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为此我一直苦苦反思——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本领呢?本文就围绕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教学生懂得说话是一门艺术的道理,谈一点实践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学会说话;语言艺术
有人说:“说话是最容易的事,却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三岁的小孩也会说话;最难,因为最擅长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话”说得好,如三月暖阳能将冰融化,如十里春风可将花吹绽。于是,有了成语“冰释前嫌”,有了典故“海大鱼”,有了被人人称赞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说服东吴一致抗曹——赢得蜀、吴、魏三国鼎立。语文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作为语文教师,运用好每一个教材的例子,教学生学会说话,让学生懂得说话是一门艺术的道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说话的本领。
一、学会说话,要学会借助事例、善用物象表情达意。
十年寒窗,板凳十年,苦苦修学,金榜题名者也是寥落星辰。所以,人生第一苦、第一累非“学业”莫属。然而,古人是如何劝学的呢?清朝彭端淑的《为学》以蜀鄙贫富二僧志在南海行的事例,告诫莘莘学子为学之难与易在于一个“为”字的道理!儒家大师荀子更是劝学的高手,一篇《劝学》除卷首一句“学不可以已”外,通篇无一个“学”字,却句句与“学”字牵连!“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等,用形象的比喻告诫求学者学习的意义——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又是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与“驽马”;“锲”之“舍”与“不舍”;“蚓无爪牙”与“蟹六跪而二螯”儒家大师又用了多少个一正一反的对比啊!何等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在于“积累”、在于“坚持”、在于“专心”!
每每上这些课文,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字词句的分析释义、文本内容的学习之外,可以引领学生——求助事例、运用比喻——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如让学生举一反三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劝学、求学的事例还有哪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经孙权劝学成为东吴继周瑜死后又一有勇有谋的都督。西晋周处浪子回头师承“二陆”终为忠臣。这些事例说明“学习的意义”能改变一个人!“孟母断织”告诫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佝偻承蜩”说明学习得专心致志;“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王羲之的“墨池”等事例无一不说明学习是需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再如请学生运用比喻句来阐明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是天梯,我们凭借它可以视野开阔,傲视苍穹;学习是巨轮,我们凭借他可以沧海横渡,游贯东西;学习是甘露,我们吸吮它可以强身健体,耳聪目明。”请学生运用比喻句阐明学习需要勤奋的道理,“勤奋是种,生出希望的芽;勤奋是芽,长成高大的树;勤奋是树,做成航海的船;勤奋是船,驶向成功的彼岸。”“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运用具体的事例,更能有说服力。运用形象的比喻,用浅显常见的物喻或生疏的事或深奥的理,更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具体、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学会借助事例、善用物象表情达意,既能使听者茅塞顿开、豁然开然,又能使说话者提高了语言的魅力。
二、说会说话,要学会审时度势,洞察对话者心思,巧用切入点
古之君王,高高在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君王能不昏庸,大都是因为善于纳谏,广开言路,才使政通人和、国家兴盛。一个敢于进言劝谏的大臣,如何说服君王也是关联说话艺术的问题。《曹刿论战》,与大王议论“何以战”?从否定“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再否定“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到肯定“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于是赢得了大王的信任,于是有了“一鼓作气”为庄公伐齐制胜的佳话。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了邹忌巧设“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之问,引发思考得出“妻美私我;妾美畏我;客美欲有求于我”的道理,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齐国大事巧妙地联系了起来。由自己的“敝”,类比推理地婉讽“王之敝甚”,齐威王也欣然接纳了劝谏,于是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使齐国强大兴盛。《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
《触龙说赵太后》,如果触龙以“批龙鳞,逆圣听”式地进献忠言,估计是达不到他“施展治国安邦才干”的目的。但他首先问太后起居饮食、养生之道,从情感上消除了太后的敌对情绪。再顺着太后“爱子”的心理,由疼爱自己的幼子说起,引发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一问,此刻太后感觉找到了爱子知己一般。触龙不像其他大臣那样批评太后溺爱幼子,而是故意说太后爱长安君没有爱燕后那样深,反而是批评她爱得不够,所以,太后听着自然十分顺耳,因此,太后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机深远”的道理。于是,触龙以赵国及其他诸侯国的王子王孙的命运来告诫太后应从中吸取教训。言中类比——“位尊”、“奉厚”、“挟重器多”,却“无功”、“无劳”——太后明白如果只给长安君地位、封地和宝物,而不让他为国立功,树立威信,“一且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在击中要害、太后已然明理后,又懂得为太后派长安君入质于齐找了一个适合的臺阶下,“老臣以媪为长安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引出太后“诺,恣君之所使之”的话。触龙劝谏的成功在于顺着太后溺爱长安君的心理因势利导,巧说妙谏。如果伍子胥能够巧说妙谏,终不会有“珠悬东门”的典故吧?
