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力量训练
一、引言
羽毛球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项目,因此一些科学、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对提高羽毛球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发展迅速,深受广大教练和体能训练师的接纳和采用,而且在各个运动项目以及健身中取得突破。本研究将对核心力量训练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相结合,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羽毛球技术,并且减少运动损伤。
二、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意义
体育运动是一个力量与美的结合体。在进行运动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中,运动员通过自身力量的击发来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或者竞争性的工作,从而证明自己的体育运动存在价值。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体育训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支持点就是力量。很难想象在一个需要高体能的比赛项目中,运动员自身体能的不足将会造成一个多么遗憾的结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为某些潜在的体育安全事故埋下隐患。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其继续从事体育运动的生命线。从羽毛球运动的角度来看,对运动员体能要求的数量与质量都是极为高的。这种现象由该运动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例如,在一场羽毛球正规比赛中,运动队员要连续打满3场,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对方来球的速度与方向来进行相应调整动作。同时,还要根据比赛形式及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及进攻的策略。自身的上肢要适时进行挥拍与反击,脚步要前后左右不同奔跑来获得更大的主动性。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运动员自身的体能消耗会非常大。因此,在日常的羽毛球训练中,除了要完成常规的羽毛球基本进攻与防守策略外,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不断地强化与提升是其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方向。因为从纂种意义上来讲,在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的羽毛球运动比赛中,真正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大多是在体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这里所强调的体能一方面是对运动员力量的强度描述,例如在羽毛球扣杀动作中的爆发力;另一个方面,还特别强调羽毛球运动员在不断进行持续性的比赛中所彰显出来的重要忍耐力及身体的协调性等诸多方面。
三、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类型
目前,在具体理论以及教学实践中,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从综合来看,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类型如下:①初等强度、重复性练习。羽毛球训练对运动员的体能适应性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每个运动员的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竞技目标,就需要在运动的重复次数方面进行规律性安排。在必要的强度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可以帮助羽毛球运动员获得体能积累,在运动员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体能适应状态。②中等强度练习重复。相比较而言,中等练习是对初等练习的强化与补充。运动员在进行适当的体能准备适应之后,通过对自身训练强度以及重复次数进行科学提高,从而实现竞技水平突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百米冲刺、杠铃单杠以及突破第二次呼吸等诸多方式来有效地实现重复的效果性,实现理想的正确目标。③大强度的训练。根据运动员的运动生理规律以及相关训练目标,在重大比赛前夕,有必要加大运动员训练的强度,主要的目标是进一步激发羽毛球运动员自身的潜力,完成较大强度、较大难度的训练,帮助其在竞技比赛中获得更加优异的表现。总之,在男子羽毛球力量训练中,注重频率以及程度强度之间的配合已经成为当前男子羽毛球力量训练的一个常态。只有把握内部的规律,才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理想的目标。
四、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一)动力性力量训练法(下肢爆发力)
动力性力量训练方法是当前最常见的下肢力量训练方法之一。动力性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指下肢肌肉部位克服其受到的阻力而完成相应的动作体系,从而使羽毛球运动员下肢力量得到提高的一种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肌肉部位的爆发力具有较好的提高作用,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肌肉部位的爆发力,必须以羽毛球运动员下肢肌肉部位的最大力量训练为前提,运动员只有通过最大力量的训练才能提高其自伸快肌纤维的增粗,通过最大力量的训练有助于羽毛球运动员下肢肌肉部位肌纤维的协调性。负重半蹲起,将杠铃负重在羽毛球运动员的肩膀上,此时运动员的两脚分开且与肩部同宽,身体缓慢下蹲,当身体在下蹲过程中膝关节部位弯曲为90°时,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肌肉部位要突然发力且上半身向上迅速做挺拔姿势。杠铃负重量为运动员最大负重量的80%,羽毛球运动员在下肢肌肉部位迅速发力后,每次停顿杠铃时间为2~3秒,一共6组,每组间歇时间控制在2分钟,这种练习形式有利于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腘绳肌力量和趾长屈肌力量。
