遇偏低,大学生村官每个月的工资为1 500元,这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不太能接受的,因为这点钱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很多大学生村官正处于成家阶段,所以压力较大。四是专业不对口。该县的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大学里学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不对口,具体工作还要慢慢学习。
其次是村民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度。大学生从学校毕业,抱着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来到农村基层,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点成绩,获得大家的认可,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农村根本得不到当地人们的信任,有些村干部觉得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只是短期的实践,对他们不太重视,只让他们做一些打雜、打字扫地的工作,根本接触不到真正的农村,难以体验国情。有时候还会被村民所误解、冤枉,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导致来时的满腔抱负化作一江春水。
(二)缺乏工作经验
大学生村官大多都是刚刚走出象牙塔,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必要的社会阅历,缺乏对农村社会的了解,缺乏扎根艰苦地区的思想,与人沟通,调解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面临工作难以深入的问题,由于农民不了解他们,所以他们要与农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就很困难,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进入村子内部。”并且大学生村官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到了农村就可能不切实际,不能起到作用,这对于刚毕业心高气傲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这要求大学生村官们要放下架子,从头一点一滴的学习,才能逐步适应农村生活。
(三)交流和沟通存在障碍
首先是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这一问题在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较为突出。如宁蒗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各个乡镇所聚居的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语言,到现在还有一些地区的人们不会说汉语。比如,宁蒗目前所使用的主要语言有汉语、彝语、纳西语、傈僳语、普米语等。虽然招聘条件上明明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学生村官经过岗前培训须过基础少数民族语言关,测试不合格的不予聘用的条件,但是来自于城市、外地的部分大学生村官还是存在语言障碍。部分大学生村官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方言,这些大学生“村官”面对跟不同民族的村民打交道的时候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担任村干部的大学生村官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这对于开展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由于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同,大学生村官和当地民众之间在情感交流和工作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以后,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和不同价值观的原因不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少数民族地区还会存在宗教信仰的差异,这导致大学生村官很难真正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不能很好的开展工作。
三、我国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路径
大学生村官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政策的持续性,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突破在政策和法律上的障碍。当前我国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在于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只能参考中央几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几个文件,其缺少制度化、科学化的刚性规定和操作依据,使得这一政策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滞后。具体来说,结合宁蒗彝族自治县的实际,如何让这一政策更具活力,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选拔,用心培养,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素质
大学生村官作为中国最基层的“官”,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在选拔过程中要突出一个“严”字。从高校方面来说,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要针对农村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关于农村生活方面的课程,合理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社会实践教育,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开展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农村基层的工作。从地方来说,严格按照中央每年选聘计划,做好面试工作,严格体检、公示等工作。要切实把学历高、身体健康、理想信念坚定、学习实践能力和工作认真负责的大学生吸纳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来。
(二)不断完善岗前培训机制
由于大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农村的具体实际存在一些的差异,因此在正式工作前需进行严格的培训。对此,一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制度。使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农村基层的工作环境,做好角色的转换;二要抓好岗前培训。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岗前教育,通过对村情、法律的学习,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水平。三要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优秀村庄进行现场学习,学习别的村庄的优点。要帮助其尽快熟悉农村当地的情况,增强在农村当地工作的信心。与此同时,乡镇党委要抓好经常性培训教育,开展业务培训,加强他们在农村业务知识和具体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提高他们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他们扎根在农村的信心。
(三)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怀,使其心有所属
作为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涉世未深,初到基层,人生地不熟。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直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难以适应。笔者采访了几个从昆明来宁蒗县做村官的大学生,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许多疑虑:当地干部和群众能否接受自己?自己能否做好这份工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刚到农村不久的大学生村官们。对此,笔者认为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干部应该尽量营造出一种温暖祥和的氛围,缓解大学生村官的压力。对此,要重点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欢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使大学生村官感到受尊重,使其迅速找到存在感,例如村里可以在村口打出欢迎横幅,或者村民们集体出来迎接;民族地区则可以按照少数民族传统习俗来欢迎,以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显示出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同时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地方,应派村委会主要领导陪同其参观,向其介绍村子的大致情况,使其更快适应生活。
二是在生活上要给予大学生村官必要的关怀,按照统一标准,安排食宿。乡镇领导要充分了解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状况,了解其家庭困难,并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补贴,让他们感受像在家里一样的温暖;同时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的政策,保证大学生村官工资及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四)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
要构建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考核实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聘期届满考核等,由乡(镇)负责实施,在考核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考核,可以起到激励作用,让村官们认识到在农村工作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走走过场,要对在考核中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以此激励大学生村官们,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要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竞争淘汰机制,不断通过竞争,去完善这一政策。为基层农村培养一批特别能吃苦、会做事、乐于奉献,经得起实践考验的优秀大学生村官。
总之,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我们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当前,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提供方便。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尊重人民,心系群众,在服务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赢得他们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政策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造福全社会!
参考文献:
[1]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刘国中,朱国云.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来自江苏的经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尹德志.大學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以四川省为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4]崔家新.大学生村官动态退出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25):12-13.
[5]马德峰.大学生“村官”基层角色定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1):70-74.
[6]程毅.困境下的突破:大学生村官政策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上海市X区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79-8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