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大量聚集于非公组织。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基于非公组织的特点和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要求,共青团凝聚非公组织要注重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可从党建带动凝聚、组织体系凝聚、服务平台凝聚、骨干队伍凝聚4个层面加强路径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非公组织;路径
一、共青团凝聚非公组织青年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党联系青年群众的需要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政党联系群众的机制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政党执政的稳定性。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情境下的“执政党—民众”联结指中国共产党依托其自身和外围组织直接或间接与民众建立关联纽带的行动、机制、过程、策略及其联结的体系和状态。要实现实质性关联,除了政治动员和组织建设以外,还需要各方持续性积极参与和良性互动,实现制度化的联结机制、良好的政治沟通和协调的共同行动。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共青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关键是抓住3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
(二)适应青年聚集方式变化的需要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城镇化深刻改变着青年的流动、分布和聚集,对共青团改变简单对应行政区划设置组织、平均配置工作力量的传统做法,构建覆盖有效的新型组织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青年大量聚集于非公组织,本文仅以青岛为例。根据2017年青岛统计年鉴可知,2017年全市单位就业人员人数321.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数35.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0.92%;集体单位就业人数4.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43%;其他所有制单位就业人数281.7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7.65%。非公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占比可见一斑。
(三)落實团中央“全团大抓基层”的需要
共青团十八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全团大抓基层”的理念,团中央第一书记贺军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方面,不少基层团组织是建起来了,但工作迟迟开展不起来,成为了仅有统计意义的组织;另一方面,农村、非公企业等领域由于没有组织或者组织不健全,什么实质性工作也不开展了。”由此可见,非公领域团建是团建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二、共青团凝聚非公青年现状
(一)团干部常态化联系部分非公青年
依托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畅通联系渠道,线上实现良性沟通和互动,线下通过活动和服务满足青年需求,增强联系黏性。
(二)非公企业实现共青团组织全覆盖尚有较大空间
非公企业团组织数量不断增加。2010年初,为提升团组织的覆盖面,共青团大规模推进非公团建,非公企业团组织数量大幅上升。其后,共青团在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中继续探索建立团组织。目前,从智慧团建推进的角度看,多数地区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民营企业500强团组织稳步推进。非公企业团组织数量绝对值不断上升,但因非公企业数量庞大、业态灵活,仍有较多非公企业尚未建立团组织。
(三)已建非公团组织组织力参差不齐
已建非公团组织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团组织活力充沛,推动企业发展。表现为: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程度高;在为企业留住青年、凝聚青年、丰富企业文化生活方面作用突出,受企业领导和青年认可程度高;助推青年成长成才效果突出,青年人才大量涌现。第二类,团组织建设不规范,活力不足。表现为:团组织班子配备较为健全,但制度建设不够规范;宣传阵地和活动场所相对缺乏;独立自主设计活动少,配合参加活动多。第三类,团组织仅有组织架构,活力较差。表现为:团组织仅以组织建构的形式存在,负责人流动快,活动少,影响小。团中央出台了《新时代团的组织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2年)》,依照文件后两类非公团组织是整理整顿和规范提升的重点。
三、新时代共青团凝聚非公青年的路径探索
贺军科同志在共青团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正确把握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的辩证关系,做到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把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团的基层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方法。在以往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倾向,就是先把团组织建起来,接着再慢慢把工作干起来。”“全团在大抓基层的过程中,还要回归传统,先开展工作,再建立组织,只有这样建立的组织才是有根的组织,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到,在某些领域即便短期内还建不了组织,但是只要有需要,团的工作还是要尽可能覆盖。”这为新时代共青团凝聚青年明确了方向和方法,即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共青团可从党建带动凝聚、组织体系凝聚、服务平台凝聚、骨干队伍凝聚4个方面探讨凝聚非公青年的路径。
(一)路径之一——党建带动凝聚
