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解读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概念和探索职业幸福感来源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科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影响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职称晋级、科研、教学和经济方面。青年教师认为,目前工会在开展文体活动和发放福利方面最有成效,但却无法从根本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本文基于KANO模型需求分类思想,认为高校工会或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全力以赴满足青年教师基本型需求、尽力满足期望型需求,争取满足魅力型需求,才能有效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高校工会;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路径
一、引言
高校工会是代表和维护广大教师权益的群众组织,是丰富教师科研、教学和行政之余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1]。青年教师一般为刚刚步入高校不久的群体,他们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教学和科研的生力军,他们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稳定。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群众组织,联系教师群体的桥梁和纽带以及教师利益的代表,在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
二、解读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概念和来源
(一)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概念
霍尔摩斯认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2]。蔡玲丽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做出了诠释:“高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职业理想得以实现,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获得持续快乐体验”[3]。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获得幸福感,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还能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和谐提供助推力。
(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
首先,幸福感来源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交融,专业得到传承,使其获得幸福感。其次,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无论是知识储备、专业素养还是科研能力,都需不断进步和成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启迪着学生的智慧、感召着学生的心灵,使其体验到一种授予的喜悦感。
三、高校工会助力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工会助力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调查》问卷,此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对高校工会目前提供的服务和活动满意度及对高校工会工作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建议。截至2019年7月31日,共收集问卷77份,调查对象均为45周岁以下教师。深度訪谈采用对话形式,了解化工学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职业规划等具体困惑,为工会工作提出具体可行性建议。
(二)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收集的77份有效问卷中,男教师41人,女教师36人;年龄以31-40岁为主,占73%,30岁以下仅占5%;已婚68人,占88.31%,未婚9人,占11.69%;拥有博士学位的有71人,占92.21%,硕士5人,占6.49%;副高占比重最大,占48.05%,中级占27.27%,正高占19.48%。
2.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
本问卷调查了化工学科青年教师对目前所从事职业的幸福指数。55.84%的青年教师能够从现有职业中获得成就感,37.66%的教师获得成就感的程度为一般,有4位教师无法获得成就感。77.92%的青年教师热爱现在的职业,19.48%的教师热爱的程度一般,这与获得成就感比例基本匹配。16.88%的青年教师认为目前的工作环境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业成长,46.75%的青年教师认为比较适合,只有5位教师认为目前的工作环境不太适合自己的职业成长。
3.影响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压力和困惑调查
化工学科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职称晋级(67.53%)、科研(58.44%)和教学(36.36%),但来自经济方面(35.06%)和家庭(29.87%)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在工作中让青年教师感到困惑的事情主要体现在:与教学科研不相关的事务太多(53.25%);职称晋级遭遇瓶颈(45.45%);难以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37.66%);职业上升空间小(36.36%);教学任务过重(19.48%)。
4.学校工会活动成效及参与积极性调查
化工学科青年教师对我校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81.82%)、发放福利(58.44%)及医疗保健培训(40.26%)比较满意;但参与工会活动的教师却比较少,90.91%的青年教师没有时间参与,他们认为这些活动总是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相冲突。
5.工会助力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调查
本文从两个方面调查学校工会助力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方式。一是工会通过自身举办的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青年教师普遍认为广泛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40.26%)、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71.43%)、加强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并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机制(57.14%)及维护和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55.84%)等能够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二是工会协调其他学校管理部门改善各方面条件,从而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和归属感。青年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应提高职工的薪酬待遇(83.12%)、解决子女的受教育问题(67.53%)、改善住房条件(58.44%)、提高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办事效率和态度(48.05%)及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荣誉(48.05%)。
四、高校工会助力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路径
(一)基于KANO模型分析青年教师幸福感需求
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于1984年构建出了KANO模型。这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他将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划分为五个类型,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及反向型需求。
在高校中,作为代表和维护教师权益的工会要全力以赴地满足青年教师的基本型需求,确保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认真的解决,尽量为其提供便利。然后,学校应尽力满足青年教师的期望型需求,使他们获得额外的服务和支持,使其达到对职业的认同和满意。最后争取实现青年教师的魅力型需求,使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做到更好,为学校乃至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校工会助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对策建议
基于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能,结合KANO模型对需求的分类思想,考虑高校青年
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为高校工会助力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提供几点对策建议。
1.必须满足青年教师的基本型需求
薪酬待遇、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直接关系到高校青年教
师的切身利益。刚刚入职的“青椒”面临较大的社会压力,为满足青年教师的基本需求,工会应在住房、医疗、子女求学方面协同有关管理部门予以照顾。目前,房价居高不下,为能让青年教师安稳工作,居有定所,工会应协同住房办为青年教师提供价格合理的租住房;子女求学是青年教师关注的重点,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难问题,校工会应协调有关部门为青年教师提供有力帮助。
高校青年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民主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愿。工会应为青年教师建立反应他们需求和意愿的渠道。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青年教师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尤其是“三八节”活动,女教工参与度较高。但是,其他活动参与度比较低,青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加之很多文体活动与他们的工作时间相冲突。建议高校工会将文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下班后或周末进行。
2.尽力满足青年教师的期望型需求
据统计,职称晋级、教学和科研任务是来自他们职业方面最大的压力。他们渴望相对公平、科学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高校工会应促进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科学、人性化的职称晋升体制,不断完善科学的职称评定程序。
在文体方面,鉴于高校教师平时工作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工会举办的集体活动。为保证青年教师日常体育活动,工会应向学校申请位青年教师提供固定的运动场地,完善的运动设施和专业的运动指导。高校工会要鼓励和支持二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会小家,根据青年教师需求建立体育运动场所,一方面强身健体,一方面也增进了老师们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能促进学术的融合。
工会应协同有关职能部门,不断提升我校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能力,培养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在财务、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人事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对称信息和优质服务。
3.争取满足青年教师的魅力型需求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学习、工作、成家等多方面的压力,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导致一些青年教师存在心理问题。高校工会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青年教师具有广泛的运动兴趣,喜欢追求愉悦的运动体验。工会应为有共同体育爱好的教师搭建沟通和交流平臺,提供特色的体育健身课程,并聘请专业教练进行授课,例如,瑜伽、健美操、太极拳等体育课程。
高校工会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完善和创新教师培训体系,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指引,进而提升其职业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张志祥.高校工会做好组织青年的方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6).
[2][英]霍尔摩斯.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蔡玲丽.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