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区心理学是城市社会心理学与康复精神疾病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体服务对象包括城市社区中的工人、干部、教师、学生、老人等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民俗、不同传统的各类社会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年加快,城市社区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区居住群体的行业类型、社会背景、个人素养、心理状况也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态势,加之受到经济压力、教育压力、养老压力、社会压力的影响,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以家庭、个人心理危机的援助行动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关键词:城市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社区心理服务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传统意义上的街道居民委员会逐步转型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类型的组织等特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此产生出“社区”的概念。但是,随着城市社区聚居人口的不断攀升,社区居民的社会身份更加复杂,而社区管理涉及到的民事纠纷案件也此消彼长,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逐步淡化,邻里疏远、形同陌路的社区景象随处可见,这就给社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亟需采取社区心理服务的方式扭转当下局面,使居民重燃“社区情结”,共建和谐新社区。
二、本色社区,归于传统
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体制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封建传统根深蒂固,尤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仍余音未消,甚至一些城市居民也成为“养儿防老”观念下的直接互动参与者,严重影响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进程。而正是在这种传统思想包裹之下,我国社区的类型与性质才被贴上“中国特色”的标签[1]。正因如此,在城市社区成功转型后,过去的一些以农民为代表的人群迁徙到城市社区,一时间从传统、风俗、精神、心理等方面无法进入新角色,心理焦虑、精神压抑、情绪失控等个体或者群体行为遍布社区各个角落,这些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成为社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也成为社区心理服务的主要对象。
(一)组织形式换汤不换药,村社痕迹成为重头戏
我国在解放初期大兴农业,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农业强国,而最初的社会基层组织形式便是以农业村社为主,村社带头人被任命为社长,村社内的群体被称之为社员,顾名思义,这种村社的组织形式属于典型的农村社区。而进入21世纪后,农村社区中的“社员”大量转移到城市社区,“社员”原有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遗留传统受到城市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冲击,导致社区中的部分个体出现严重的“新环境适应强迫症”,这类人群依然向往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跟不上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步调。甚至一些人出现精神紧张、心理恐慌、情绪紊乱等心理疾病,而且这种态势愈演愈烈。
(二)商品化社区,复杂化关系
近20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蓬勃兴旺,推动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各个城市纷纷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的商品化小区,当小区竣工后,入住率也空前高涨,而以各个小区为基本单元的居民组织或归属于行政区划管辖内的社区统一管理,或单独成立新型社区。这些新建小区的居民受到社区管委会的统一监管,因此,城市社区才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过渡。由于新建小区采取商品化模式运作,其销售渠道完全公开、完全面向社会,小区的居民均来自于四面八方、各行各业。而对于一个社区而言,所管辖的商品化小区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这些错综林立的小区内的居民却互不相识,彼此之间需要接触、磨合、相处,才能逐渐促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国内某城市社区的中型商品化小区为例,8栋高层,4栋小高层,小区内居住着1200户,常住人口5000多人。这些居民当中有干部、学生、工人、教师、医生、自由职业者等形形色色的职业和人群。而这一庞大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经济纠纷、民事纠纷等事件,导致部分居民整日惶恐不安,生怕与邻里之间发生摩擦,生怕与物业之间发生肢体接触,生怕与小区居民产生人际交往矛盾,而演化为民事案件。长此以往,这种担忧的心理逐渐转变为一种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
三、心理服务,刻不容缓
城市社区作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不仅承载着多样化人群、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传统、多元化风格,同时,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各形各色群体与组织的聚焦镜。正因为社区成员家庭背景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个人性格追求不同,社区中所影射出来的诸多居民心理问题才逐步浮出水面。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的各类精神心理障碍人群数量已超过1亿人,其中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的患者人数已达到1600多万人。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足以说明,抑郁、焦虑、孤独、多动、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已成为社区心理学关注的焦点内容。在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咨询专家应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投身社区、深入社区,查找心理疾病产生的因素,采取心理疏导、精神抚慰、丰富文化生活等方式,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工作,使社区居民的健康幸福指数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心理援助,对症下药