共青团是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目前,非公企业党建正在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这为非公团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为此,共青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非公企业团建水平。首先,推进组织覆盖。随着非公党建的深入,及时跟进建立团组织,确保对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符合建团条件的实现团组织全覆盖。其次,推进政治引领。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非公党组织的政治建设为共青团在青年中宣传和贯彻党的主张开展政治引领提供了方向、方式、方法上的指引。最后,推动阵地共建共享。通过共建、共享党团活动中心开展阵地共建;通过共同组织活动,开展活动共建。通过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有效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党团组织在非公企业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二)路径之二——组织体系凝聚
即通过建立条块结合、多重覆盖的立体化团组织体系,提升非公团组织的组织力。
1.创新形式,灵活设置非公团组织
根据非公企业的特点,探索多种渠道建立团组织。比如行业建团、园区建团、楼宇建团、商业街区建团、品牌依托建团等多种方式建立非公团组织,力争在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实现组织覆盖。
2.区域化团建破解非公团组织难题
通过建立区域共建委员会,整合统筹资源,实现区域内团组织的横向联合,破解非公企业团组织难题,提升组织力。整合区域内与企业相关的卫生、质检、税务、金融等政府职能部门团组织、非公团组织,建立沟通平台,破解非公企业生产发展难题;整合区域内团组织中青年需求,设计服务项目,满足青年多样化的需求,破解非公企业服务资源、服务载体有限难题;建立区域内团组织的交流观摩,激发思路,破解非公企业团干部能力不足难题。
3.满足共青团引导的外围青年组织补台需求
相较于传统领域,非公青年在教育学习、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需求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基于理念、地域、行业、兴趣等建立的青年组织因其灵活的形式能满足青年多样化的需求。共青团通过对此类青年组织的引导与合作,间接联系服务凝聚青年。
(三)路径之三——服务平台凝聚
“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是共青团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线上大型互动社交平台,以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是共青团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线下阵地依托,向所有的青少年免费开放,由共青团运行管理的公益性服务“门店”。“青年之家”打通了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共青团在青少年身边的有形化、日常化。作为当前共青团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两大平台,二者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共青团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结合。
1.在联系服务中推进工作覆盖
通过“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倾听青年呼声,了解青年需求;青年之家针对区域内青年特点,确立服务内容,开展项目化运作、品牌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直接服务包含非公企业青年在内的各类青年。针对性的服务提升了青年之家的口碑,传递了党的温暖,树立了共青团的形象。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共青团凝聚了越來越多的青年。
2.在联系服务中推进组织覆盖
青岛城阳区团委在青年之家建设过程中,注重需求导向,分类建设,划分乡村振兴青年之家、创新创业青年之家、社区服务青年之家、企业园区青年之家4个类别。比如青岛天安数码城青年之家,是创新创业青年之家之一,通过针对性强的服务,最终赢得了企业对共青团工作的认可,成立了青岛天安数码城团支部。众多团组织在服务中密切关注参与青年情况,通过访谈等及时了解青年所在单位的团建情况,及时调研、排查、跟进,对尚未建立团组织的非公企业开展走访,深入了解情况,厚植共青团根基,推动条件成熟、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有效实现了工作覆盖与团建覆盖的良好结合。
(四)路径之四——骨干队伍凝聚
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共青团要通过多种手段帮助非公企业团干部或青年骨干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内生动力。
1.优化团干部配备
部分非公企业在团干部人员安排上过于随意,导致部分团干部存有临时观念、缺乏工作主动性和事业心。上级团组织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非公企业选拔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对青年有感情、善做青年工作的优秀青年担任团干部。在负责人出现流动后,要及时指导团组织推出后备人选,保障团组织正常运转。
2.注重骨干培养
注重在工作覆盖中发掘、培养青年骨干,并通过组织格局创新等渠道将青年骨干纳入团的组织系统,畅通上升通道,更好地发挥在青年中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
3.加大面上的培训力度
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要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促使他们转变认识,更好地开展青年工作;促使他们提高服务本领,以针对性强的服务满足青年需求,用非权力性影响力凝聚更多青年。
4.加强点上的指导效度
通过派遣团建指导员等方式,深入非公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指导,提升指导针对性。青岛共青团在多年团务指导派遣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推进指导扁平化。建立基层团组织与团校专业教师的直接联系机制,灵活采用多媒体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缩短等待时间,提升指导效率和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苏建.转型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