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林语堂翻译观在其英译作品中的体现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831
王昊洋

  摘 要:林语堂一生脚踏中西文化,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翻译了众多文学著作。在其创作与翻译的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观。本文重点关注林语堂的译者身份,结合经典译例,分析其翻译观在其英译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观;典籍英译

  一、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今福建漳州人。他一生成就颇高,多重身份让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众所周知,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代表作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吾国与吾民》和《浮生若梦》等。此外,林语堂还是一位成功的翻译家,特别是他英译的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十分值得当今译者体悟学习。

  二、林语堂翻译观

  在当今国内译界,要论中国近现代影响最大的翻译理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应当名列前茅。林语堂的翻译观,除了来源于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之外,也部分融合了严复的翻译理念。其翻译观中最核心的部分当属“忠实、通顺、美”五字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讲,“信”与“忠实”,“达”与“通顺”基本等同。严复提出的“雅”,经过后来诸多学者的考证,更多地解释为“古雅”,而林语堂主张的“美”则与之不尽相同。林语堂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他延伸了“美”的内涵,将美进一步细分为“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深刻体现了他对译作艺术性的要求。

  论忠实之翻译标准,林语堂将忠实的程度分为“死译、直译、意译、胡译”,但他又认为“直译”与“意译”之名略有不妥,存在引发歧义的可能。例如,“直译”可能会被部分人理解为“依字直译”,而这种极端情况其实就类似于“死译”,但直译和死译实际上存在很大区别。并且,不排除有些译者表面上以“直译”与“意译”为由,实则在“死译”或者“胡译”。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在阐释“忠实”时,明确了忠实的两个要义:第一,忠实并非字字对译,译者应忠实的是零字所组成的语意;第二,译者不但须求达意,且应以传神为目的。

  林语堂将“忠实、通顺、美”进一步解释为“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译者对译文方面的问题,翻译与艺术文之间的问题”。若以译者责任论之,则分别解释为“译者要对原文、译文以及艺术负责”。此外,他还提出了“绝对忠实之不可能”以及“艺术文之不可译”等观点。

  三、影响林语堂翻译观形成的因素

  (一)成长环境与学习经历的影响

  林语堂如此高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他出生于一个农民牧师家庭,从小受到基督教与儒学的双重熏陶,中西合璧。青少年时期,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接受了当时国内最好的外语教育。他毕业之后,又辗转多个国家,先后在哈佛大学、耶拿大学和莱锡比大学接受教育。十几年的西式教育,造就了他颇高的外语水平,他自己都承认当时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更甚于中国文化,直到三十岁执教北大时才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林語堂意识到自己的中文功底急需恶补后,开始对中国的文化知识进行了由浅及深地学习。初期,他研读了以《红楼梦》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之后他来到了中文藏书丰富的莱锡比大学攻读语言学,在此期间,他对中国文化有了系统的认识。回国之后,他创办的一系列刊物使其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因此,林语堂一生脚踏中西文化,思想进步,这为他成为一名翻译大家和文学巨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翻译观的继承与创新

  五四以后,中国文坛人才涌动,林语堂以其学贯中西的底蕴,致力于将先进的西方文化引进中国,同时也努力将中国的文化传播给世界。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当时国内较为主流的翻译思想的影响,所以其提出的“忠实、通顺、美”在很大程度上与严复的“信达雅”有相似之处。此外,在林语堂之前, 茅盾已明确提出翻译不可失却“神气句调”, 即神韵;郭沫若也曾强调翻译必须不失原作的“风韵”, 林语堂也部分吸纳了他们的理论主张。然而,作为一名语言学家,林语堂是国内提出要将现代语言学与心理学融入到翻译理论研究当中去的第一人。他批判了当时国内凭借个人经验进行译制工作的行为,且在自己提出理论的过程中,注重以理分析,从科学的角度阐释自己的译论,比如他在阐释“忠实须求传神”这一观点时,就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且结合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足以见其态度严谨,逻辑严密。

  四、译例分析

  (一)《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例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例2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译文: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Keeps on droning:

  Pit-a-pat, pit-a-pat!

  《声声慢》作于李清照悲惨的晚年时期。在例1中,李清照用了短短七个叠词,十四个字就将内心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因此,译者必须摆脱字面意思的束缚,深刻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想译好此句非常考验翻译功底。“寻寻觅觅”是指作者寻找失去之物而不可得所表现出的空虚迷茫、失落苦闷。“冷冷清清”既指秋季天气清冷,又指作者内心悲凉。“凄凄惨惨戚戚”体现作者生而无望的悲惨境况。“觅”“凄”“戚”都以韵母“i”结尾,形成押韵。林译并未完全依照字面,而选取了7个以“d”开头的形容词“dim,dark,dense,dull,damp,dank,dead”,形成头韵。此外,原文与译文都是十四个音节,可谓是神来之笔。译文不但意思照应原文,且情感层层递进,“dead”一词更是把情感推向高潮,完美地呈现出环境的阴冷肃杀与内心的失意悲凉。在例2中,林语堂用了拟声词“droning”,形容雨声的低沉单调。“Pit-a-pat”则生动地表现了细雨滴答之感。

  从这两个译例可以看出,林语堂并不纠结于原文与译文的字字对应,而在相对忠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译文的艺术性,尽力做到“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因而达到了“翻译即传神”的境界。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例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They said that their ancestors had come here as refugees to escape from the tyranny of Tsin Shih-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y had never left it. They were thus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the world, and asked what was the ruling dynasty now. They had not even heard of 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 not to speak of the Wei (third century A.D.) and the Chin (third and fourth centuries).

  例4 忽逢桃花林,夾岸数百步。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为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美好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例3中,林语堂将“秦时乱”译为“the tyranny of Tsin Shih-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不仅将“乱”细化为帝王暴虐统治之下的社会动乱,而且又将秦始皇的身份和秦朝之于东晋的时间差交代清楚。同样地,他对“汉”“魏”“晋”的翻译也加了注解,用译文读者最熟悉的公元纪年表示,甚至借助基督文化加以阐释。由此可见,林译既忠实原文,又心怀读者,符合其“译者责任观”。

  在例4中,林语堂创造性地将“数百步”译为“about a hundred yards”。而在现有的译本中,大多数译者都将“步”译为“steps”。“yard”为英制中的丈量单位,意为“码”,一码为三英尺,一英尺略短于一尺。明《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经换算,一百码不到三百尺,换算为步,只有几十步。虽然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不一,但无论按何标准,换算结果仍与原文中的“数百步”有所出入。因此,有可能林语堂并无意准确换算,而仅是选用了一个西方读者更为熟悉的度量单位来表达。林语堂致力于将理想的东方文化传播给西方世界,从文化接纳的角度看,林的译法也有其特定意义。

  总之,林语堂学贯中西,文笔精湛,独具匠心。他的原作与译著,皆影响深远,其翻译观在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史上也是意义非凡。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大潮中,林语堂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论翻译[A].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九卷:语言学论丛[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2]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 群言出版社,2010.

  [3]周仕宝.林语堂的翻译观[J].外语学刊,2004(02).

  [4]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王兆胜.林语堂 两脚踏中西文化[M].文津出版社,2005.

  [6]黄宁夏.林语堂诗学观与诗词翻译策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