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杭州某高校2018年3月---2019年1月间40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肺结核健康教育,结合问卷调查,与健康教育前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大学生在干预前后对肺结核的病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健康教育,400名学生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传播、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有效控制高校结核病的发生及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
肺结核是指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1]。此病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我国是肺结核高发国家之一,肺结核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2]。大学生群体又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大多数住集体宿舍,这种空间距离和接触程度大大增加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概率,而且在所有体检发现的肺结核患者中,均无明显自觉症状,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学生中,亦无1例有低热、咳嗽、盗汗等临床表现。对这种潜在的传染源,如不能及时发现,易造成相互传染。所以大学校园内存在着肺结核传播流行的极大隐患,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并加以重视。随着结核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特别是大、中学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变得愈来愈重要。近年来,众多高校结核病学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预防性治疗可降低结核病88.62%的发病率[3]。因此在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大学生对肺结核的知晓率及自我保护意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杭州某高校2018年3月---2019年1月间328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取杭州某高校2018年3月---2019年1月间400名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二)方法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主题班会,同伴教育,3.24世界肺结核病日外展宣传等形式,对该400名学生进行结核病的健康宣教,结合肺结核问卷调查,与健康教育前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大学生在干预前后对肺结核的病的掌握情况。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过大学生肺结核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大学生肺结核病各核心信息知晓率显著提高,与教育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高度集中的学习、生活环境,高强度学业压力等原因使得高校学生成为肺结核发病高危人群,国内外相关报道屡见不鲜[4-5]。本次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肺结核知识认知不够高,不能满足学生主动、有效地预防疾病的要求。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大学生对肺结核的病原体知晓率40%,而关于国家肺结核的免费政策知晓率仅达15.3%。大学生中目前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结核病防治显得非常有必要。我们研究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肺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后,大学生对肺结核的知识、对肺结核病人的态度、对国家目前的肺结核病的免费政策等知晓率都有显著的提高,与教育前相比P<0.05。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健康的行为,从而降低肺结核的传播和播散。因此,在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大学生对肺结核的知-信-行,有助于肺结核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于兰,吕青,夏愔愔等.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全民知晓率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60-64.
[2]吴成周,吴砚樵.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1660-1662.DOI:10.13210j.cnki.jh-mu.20160422.001.
[3]张卫平.异烟肼预防大学生肺结核发病的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2002,9(5):408.
[4]董恩軍,徐力红,张翠英等.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性疫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7):866.
[5]孟炜丽,王芳华,王春梅等.5起学校结核病级聚集性疫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2):17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