教学生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二文,让学生懂得要了解对话者的心态,把握对话的切入点,善于顺势利导地和对话者表情达意,这样才能达到对话的真正目的。
三、学会说话,要懂得发散思维,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人与人之间的想法是各不相同的,对事物的认知态度、世界观也是不同的,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诗经》《蒹葭》中“伊人”的赏析,答案可谓是丰富多彩的。简而言之,诗中一直没有出现伊人的具体形象,这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伊人。诗歌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产生了更多的审美情趣,也带给读者更多的美感。既然,文学作品告知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各自的特性,因而对于同一物的理解也可以是众彩纷纭的。那么,我们的说话也是不是可以遵循这一事理,懂得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的道理。
《论语》中的《子贡问时》篇,“朝,子贡事洒扫,客至”,“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面对孔子对客肯定“一年三季”说,子贡不解。孔子解答:“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雖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原来,说话也不必纠结于对错,而要在意于实效。由对“三季人”的认识,学生们对善意的谎言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四、学会说话,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提升自身的说话素养
1、懂得不能一知半解
晚唐的时候有一个节度使叫做韩简,他知道自己没有文化,每次和文人吃饭的时候,自己连句话都插不上,于是就准备发奋读书,还专门请了一个老师教自己读《论语》。第一天读完三十而立。第二天韩简上班的时候说:古人真是太不容易了,30岁的时候才能站起来。
当然像这样浅尝辄止而闹出的笑话是不多的,但也提醒我们一定要把表达的内容语意明了了,不能不明文意地生搬硬套,省得闹出无知的笑话。
2、懂得说话的次序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孩子向家长汇报成绩,先说:“今天考试考了六十分”。回应也许就是“啪”一巴掌,然后才哭诉“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家长此时一定以为你是在说谎了,有可能又是一巴掌。
但如果是换个次序说,“今天考试好难哦,全班都不及格,只有一个人及格”。家长必问“谁啊”?再说“是我考了六十分”,此刻家长未必会生疑,嘉奖一番是很有可能的。说话的先后顺序不同,听者的效果自然会有不同的。遇到事情,如果能先避重就轻,先铺陈以转移重点,都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3、懂得改掉爱说大话的毛病
传说赵国有一个方士好讲大话,他自称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苍颉、尧、舜、禹、汤、穆天子、瑶池圣母等等,已经活了几千年了。有一天,赵王从马上摔下来,伤的不轻,医生说,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愈,于是赵王就命令把方士杀了取血。吓得方士赶紧澄清自己是吹牛,但是赵王不信他,认为他是为了保命而撒谎,于是还是把他杀了。
其实,早在童年大家都知道了“狼来了”的故事,所以,说大话、说谎话的害处自然是不必多言了。
4、懂得说话不在于多寡
山不在高,话不在多。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话说个没完没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在生活中,精辟的见解才能受人欢迎,起到实效。泛泛空谈往往招人生厌,不得要领。实践证明,言之有物,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会赢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如何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地运用语言这门艺术,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愿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细细品味语言艺术的魅力;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说话素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