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逐渐进步与发展,微信朋友圈正日益成为现代人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拟以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为出发点,来着重分析微信朋友圈中的“点赞”行为,同时在此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帮助引导人们更加合理的使用微信朋友圈。
关键词:戏剧理论;微信朋友圈;点赞
一、引言
微信(WeChat)是在2011年1月21日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務的免费应用程序[1]。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截至2018年3月,微信平均日活跃用户达6.89亿人[2]。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借助微信平台来分享自己的日常,微信朋友圈中的晒、转、赞、评逐渐成为了人们使用微信的常规操作。
戏剧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于1959年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戈夫曼将人生比做演戏,而社会就是舞台,他人就是舞台下观察表演的观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就是一场场戏剧表演[3]。在人们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采取言语行为去使自己获得正面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因而每个人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会适当利用一些特定的方式与技巧来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点赞”是起源于互联网,最初意味着通过点击按钮表达自己的认同关注和赞美。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这个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在发生变化。个人通过对微信好友所发内容进行点赞这一行为来表明自己对发布内容的认可态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好友们展现出一个经过修饰之后的理想化的个人形象,这种展示自己并且试图控制自我在他人心中形象的行为,契合戏剧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通过“点赞”行为塑造自我形象,即表演者,而好友则为观看表演的观众。
二、“点赞”内容分析
(一)主动型
主动点赞是个体内在情绪的表现方式之一。例如,某个好友发布了某一条消息,“我”觉得很不错,此时的点赞行为是我真实的情感表达,因而“我”会选择在她发布的朋友圈里主动进行点赞,表明我自己的态度。
1.礼尚往来赞
在自己的微信好友发布了新的内容之后,很多人会本能的进行点赞。与此同时,用户与其好友可能维持着一种“你来我往”式的行为契约。在这一来一往的过程中,无形之中稳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一些新加的好友,彼此之间还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双方又渴望进行进一步交往,在这种时刻可能会通过互相点赞的这一行为来提升加深交往的可能性。
2.感同身受之赞
当下朋友圈的内容分享会更加的生活化,用户会将自己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发布在上面。这时候的点赞意味着“我”对“你”发表的内容深有感触。例如,朋友圈时常有人发表工作、学习压力之大,或者突然感慨校园生活的美好,这种时刻除了会点赞之外,更有可能还会进行延伸评论。
3.送上祝福之赞
当朋友圈的好友发表的内容包括了生日、结婚等非常有意义的时刻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看到相对较多的点赞数量。在这种特殊的日子里,多数的用户都会毫不吝啬的为好友赞一赞,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
4.恭维上级之赞
通过点赞来恭维上级,或者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上级的关注,也是朋友圈点赞的一种常见的行为方式。例如,上级分享自己的日常或者是子女的时候,可能会引发下属的集中点赞,甚至是评论。
5.“点赞党”
“党”是继“族”之后定义网络族群的标签,常见的有“标题党”“点赞党”和“剁手党”[4]。对每一条动态进行点赞是“点赞党”的职责,他们的点赞行为可能仅仅只是习惯。英国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快感就是“为对那种觉得想要或使人满足之物的预期与欣赏”[5]点赞就是一种获得快感的途径,用户借助“点赞”这一行为,实现情绪宣泄、自我满足的目的。而“点赞党”也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身份认同,努力不被群体孤立。
(二)被动型
就被动型点赞而言,被动点赞的目的是维护个人所处的圈子。在被动型点赞的分类之中,最值得为我们多关注的就是“集赞”。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在朋友圈进行营销,类似于“集赞领优惠”行为比比皆是。用户通过分享一定的内容到朋友圈,让好友为其进行点赞,等到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赞之后用户就能够得到商家提前承诺过的产品优惠,这是一种情感裹挟的方式,它在不断消解着彼此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三、点赞原因分析
(一)文化因素
“赞”顾名思义,就是赞美的意思。一个小小的点赞的行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意,同时也为彼此的感情升温提供了一个空间。
(二)情感因素
用户实施点赞行为同样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刷存在感”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之一。刷存在感是指通过“点赞”行为证明自己的存在,吸引别人的注意,获得重视[6]。而同时互联网的建构给人们搭建了桥梁,连接了这种情感体验。
(三)印象管理因素
印象管理与自我呈现是互为存在的,表演者想要维护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就要积极的进行印象管理。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指出,印象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了3个方面: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性表演[3]。
1.理想化表演
理想化表演就是表演者尽力维护自己的形象,同时使个人形象最大程度的符合社会所公认的理想化角色的过程[3]。表演者会掩盖与他本人理性的形象不一致的行为、事例和结果,排除一切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举止。由于个人的点赞的内容可能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以及个人形象的建构,所以个人的每一次的点赞行为其实都是提前经过缜密的思考之后所作出的动作。
2.神秘化表演
神秘化表演是指演员通过与观众保持距离,使观众对演员产生的一种好奇的心理[3]。根据微信的强关系论,微信的好友基本上都是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因而在朋友圈进行点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了解为什么我会对某些内容点赞的情况,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神秘的形象。
