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州缅茄雕刻技艺的当代发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7060
赖芷菲

  摘 要:高州缅茄树自古“中土无双”,缅茄雕刻工艺品自从其诞生以来就成为了收藏家、鉴赏家所喜爱的工艺品。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文献参考的方向,以小处见大处,主要对高州缅茄雕刻技艺的当代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高州缅茄雕刻技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缅茄雕刻;高州;雕刻艺术

  一、缅雕的起源及其技艺的发展

  1885年,高州县城南华路的一位民间艺人彭学元发现高州的一棵缅茄树所结之籽体质圆润,顶部突出较长,角质有光泽、纹理细密,质地坚韧,俗称“蜡头”,可供雕刻,拥有潜在的工艺价值。利用缅茄树籽作为素材进行缅茄雕刻,这便是缅茄雕刻技艺的开端,我国缅雕的起源便来自于缅茄树的生长之地——高州。缅茄雕刻作为一种供人欣赏的工艺品,对雕刻者的雕刻技艺有着严苛的要求,讲究一刀功夫,一气呵成,历来为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

  在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高州视察时,在参观了这棵珍稀的奇树、听完当地的介绍后,曾当面指示“不要让它断子绝孙”。建国以来,林业科技工作者采用温水浸种或人工去蜡沙土培育等各种方法繁育了少量缅茄树苗。

  在历史的长河中,缅茄雕刻一路走来,熬过了一开始的艰苦,迎来了一段辉煌时期,如今却迎来了更大的考验。缅茄雕刻技艺被人们淡忘,受重视程度明显减弱,能够坚持学习这门技艺的少之又少,这或许是当今社会浮躁风气的指引,又或许是当今人们缺少当初工匠人的专注耐心的精神,使得缅雕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二、缅茄雕刻技艺在传承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

  缅茄雕刻技艺所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传承人的使命感缺失,上一辈人们没有一种要把传统技艺传播出去的使命感,导致下一代的人们很少通过长辈了解到关于缅茄雕刻的信息。缅茄雕刻技艺就呈现出一种封闭的状态,当传承人本身就没有要传承发展缅茄雕刻技艺的想法和抱负的时候,缅茄雕刻技艺自然而然就灰出现传承的缺失。

  (二)政府以及社会宣传力度力劲不足

  通过统计问卷数据发现,许多人对于缅茄雕刻技艺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其中表示“仅仅知道而已”所占比中最大为53.8%。对此表示“清楚,且有深刻的了解”的比重仅占5.7%。而对与缅茄雕刻技艺表示完全不清楚的人数比重竟然达到40.51%。而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就是宣传力度的不足,从另一项问卷数据统计我们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在了解当地居民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缅茄雕刻技艺的问卷数据统记中,我们发现,在了解缅茄雕刻技艺的少数人中,只有不到40%的人是通过传媒途径了解到缅茄雕刻技艺的,这就侧面印证了当地政府对于缅茄雕刻技艺的宣传力度不足。

  三、对保护措施的评价

  对于当地政府保护缅茄雕刻技艺的措施,缅茄雕刻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張俊雄先生如是说:“政府是有重视的,但还没到位。因为我们是历史文化名城,却拿不出什么来展示。”

  当地政府其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视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重申报、轻保护”的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管理以及市场培育不足、宣传不够以及市场开拓不足的工作行为上的偏差;经费不足、人员配备不齐的工作保障上的落差。

  四、缅雕的复兴之路

  (一)着力点——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靠销售电脑雕刻缅茄籽和转卖缅茄雕刻工艺品营生二十余年的杨女士如是说:“我们一般是熟客关顾,雕刻缅茄是很难出手了。另外还要购买电子机器,这个使用时间不长,大约每个1000分钟,如果坏了,只能购买新的,无法维修。”

  尝试将传统手雕缅茄籽工艺与电脑雕刻、机械雕刻结合在一起是为之有效的途径。传统缅茄雕刻技艺中所包含的技术是纯手工的技术,它所需要的不仅是雕刻者在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后掌握纯熟的技艺,同时还需要具备对此技艺的热诚和专心,这是因为每一个步骤中所包含的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巧妙的融合。在缅茄雕刻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对技术有熟练的掌握,而且要具备细心和耐心,而这些恰恰是现代技术所缺少的。现代技术大部分都是工业化的生产制造,只需要按下机器上的按钮就可以根据之前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主生产,尽管制造出来产品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却缺少了传统缅茄雕刻技艺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情怀。也正是如此,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产品无法像传统缅茄雕刻技艺工艺品一样充满感情色彩。因此,现代技术尽管可以快速地制造出大量产品,但仍然需要借鉴传统缅茄雕刻技艺制作技术中所包含的人类独有的感情色彩,因为这些都是无法由冰冷木呐的现代化机器所替代的。

