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对于中职医护类专业基础课而言,通过信息化教学,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这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在本课例教学设计中通过启发类、讲授类、探究学习类及实验类微课丰富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
关键词:微课;ABO血型系统;教学设计
一、引言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这里笔者就以中职生理学《ABO血型系统》一课为例,说说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生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为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ABO血型系统》为第三章血液第四节血型与输血的内容,经细胞和血液基本理论知识作铺垫,对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特点以及鉴定方法进行学习。本节内容总共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其内容与生活、临床实践息息相关,学生兴趣浓厚,也为后面Rh血型系统和输血原则的学习提供了依据。
(二)学生分析
笔者所教授的对象为护理中专一年级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接触过血液基础知识,有一定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加上对自身血型的好奇,对本课教学的接受度是有利的。学生第一次进行生理学实验,又以自身为对象,要注意强调实验室相关规则与安全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训练其动手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ABO血型系统;学会ABO血型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实施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渗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四)重难点
重点是ABO血型系统以及用玻片法鉴定ABO血型,这也是难点,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辨红细胞凝集反应。
(五)教学方法
一是讲授法;二是演示法;三是实验法;四是探究式教学法。
为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对应这四种教学方法。笔者在课堂中分别插入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启发类、讲授类微课、以直接感知为主演示类微课、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实验类微课以及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探究学习类微课。综合运用各种类型微课的特点使课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掌握相应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为提高课堂效率,课前一天发放学案,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学生在课前可完成简单概念的填充,课中可将其作为导引,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
(一)启发类微课
课堂第一个环节,播放启发类微课,创设情境:血库存量紧张,热心市民积极献血,保证医院用血。随即提出关于献血和血型问题:(1)什么情况下急需输血?(2)血型是如何判断的?你的血型是什么?激起学生对自身血型的兴趣,渗透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完成新课的导入。微课时间2分钟,视频资源从新闻类视频资源中筛选,用剪辑师软件录屏剪辑保存即可。
(二)讲授类微课
第二个环节,引入关于血型发现的科学家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血型的基本概念,为后面学习ABO血型分型依据作铺垫,同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增加课堂的历史纵深感。
接下来,学习ABO血型系统。插入讲授类微课,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图片,形象理解分型依据,能根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有無和不同进行血型判断;举例分析不同血型的血清中含有的凝集素种类,完善学案中表格,再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在此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观察、对比、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掌握了列表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入地理解凝集反应,借助微课中的动画将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掌握本课基本的理论知识,认识到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的必要性。
微课时间6分钟,提前搜集ABO血型系统分型依据的清晰大图,留好关键空白的学案表格,动画资源从优酷教学资源中提前筛选,用剪辑师软件录屏剪辑备用,制作好PPT用剪辑师软件或PPT自带录屏功能录制。本段微课所讲内容为教学重点,若学生课中未理解清楚,课下还可重复观看加深印象。
(三)探究学习类微课
第四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环节,鉴定ABO血型实验。学生参照学案5人一小组,讨论完善将关键步骤信息留白的实验方案,并展示交流。与参照现成步骤进行实验不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围绕问题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演示类、实验类微课
设计完成后按照实验方案实验,教师演示,提示注意事项,规范操作。课中可由教师亲自示范,示范中学生用手机记录,以便反复观看;也可提前录制微课示范,以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随后学生分组独立操作,组内团结协作,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带动胆怯的同学,认真观察、客观记录,在反复操作中熟练地掌握玻片法鉴定ABO血型的操作技能。微课用时3分钟,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试剂等,请两名学生配合用手机录制,特别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具体如下。一是采血针及皮肤必须严格消毒。二是两种标准血清不可混淆。三是区别红细胞凝集现象。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的有无得出结论,知晓自己的血型,写出实验报告。在过程中初步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归纳,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完成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知晓自己的血型。
本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突破重难点。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与拓展。总结本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抛出思考题,再插播启发类微课做一个引子,为Rh血型系统和输血原则的学习作铺垫。该微课用时2分钟,动画资源从优酷教学资源中筛选,用剪辑师软件录屏剪辑即可使用。留下思考:除了ABO血型系统外,Rh血型系统分型依据和特点?同型血就能直接输血吗?
四、教学反思
一堂课结束,若是能做到学要自主、学要有趣、学以致用,那么就能算是成功了。当然,这需要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而得出的综合评价。
首先,本节课将ABO血型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技能训练融合到一堂课内完成。这种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实施尚属一种尝试性的试验,旨在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探究自己血型为契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动手实践,合作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其次,通过插入不同类型的微课,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在多样的呈现方式变得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以便解决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再次,由于学生探究分析能力参差不及,需注意在实验方案设计环节加强引导,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出彩。
最后,由于首次进行生理学实验,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仍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如将两种标准血清混淆在一起、用同一根牙签搅动血清与红细胞而使实验失败。这些问题都提示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课后学生自发做了一次统计,找到了同血型的同伴,其中AB型血的同伴最少。愿学生在每堂课中都能找到乐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爱是坚持一切的动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