3.补救性表演
在表演的过程中,可能会由表演失误的出现,导致角色的塑造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补救性表演[3]。例如,个人在朋友圈中手滑对自己不想点赞的内容进行点赞,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取消点赞”的方式来消除个人的错误行为,以维护理想化的形象。
四、朋友圈“点赞”行为的意义
(一)人际交往的新形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会因为社会距离等因素而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通過你发朋友圈我点赞的形式也可以在无形之中传递一种信息——“我在关注着你”。此时你的一个点赞,就是一个积极的反馈,即可完成最简单的社交。“差序格局”最早是由费孝通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7]。通过微信点赞,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使很多关系处于被淡忘的人际网络得以重新被组织起来。同时由于其低成本,点赞这一行为很容易获得情感强效果,促使其成为人际交往的新形式。
(二)社会认同的新方式
在使用微信朋友圈的过程之中,我们会发现经常活跃的用户他们实际是属于一个圈子里的。他们在频繁的互动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认同。点赞是当代较为稳妥的维系人际关系的方式,一方面它不需要组织过多的语言,另一方面也能传递关注,避免了因为不评论而造成的尴尬境地。
(三)言语交流的新补充
传统环境下的人们大多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的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的崛起缩小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成本,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局限。此时的“点赞”能够代替文字语音的交流,成为言语交流的补充,实现好友之间的互动。
五、对朋友圈“点赞”行为的反思
在引发全民点赞狂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点赞背后的一些潜在的危害。“只喜欢点赞的人,孤独感并无减少。”[8]“点赞”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增强感情,让你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人际关系。相反,“赞”文化本身想要表达出的鼓励、和谐的文化退化成了“点”文化。
(一)妨碍正常的社会交往
互联网环境下的点赞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人们通过发朋友圈来营造自己理想的的个人形象,收获某种认同感。但是点赞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行为,而过度的展现,容易引起好友们的反感,严重时会导致孤立情况的出现。朋友圈的点赞功能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其过于肤浅的涵义导致了人们人际交流上的不平等,从而妨碍了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
(二)攀比心理的滋长
点赞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的心理。由于微信与微博之间的强关系、弱关系对比明显,因而人们倾向于在微信之中呈现出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当一个人忙碌了一天之后打开自己的朋友圈,看到大家发布的都是关于自己开心的消息时,难免会有一些心理落差。同时,也有用户盲目的将朋友圈的点赞数量作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尺度,使得在朋友圈中,用户消费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使用价值,更是信息所代表的符码体系[9]。由此可见,随着“点赞”而来的炫耀、攀比的心理会逐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与现实世界的脱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点赞”行为的过于依赖凸显媒介依存症的存在。人类是媒介的发明者,而现代社会是媒介在奴役、控制着人类。媒介在潜移默化的控制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一旦处于一个没有媒介的环境之中,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容易与现实世界脱轨。
六、建议/解困之思
(一)表演者—提高个人修养
表演者在朋友圈中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要注意分寸,不做刷屏党,积极地调整个人行为方式,不要给他人徒增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遇到谣言流言的时候要坚决抵制,摆正态度,不随波逐流,做到理性点赞。
(二)观众—积极把关监督
观众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功能,当受到表演者过度营销或者是过度刷频的时刻应及时提醒,与表演者及时沟通。
(三)舞台设置—完善相关功能
朋友圈除了设置出“赞”这个功能之外,也可以添加相关“踩”的功能。同时,注重用户隐私的保护,取消用户赞过的朋友圈被他人也赞之后接受提醒的功能。
七、结语
企鹅智库在2016年发布一份的微信用户数据报告中显示:“点赞”成为朋友圈最热的互动,在朋友圈用户互动中,给别人点赞在评论、发布内容、转发内容等互动选项中占比为57.6%[10]。“点赞”以它自身的快捷、方便的特征,轻松的实现了对好友所发布内容的反馈。朋友圈点赞行为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11]新媒体环境下的点赞行为,更类似于一种无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点赞”在无形之中也在构建着新兴的人际传播模式。须认识过度“点赞”的不足,认真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徐昊翔.基于新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探析——以打造就业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2).
[2]智研咨询集团.2018-2024年中国社交软件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Z].2018.
[3][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许明月.微信朋友圈“点赞”潮流的反思[J].视听,2016(7).
[5][美]约翰·费斯克.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2版.李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6]张冠文,刘红心.微信朋友圈“点赞”的情感诉求与主体异化[J].编辑之友,2018(6).
[7]张媛媛.“朋友,加个微信吧”——基于拟剧理论视角分析社交媒体中的个人建构[J].中国报业,2017(18).
[8]周婕.“点赞”并非真实沟通[J].新闻战线,2014(2).
[9]张冠文,刘红心.微信朋友圈“点赞”的情感诉求与主体异化[J].编辑之友,2018(6).
[10]刘利樱.粉丝经济新玩法——微信公众号“赞赏制”一窥[J].青年记者,2016(32).
[1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