城市社区居民按年齡段与性别划分包括老人、中青年、妇女、学生,这四类人共同组建成为一个集体,而每一类人群均在社会发展进程当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一)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
据调查统计表明,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我国未来30年的总体发展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已成为共建和谐社区的首要问题。主要由于多数老年人属于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突出心理问题就是孤单、寂寞,老人的儿女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老人缺少交流,整天被困在钢筋水泥围成的空间内,久而久之就会带有心理抑郁的倾向,逐步演化严重的心理疾病[2]。
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专家应定期对社区老年人群提供定期上门心理服务,每个月至少一次登门拜访,与老人谈心,解老人心忧,或者通过与老人子女的沟通交流,让子女常回家看看,尽量抽出足够的时间陪在老人身旁,以驱散老人心中的雾霾。其实老年人的心灵比较脆弱,当独身一人面对冰冷的水泥墙时,老人的眼前就会浮想联翩,产生一些或美好或悲伤的幻觉。因此,心理咨询专家应定期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以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例如,老年人秧歌大赛、红歌大赛、交谊舞大赛、广场舞大赛、棋类大赛、桥牌大赛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化解老年人心头的冰层,使老年人感觉生活更有奔头,活着更有劲头。
(二)缓解年轻群体压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
年轻群体受到来自社会与家庭压力的影响,近年来其心理健康也亮起了红灯。尤其对青年男女而言,婚姻不牢靠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动因。据调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离婚率已达到5%以上,离婚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已经达到39%,紧随其后的是上海,约为38%,深圳约为36%。很多年轻人在离婚以后,再婚的想法几近破灭,这一群体对婚姻失去信心,导致产生严重的畸形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引发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严重的还会产生厌世以及自杀的倾向。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缓解和释放年轻群体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专家应结合“绿色健康生活”理念,借助于反面案例,向年轻人群体宣传健康生活理念,让年轻人放下手里的电话,关掉频频闪动的微信,卸载爱不释手的游戏,多与爱人聊聊天、逛逛街、拉拉手、做做饭、唱唱歌、跳跳舞,让生活回归于健康,回归于自然。同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的经费,开展社区好妻子、好丈夫的评选活动,以化解年轻男女之间的矛盾,使其步入健康绿色的生活轨迹,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走进弱势群体内心世界,找回美好生活动力源泉
除了社区老年群体外,妇女以及少年儿童也属于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对妇女而言,家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旨在遏制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但是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丈夫仍对自己的妻子大打出手,而部分妇女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个人声誉,忍气吞声,一味的放纵丈夫的暴力行为,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自杀、自残事件的发生频率也日渐频繁。而对于准妈妈以及产后妇女而言,由于长期处在封闭的生活状态下,与外界接触时间有限,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时间一长,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概率就大幅提升[3]。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许多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无心照顾孩子,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完全将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顾。由于缺失父母的爱与关怀,一些孩子很早就患上了自闭症,对健康成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基于此,心理咨询专家应站在弱势群体的内心世界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对准妈妈及产后妇女,从医学的角度讲解如何走出心理阴影的方法;对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应付诸于当地公安机关,使施暴者受到法律制裁;对少年儿童来说,应建立一个社区爱的传递站,借助于社会的力量,以各种新颖图书、宣传片、集体娱乐等方式来吸引儿童注意力,使这些弱势群体重拾生活自信,继续追求美好生活。
五、结语
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咨询专家应以社区心理学为主抓手,以社区心理服务为工作着眼点,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抚慰等服务的同时,必须清醒的意识到社区心理服务所承载的艰巨任务与伟大使命,用实际行动净化社区空气,激活社区正能量,做好社區居民的精神后援团。
参考文献:
[1]刘苇宜.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J].智能城市,2018(17).
[2]张海钟,安容瑾.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3]韦志中,邓伟平,卫丽.东莞市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