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西方多元思想和理论不断传入中国,中国也开始了对道路的不断探索中,最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我们走向了前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广袤的中国生根发芽,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我们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所需要的,并且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完美的契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契合点
近代以来,中国对道路进行不断探索,无政府主义、君主立宪制等等我们都尝试过,但是都没有成功,最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我们走向了前方,这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完美的契合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人的社会性与中国传统的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论的主要对象就是人,这里所说的人都是在社会发展史上真真切切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代表。马克思将人这个概念总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社会属性,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就人的自然属性来讲,马克思认为人类和其他的动物一样,都有自己作为生物的本能。但马克思不但从自然层面来阐释人的自然属性,还从人类对于社会的需求层面探讨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出于人类的天然需求,人类需要劳动,而因生活和生存所迫而进行的被迫劳动,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最不同的一点就是跳出了人的自然属性,从人类的社会属性中来界定人性。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来说,它也肯定了作为自然人我们的基本需求所在,但更提出了人类欲望的无穷尽,这边有了凡事都主张大家要适度,要有节制的中庸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类似的是其都重视作为社会人的社会性。中国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这是对人的抽象概括,但中国哲学则认为人的品性、品格是社会关系调试的结果。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其所提倡的各方面的教育,都属于对“习”的规范和约束,都是针对后天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展开的教育。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仁智的事在人际交往中要有仁心、有爱心;义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要“尊贤”;礼是指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有章法;智是指在处理事情时要明辨是非黑白;信是指与人打交道要实在,表里如一。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社会人仅仅只是各种相互交叉、相互交叠的社会关系的综合,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在马克思的社会人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社会规范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两者之间达到了一个互补的作用。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如果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加以更新和转化,那将对现在的社会人所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更好的礼仪大国。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知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所持有的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要从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来进行,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到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人的意识也会对事物的推进起到一定的改造作用。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实践在沟通理论与现实转换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其认为理论不应该只存在于学术讨论当中,也不应该只存在于理论的层面,这样的理论是无用的理论,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改变现实,对于现实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是鼓舞生活在社会底层、保守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人们鼓起勇气奋力进行抵抗的理论,是为广大穷苦百姓争取解放和独立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接地气”的文化,是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紧密结合的文化,但其中缺乏具有思辨的本体论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就避开了我们非直观感受到的事物的解释。西哲中将世界区分为现实世界,即可感知世界,以及不可感知的理念世界,并且将理念世界认定为世界的本源。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可感知的世界则排在第一位,两者具有明显的不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一致性。
正如我们所熟知,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之上,基督教得到了推进。马克思与以往哲学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辨的哲学不应该只停留于思想理论层面,在现实的世界之上也不应该有一个宗教国,在各种宗教里展现出来的矛盾,都出于我们的现实世界,是我们现实世界所面对的问题,因此这些矛盾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到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知行观事相对应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知行有过很丰富的解释,如知行合一等。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两者都是对现实社会一种观念上的指导,具有内在统一性。当马克思主义传过來以后,其实践观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发展的重要思想。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也和马克思主义中所持有的民众观有吻合,他们都持有的观点是历史来源于广大的民众,因为有了民众,才有了历史。我们的文化里在很久以前就总结出了广大的老百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还有孟子所倡导的“民无恒产则无恒心”之说,无不强调了民众对于维护政权稳定所发挥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所持有的观点是要想推进社会的前进,不仅仅需要既有的社会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向前迈进,还需要广大的百姓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思想都给社会事业的建设指明了一个前进的道路,那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大同与公有制
马克思所总结的无论什么形态的社会其发展阶段一共分为五个,即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确定了唯物史观,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划清了与循环历史论的界限。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的变化,不同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了社会发展所在的阶段,决定了社会的走向这个重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受生产工具影响,生产工具的改进不受人的意志影响,而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想要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必须要对生产关系进行及时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前进。在生产关系的分析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对其性质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在实践中,我国在1978年就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进行调整来时应当是我国的生产发展水平。马克思所持的观点是社会不管处于哪一个阶段,所有制关系都离不开公有制。在原始社会是公有制,在现实社会的不同阶段也应该是公有制的。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思想是对黑格尔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总结,他们所认同的是社会的发展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且在曲折中不断否定自己而得到进步。而在这个层面,与我们“大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礼记礼运》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其中所提起的“天下为公”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有内在的统一性,正是这种统一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可以在中国进行传播,使得中国民众可以很快接受他的思想和理论,其共同表达了追求美好社会形态的愿望。
四、按需分配与禁欲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论述中,明确的表示生产资料应该归社会共同所有,而非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来达到我们所追求的财富在全社会内实现公平的分配,其持有的观点是公有制应该按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有两个重要的基础,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和人类精神境界极大的提高。马克思的这种理论受到了两个挑战,首先反对者认为人是欲望的动物,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并且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其次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并且不可能达到所有人的要求,因此这种分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是不会实现的。但是这些反对的声音忽视了按需分配理论的两个重要基础性条件,特别是在人的高层次上所提的要求,既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倡导的文化与我们传统文化中所提出的禁欲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带有理性主义色彩对人的精神层面的要求,主張人类面对生物本能的过度需求和欲望要有所自我克制。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基于禁欲基础之上的儒家文化,与现在我们所接触并受影响的鼓励消费和及时行乐的价值观念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马克思表述的按需分配,从根本上来讲是对人类物欲的满足,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是对物欲的节制。马克思明确地表示要想达到对财产的绝对占有,不能只简单的废除私有制,简单的废除私有制不是共产主义的表现,持有这种观点甚至根本达不到私有财产的那种水平。根据这些论述,总结起来有两点:首先,财产的所有制是一种观念上的所有制;其次,观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首先要达到财产私有制的水平,然后才能超越私有制以达到公有制,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和跳跃的。如果在还没有达到私有制的水平就强调平均主义,是无用的;私有的观念更多是倾向于明确个人所需和不所需的问题;当达到超越私有水平的阶段,则是不用一直所有财产,财产的分配应该是归所有要者。因此,马克思所倡导的公有制不是简单的财富归于谁的问题,而是将所有的财富进行社会共享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人类追求的不是财富形式上归于个人,更多的是在社会中可以毫无阻碍的流通,达到财富共享,这样才是真正的“占有财富”。反过来讲,如果在马克思的按需分配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禁欲,可以帮助人们在精神层面进行提高。并且,马克思也承认要想实现公有制,不仅需要物质的极大丰富,还需要精神层面的丰富,就是需要确定公有制的观念。而要确定这种观念,就要超越私有观念,如何来超越私有观念,那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禁欲”相结合,找出其中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出版社2016年版.
[5]徐大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讲录[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