(二)提高羽毛球专项技术
羽毛球运动员经过核心力量训练以后,发现他们的各个指标得到了优化上升。首先,明显增加了羽毛球运动员腰部、脊椎和骨盆的稳定性,让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击球发力更加协调。其次,让羽毛球运动员更加有效地控制神经对肌肉的有效控制能力,让羽毛球击球的落点更加精确。再次,核心力量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的移动步伐、动态击球和身体重心的准确控制明显提高,提高了力量从脚步经躯干传递到上肢的传递效率,增强了爆发力,有利于运动员的协调发力,完成高效的技术动作,使羽毛球运动员在朝球的方向移动时更加灵活,更加快捷,击球更加娴熟稳定。最后,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后可以有效降低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消耗,让羽毛球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更加具有经济性、实效性,延缓运动疲劳,降低运动损伤的概率。综上所述,核心力量训练十分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羽毛球专项技术。
(三)特别注重核心力量的训练
游泳运动员进行游泳比赛,随着比赛进程加快,大多数教练都会缩短运动员的训练周期。但是在现实训练过程中,核心力量的训练须是平衡稳定的,从而逐渐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短周期的训练并不奏效。所以,教练在制订训练计划的过程中,必须科学有效地控制比赛前的训练时间,利用好每一分钟,建立合理的训练方案。尤其要特别注重核心力量练习,通过日常对力量的稳定训练加以不断巩固,使训练效果更佳。
(四)减缓运动疲劳,预防运动损伤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21分制的竞技比赛,谁先得到21分,谁就取得比赛胜利,因此羽毛球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当双方实力相当时,运动员自身的体能、体力、能量储备是致胜的关键。长时间的竞技对抗,运动员很难保持运动初始阶段的良好状态和体能储备,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概率也明显增大。当运动员或参与者的核心肌肉群的核心力量相对较欠缺时,核心区域不能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能够很好地传递上下肢力量,使身体的稳定性和运动效率大大下降,容易使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运动疲劳,导致身体以及关节出现运动损伤。加强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是帮助羽毛球运动员提升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羽毛球运动员核心肌肉群的力量训练,有利于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场上上下肢发力的有效传递,让发力更加协调、更加高效,使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移动步伐更加灵活、更加快捷,击球更加稳定。在身体稳定的基础上,同时降低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体能消耗,保持身体平衡,减少运动带来的疲劳感,降低运动损伤带来的困扰。
五、力量训练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在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负荷和安排超负荷练习,要不断增加肌肉做功的负荷,肌肉负荷必须逐渐增加,并超过原有负荷,超过原有的负荷即大于平时一般的负荷或是已经适应的负荷。②在训练过程中,先练大肌群,后练小肌群,全身不同部位或不同性质的力量练习交替进行。③在训练过程中,要结合专项特點,肌肉对施加的负荷有专一的适应性,就是肌肉受力的方式受训练方式,如用力时关节的角度、负荷的重量、完成动作的速度和节奏的影响,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和动作结构的专门性,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协调调节能力以及肌肉内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和生化变化。④合理安排训练间隔时间,每周进行2次力量练习较为合适,训练阻力越大,工作与休息时间的比值则愈大;与此相反,训练阻力越小,则工作与休息时间的比值越小。⑤优先发展稳定肌群的力量,然后再发展动力肌群的力量,稳定性的力量发展不足时,动力力量越大,则受伤的可能性越大。⑥不仅要注意大肌群的力量发展,更要注意小肌群力量的发展,另外全身各主要肌群要均衡发展,包括拮抗肌之间的力量平衡、肢体两侧的同名肌的力量平衡、肢体内外侧的力量平衡及稳定肌群和动力肌群之间力量的平衡。⑦肌肉对力量训练的适应至少需要6个星期,根据美国专家(2008年)肌肉组织结构产生适应需要8~12周,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终止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结果将很快消退。⑧力量素质训练应全年系统安排,不能中断,科学研究表明,力量增长越快,停止训练后消退的也快,如果停止了力量训练,已获得的力量将会按增长速度的1/3消退。⑨力量训练与耐力训练是互相干扰的,耐力训练只增加慢肌纤维内的线粒体数量,并不增加肌肉内收缩蛋白的含量,力量训练至少在2小时后,才适宜进行有氧训练,4小时后效果更好。
六、结语
总之,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多样化、灵活化实施,将规律与原则进行有效践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今后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要求与目标,获得更好的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勇.新赛制下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初探[J].内江科技,2013(8).
[2]赵丰超.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探讨[J].科技信息,2012(9).
[3]曾燕.浅议羽毛球运动中的身体素质训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1).
作者简介:朱冠铮(1989—),男,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