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程度的日益加深,翻译市场时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翻译领域,传统的人工翻译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机器翻译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大有取代人工翻译的倾向。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确实如此,人工翻译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将对机器翻译的简史与现状、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劣势、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比以及人工翻译的去留与培养方案进行探讨,试分析这一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机器翻译;人工翻译;去留
一、机器翻译简史与现状
机器翻译事实上是人工智能的分支,是利用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将源语言转化为目的语言的过程。机器翻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首先提出了使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直至后来,《翻译备忘录》发表,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的思想。之后机器翻译主要经历了开创期、受挫期、恢复期三个阶段并发展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机器翻译正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例如最早的“Google(谷歌)翻译”,以及近两年来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发的翻译系统——“百度翻译”和“有道翻译”。目前,机器翻译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规则(Rule-Based)的翻译方法,二是基于语料库的(Corpus-Based)翻译方法。前者是基于由词典和语法规则库组成的翻译知识库,后者则既不需要词典也不需要语法规则,完全基于统计规律。我们所熟知的Google(谷歌)在线翻译,其背后的运行原理就是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然而,随着机器翻译的蓬勃发展,“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这一话题迅速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二、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劣势
同人工翻译相比,机器翻译的优势昭然若揭。首先,效率高。机器翻译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大批量文本翻译任务,大大提高了交付速度,这是人工翻译所取代不了的。第二,成本低。与其聘用专业的翻译人员,机器翻译由于需要人工参与的环节较少,基本上都是计算机自动完成,因此成本相对较低。第三,限制少。机器翻译无需提前预约,可以无视时间地点,提供即时服务,流程简约便捷,所耗费的时间易于把握。第四,准确性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专业术语多、语法规范、不带个人情感的硬文本中,机器翻译的版本忠实原文,不会受个人感情影响而歪曲原文的意思。
但机器翻译仍然存在弊端,就目前来看,影响机器翻译发展最大的因素在于译文的质量。从笔译角度来看,译文的类型有许多种,机器翻译所擅长的内容通常对“达”跟“雅”的要求不高,只要意思出来即可,而且要求出稿速度快,机器翻译完全可以胜任这类翻译工作。但诗歌、散文等软文本翻译,对语言的优美程度以及语句通顺与否有较高的要求,仅仅做到忠实原文是完全不达标的。从口译角度来看,如果翻译现场坏境嘈杂,演讲者发音不清或掺杂方言,甚至出现口误、表达紊乱等问题,机器翻译未必能像人工译员那样进行灵活处理,届时人工翻译的重要性才凸显出来。机器翻译的瓶颈归其根本,是因为语言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翻译不是简单地对字面意思进行转换,而是需要对源文本所涉及的语义结构、文体风格、人际意义等进行领会和再现。语言实则是一门艺术,人工翻译所能做到的是揣摩和分析源语言的深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一切是目前的机器翻译所远远达不到的。
三、机器翻译对比人工翻译
下面,笔者将选取不同类型的翻译素材来对比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译本,看看二者的表现如何。
例1:原文:Tha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ies”, a corporation of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during the Middle Ages, when the “teacher” counted for everything and the building in which he taught counted for very little.
有道翻译:那就是大学的开端,“大学”,一个教授和学生的团体,在中世纪的时候,“老师”是最重要的,而他所任教的建筑却无足轻重。
百度翻译:那是大学的开端,“大学”是中世纪由教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团体,当时“教师”算得上一切,他所教的建筑物也算不了什么。
人工翻译:这就是大学的起始,在中世纪,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教授和学生的联合体,教师即是一切,而校舍则无关紧要。
例3:原文: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the true love of mine.
有道翻譯/百度翻译(二者无甚差别):你要去斯卡伯勒集市吗?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请代我向住在那里的一个人问好。
她曾经是我的真爱。
人工翻译: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能明显看出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在不同文本中的表现。例1,句子结构相对简单,内容平铺直叙,没有引申义,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版本几乎不相上下,在细节的处理上可能人工翻译略胜一筹。例2,难度略微加大,两个机器翻译的版本几乎没有很大的差别,百度翻译的版本甚至出现了歧义,让读者看不明白译文想表达的意思,反观人工翻译,事情交代的很清楚,措辞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3,属于文学翻译,机器翻译的版本只能说差强人意,只翻译出了表层意思,原文的意境则完全没有表现出来,读上去味同嚼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前的机器翻译产品,无论是例子中所用到的有道翻译和百度翻译,亦或是其他,只适用于对翻译精准度要求较低的特定领域,在对翻译精准度要求较高的,例如文学翻译领域,则会完全败下阵来。其次,机器翻译哪怕在处理能够胜任的文本类型时,仍然离不开人的帮助,当人们利用一些翻译软件对指定文本进行处理后,还必须委托专人进行最后定稿才能使用。同时,机器翻译还有赖于人工录入术语、常用句型和语段以及人工审核与排版,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帮助。综上所述,从翻译的质量来看,机器翻译要想完全取代人工翻译,为时尚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机器翻译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不仅效率和准确性高,成本低,限制也少。由此看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四、人工翻译的去留与培养方案
在若干年以后,机器翻译很有可能会占据对译文精准度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中低端市场,从而造成对现有翻译服务业的巨大冲击。这是否就意味着,外语院校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就一定找不到工作,而那些目前就任于翻译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将面临失业呢?未必如此。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与各大语言服务提供商积累的语料相结合,将使得翻译服务变得廉价,而智能基础设施需要定期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这的确会淘汰一些中低端小型的、个体的企业,但与此同时,市场将逐渐被几家科技巨头所垄断。一名译员,如果只精通语言技能,恐怕是很难存活的,因为他们很难与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人工智能相抗衡,最终面临的也只有被淘汰的命运。然而,人们忽略了一点,机器翻译本身是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机器翻译涉足语言学、翻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门学科领域,它的发展有赖于这些学科领域的发展,也必定能为它们带来新的机遇。在笔者看来,人工翻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支持机器翻译正常运行的人为工作包括译前编辑、术语库和记忆库的建立和维护、校对以及排版等,这都需要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因此,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翻译服务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学习和掌握与人工智能翻译相关的技术。而各大高校的外语专业也应对现有的翻译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甚至有可能的话,与科技公司进行跨行业合作,实现语言资源的共享,形成工读一体化。
其次,提高翻译水平,实现高度专业化。机器翻译实则对人工翻译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因为机器翻译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占据大部分的中低端市场,在这些领域自然没有了翻译从业者的容身之处,他们需要面向的是对翻译的精准度有较高要求的高端市场,例如医学翻译、法律翻译和政务翻译等等,只有高精尖翻译人才才是机器翻译所无法取代的社会资源。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这方面所要做的是提供不同方向的翻译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语言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具有丰富性和延展性,而机器翻译为了提高准确性,会尽量消除语言的歧义,倾向于单一性和标准化,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相互冲突的。因此,在文学翻译领域机器翻译永远无法取代人类,而这正是翻译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的培养方案也要重视学生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陳琦.人工智能闯入翻译界,会抢走谁的饭碗?[J].文汇报,2018(8):1-2.
[2]金明.计算机翻译技不如人,谷歌机译处于领先地位[J].新华网,2012-11-15.
[3]何莹.从机器翻译“翻车”看翻译专业培养策略[J].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
[4]田江波.从翻译的标准来探讨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智能[J].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2018:13-0126-02.
[5]祝朝伟.机器翻译要取代作为人的译者了吗?——兼谈翻译人才培养中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03-0101-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