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探寻丹巴古碉建筑的价值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171
谭骁

  摘 要: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是东女国的遗址,具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古碉群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特色,由于对古碉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太多关注,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作者自身生活经历,在简述藏羌民风民俗后,就丹巴古碉的类别,总结了藏羌古碉在历史发展、建筑艺术、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即古碉集中地反映了藏羌地区在从古到今发展中的社会、政治、文化、军事、民俗、宗教、建筑等各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丹巴古碉;历史;建筑;文化

  一、引言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巴古碉值得人们进一步保护和关注。由历史可知,古碉研究方向应从古代的建筑军事防御领域转向近现代的生活文化及艺术审美领域。目前,关于藏羌古碉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不是很充分,对古碉的介绍缺乏特别专业的考察和研究,因为这些文献更多来源于当地和省内,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学术组织的支持。本文不同于已有文献侧重于古碉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象征的介绍,旨在补充丹巴的民族民风背景,进一步探寻古碉的建筑构造和材料选择方面的研究,希望由此引起更多学者对其的审美分析和文化保护。

  二、丹巴古碉建筑的历史发展

  (一)古碉群的诞生

  丹巴县据说是东女国的遗址,一直保持着神秘与未被开发的环境资源。据考察,丹巴古碉形成的历史十分久远,《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较为详尽:冉駹夷,“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氐 ……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至十余丈为邛笼。”唐李贤注曰:邛笼“今彼土夷呼为碉”。

  (二)古碉群的发展、衰落及振兴

  在丹巴有3种藏羌古碉起源理论,但我们最为接受的是藏族东迁与东扩说。夏格旺堆在《西藏高碉建筑刍议》中承认四川西北部是高碉的发源区域,同时指出创造高碉的人群有可能是从西藏东迁到此的苏毗部族,这些从吐蕃来到嘉绒的军队和移民带来了吐蕃文化,并逐渐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丹巴古碉还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中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清时代。在清朝的大小金川之役中,不少古碉被损毁,然后这场战役又使新的古碉得以诞生,促进了古碉建筑结构和功能发展。根据丹巴县的高原特点以及峡谷风貌,古碉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故而古碉在群山中分布较高,居高临下,层次交替且依势造型。据《隋书·附国传》记载:“无城栅,近山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石巢而居,以避其患。其石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张,每级十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石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由上所述,丹巴及大小金川嘉绒藏族的石碉有确切考证。

  三、丹巴古碉建筑的建筑艺术

  根据使用的建筑材料,古碉大致可分为石碉、土碉、土石碉3类。其中,石碉是砌石而成或以石砌为主,土碉是一层一层用土夯筑而成的碉楼,土石碉是前两者相结合的碉楼,它的出现历史自然是两者发展成熟的后期。各類形状的古碉,从外部观察呈由底部外墙面由下而上逐向内的梯形柱体,所以并不是传统建筑上的直方体,据文献查阅,墙下部厚度达1.5~ 2.0米,顶部厚度一般收至0.5~0.6米;较低的古碉多数在15~35米,高者达40余米。

  丹巴气候呈典型的立体气候,特殊的地质构造,发达水系,使丹巴拥有最出名的云母矿。古代的当地百姓就善于利用矿物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石头和土质来构建建筑。其中石料、黄泥和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当地的黄泥具有更为黏着、风干后坚固的特点,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一直作为建筑材料。

  常见的古碉并没有低矮的门,其门的构建通常是我们所看到的窗的形式。人们靠外部的楼梯沿窗而入,而里面的军民可以决定将楼梯移走,以防有其他人再次入内,这是古代最原始的防御。然而,近代一些古碉具有铁门,它们具有生活住宅的实用与安全意义。整体上,古碉的窗户呈现出内窄外宽的设计,这样室内的人具有广阔的视线,而外部对其的攻击准确度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同样是古代先民的智慧经验。

  古碉的建筑方式具有防御性、生活性和美学性。所以当地居民中存在手艺精湛的石砌工人,历代传承这一技术。在砌筑过程中,一般砌至1.40~1.60米就要进行一次找平,然后用木板平铺做墙筋,以增加墙体横向的拉结力,避免墙体出现裂痕。石砌技术在当地历史十分久远,除了古碉群,现今藏民的藏寨、桥梁、道路等无不利用了这一技术。这些传承的匠人所掌握的建筑良方使古碉群在风吹雨打的任何时代都经历了自然的考验。同时,内部的梯子统一采用独木梯,木梯取材以及打磨刻化,位置搭建都有成套严谨的理论体系。发展后期,古碉内部基本配有锅庄,为居民居住提供了必要支持,形成了更有家庭氛围的住宅古碉群。