  (二)突破口——联合当地其他手工艺共同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加强与重视,为农村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玲琅满目的机器制造品感到厌倦,开始反思工业文明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艺术化的生活,因而对传统工艺品有着重新的认同,这给农村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实际上,玉雕、石雕、木雕等在高州有相当高的市场配额。缅茄雕刻与上面所提及的雕刻技艺有着微雕与大雕的区别,但都有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倘若缅茄雕刻能够联合当地其他手工艺共同发展,如开发微雕四件套(玉雕、石雕、木雕、缅雕)作为高州的旅游纪念品等;同时缅雕手工艺者也学习其他雕刻的手艺,如此也可通过雕刻其他工艺品而维持家计,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缅茄雕刻技艺的延续。

  (三)依赖点——政府、社会的宣传

  在本小组进行实地考察时有幸采访到高州市文化馆冯智军馆长,他如是说: “缅茄雕刻这一项非遗项目主要是采取抢救和保护工作,另外这个传承发展和宣传工作不能只是把瑰宝藏在文化馆里面,而是要把它推向社会。针对这一方面的话,主要是把非遗项目引进校园活动,包括大学、初高中以及小学甚至幼儿园。尽最大的力量把非遗展演的有关文化宣传工作做好。会通过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主要的媒体是以高州电视台、高州新闻、阳光论坛以及大众论坛为主。其实我们很欣慰每年都有大学生社会实践队积极地进行相关研究,很需要年轻人积极参加和学习。我们也会非常支持的!”

  高州市委政府文化局苏科长也据实说道:“我们每年都会向外推广非遗项目,而且每个时期宣传不同,我们都要侧重点推广,但具体的工匠精神这方面的工作还没开展过的。”而在街访中,大部分的群众却反映平时并没有看到政府和社会对缅茄的宣传,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和社会的宣传仅局限在一小部分人群当中。因而应重视政府在保护宣传缅茄雕刻技艺中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的辅助作用。启动保护试点及成果编纂、举办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强化地方政府构建保护体系的自觉意识以及筹措资金的主体意识,落实基层传统文化保护机制,促进农村传统技艺尤其缅茄雕刻技艺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保护与传承的思想意识,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加快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创建协会,如缅茄雕刻技艺协会或高州非物质遗产保护协会等,同时设立形式多样的、灵活运转的传习场所方便传承人讲座、讲学。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站、公众号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高州农村传统技艺以其协会与传承人,提高协会与相关传承人的社会知名度,提高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应聘请或联合专业手工艺者加大对协会会员的培训力度,同时组建并引导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两者相辅相成,为工匠精神与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作一定的保障。

  (四)借助点——企业和电商的参与

  保护传统技艺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通过相关人员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最后共建农村传统手工技艺。在共建的基础上,家庭作坊、政府部门、村里年轻人、企业公司、消费者都参与到技艺的保护中,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得缅茄雕刻技艺的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共建后的成果是共享的,相關人员在共建的过程中都能获得各自的利益和需求。

  缅茄雕刻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俊雄先生也授权给中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让其在电商平台售卖自己创作的工艺品。传统技艺大多扎根于基层农村,在一定意义上,他们也算得上农村工业。对此,也需要企业和电商以及各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为工艺品公司或工厂在农村的兴建创造有利条件,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并保护缅茄雕刻技艺,从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芳芳,郭荣茂.协商参与:农村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以福建省永春漆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9).

  [2]宋先桃.弘扬工匠精神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J].中国培训,2016(15).

  [3]王寿斌.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与培育传承[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4]李建.高州缅茄古树传奇[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3(3).

  [5]张钊.高州缅茄雕刻[J].广东史志,1994(3).

  [6]张伍.艺术家向高州博物馆捐赠缅茄雕刻作品[N].茂名日报,2016-6-30.

  [7]孙莉.现代技术条件下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8]佟玉权,马鹤丹.社区参与——促进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之关键[J].乡镇经济,2009(12).

  [9]道客巴巴.关于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调查报告[EB/OL].(2013-01-07)[2019-12-01].http://www.doc88.com/p-7184318182870.html.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