  四、丹巴古碉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军事方面,高大的石砌碉楼是冷兵器时期最有效的防御设施,战时可抵御外敌,闲时可存放物资。中国历史“多元一体”的格局中,边疆民族地区成为不同文化进入中原地区的前沿,逐渐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清代中叶,大小金川之役得胜后,乾隆皇帝曾撰联:“指云际千峰兴怀蜀道,听松间万籁顿入梵天”。

  在生活方面,诸如此类紧挨房屋的碉楼,又叫家碉。从功能类型上,古碉群可分为家碉、战碉、风水碉、烽火碉、界碉等。古时候建碉楼费时又费力,往往需要10多年的时间,所以家碉又被看作是家族实力的象征,赋予了家庭兴旺的民族精神。不少民族习俗至今和古碉息息相关,包括藏族的婚礼、节日的祈福、村落的融合聚集等。

  在宗教方面,古碉对丹巴的发展影响极大。军事化的保护使当地的信仰始终不受其他文化的大面积冲击,得到了比较完备的保障;在嘉绒地区的古碉遗存中,墙面上还保存有一些符号,诸如用白石砌成的拥忠符号,表示高碉主人信仰“苯教”或是藏传佛教。碉楼的集中分布使宗教信仰相近的两个藏羌民族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在美学艺术上,古碉分为四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二角碉等,其中四角碉分布最广、最为普遍,其次为六角碉和八角碉,三角碉、五角碉、十二角碉、十三角碉颇为少见。丹巴古碉遗存中现有四角碉、五角碉、八角碉、十三角碉4种类型。十三角碉是丹巴高碉中的极品,因为13这个数在藏族民间乃至在其宗教中是一个吉祥的数目。嘉绒文化中对审美文化一直有着更加民族化的标准,从东女国的选美大赛的习俗可知,嘉绒藏族是一个爱美、爱天性与自然的民族。所以古碉在当地有着古朴而创造性的建筑美。古碉上的四角常常堆砌传统祈福的白石,四角的白石塔在高高的古碉衬托下,表现了一个民族忠诚的信仰。发展至今,古碉的外表装饰并没有很繁杂,最多添上了藏文与经幡,而内部的发展十分迅速。古碉的楼层分工开始具体,不同的楼层的功能分布也都与其审美、采光、通风、温度等多种条件相适应。所以这种艺术真正的融入了建筑生活中。目前,残留在丹巴的完整古碉中,最高的古碉建筑无论是建筑技术和艺术效果都达到了绝佳地步。它不仅是极富感染力的旅游人文景观,而且还是研究该区域内古代历史文化和古代建筑的最理想的“化石标本”。

  五、丹巴古碉建筑的现状及保护政策

  目前,丹巴县还有大约3 000座古碉遗址,保存较为完整的则有1/10,不少古碉的损毁十分严重,这些遗址既没有被修缮,也没有对损毁的古碉进行处理或者研究,成为了当地的一大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呼吁大众对其加大保护。①完善管理制度。当地旅游局将其作为文化资产和旅游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维护,但管理制度不够具体,法律规定没有落实,使真正的保障制度没能发挥作用。②合理开发。丹巴古碉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旅游资源,旅游局在开发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利益,更应当重视合理开发,不破坏原始面貌,也不进行不必要的修改。保障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原本的历史风貌,拒绝古碉被商业化吞噬、被过分旅游化等。③呼吁藏羌民族保护村落。当前问题是,这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古碉群更多的是靠当地百姓的保护,依靠村落的力量,在沒有设定专业的文化保护措施前,这些伫立在叠叠山脉的古碉群,时刻面临着被损毁、得不到修缮等多种困境。

  六、结语

  历史资料较为充分地记载了藏羌民族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古碉形成,并描写了丹巴古碉的面貌,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过程以及在相关战役的突出作用。本文在介绍历史背景后,进一步介绍了当地资源和建筑材料、3个主要建筑特色和石砌技术、建筑用途的转型。本文从多个角度解释了丹巴古碉具有的文化价值,呼吁了学界关注,肯定了其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波,HU Bo- 《贵州民族研究》2007 年 6 期

  [2]宋兴富,王昌荣,刘玉兵,蒋成,陈剑,汤诗伟,《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4)

  [3]杨嘉铭- 《中国藏学》2004 年 2 期

  [4]冷雅梅- 《中国民族博览》2017 年 14 期

  [5]曹璐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年 19 期

  [6]段牛斗,杜凡丁,李欣宇.兴怀蜀道,顿入梵天四川丹巴土司历史与建筑遗产[J].世界遗产,2015(10).

  [7]关雪峰- 《住区》2012 年 4 期

  [8]翁碉佳.古建筑中预制装配式木结构拼装技术研究[J].绿色建筑,2017(4).

  [9]降初泽郎,杨全富.七彩丹巴地球之花[J].中国西部,2016(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