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媒体在公益创业项目中的应用与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916
李晶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7亿多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当前中国还有3000多万的贫困人口,为了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精准扶贫上下实功,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业就业模式,有效在建设美丽乡村、扶贫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新媒体行业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选择方向,通过探讨研究新媒体在公益创业中的应用,为后续公益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与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大学生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为了在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对现有的3000万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找到致富的途径。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开展公益助力,精准扶贫,结合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的重要指示,将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发掘并推广开来,为贫困地区与外界架构桥梁,实现良性可持续的脱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需以实现祖国繁荣、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努力挖掘自身价值。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式。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值得探究的课题并值得推广。

  一、新媒体主要特点

  新媒体是近些年来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热点词汇,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目前最新的诠释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3]。是科技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当代大学生普遍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新媒体的理解、使用及实践有较好的先天基础。如何借助新媒体手段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更好的应用到创新创业中去,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切实思考的问题。

  二、公益扶贫的现状

  我国扶贫成就及规模举世瞩目,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形态及模式发生转变,当前我国脱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时期,扶贫模式及体系将成为影响脱贫工作的关键因素。我国扶贫政策大体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第二阶段是大规模开放式扶贫;第三阶段是重点攻坚式扶贫;第四阶段是参与式扶贫开发。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扶贫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上述扶贫方式均是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扶贫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天翻地覆的发展,传统的扶贫模式的局限性突显出来,其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点:资金消耗大、群众主动意识差、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建设、忽视区域整体发展对脱贫的作用。具有内生性、可持续性和激发群众主动性的扶贫机制是当前阶段需要的扶贫新方向。

  此处的公益扶贫指的是公益创业扶贫,而非简单的公益慈善活动,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常见的公益慈善活动只是将社会资源通过公益的形式输送到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硬件进行升级,不具有持续性;而公益创业扶贫则是通过公益创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具有内生性、可持续性,具有激发群众主动性的公益行为。公益创业理念源于西方,也被译为“社会创业”,“社会创新”等。我国在公益创业扶贫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尝试采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甘肃定西地区建设45万亩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林,结合地区特点,发展沙产业。该地区以科技扶贫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采用公益扶贫与生态保护结合,非政府组织牵头,政府管理部门配合,贫苦地区群众参与,农林科技公司实施的方式,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扶贫脱贫模式,为开展公益创业扶贫提供了思路和指导方向[4]。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野生黑枸杞全产业链综合扶贫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在母校的帮助下,该创业团队完成了黑枸杞全产业链贯通,培育了两个人工种植品种,探索出以就业直接扶贫、基地共建扶贫、生态联动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三级扶贫模式,建设产业扶贫车间12600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83个;带动416户农户年增收3倍以上;压沙3000余亩,种植38.4万株梭梭树,未来可减少碳排放约687吨,带动和保护肉苁蓉、锁阳、红枣等7个涉农产业的蓬勃发展[5],带动该地区持续脱贫。

  三、新媒体与公益创业的结合

  新媒体时代带动了新媒体经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平台和通道,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高的成功率。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媒体可有效解决信息传递不畅、消费人群模糊以及大学生创业初期经费不足等问题,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是值得在广大大学生群体中鼓励推广的。现就大学生创业与公益扶贫的结合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一)信息对称

  很多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或者农林牧渔丰富,却因为信息闭塞或者交通不畅,无法将产品输送到外界,形成品牌推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优质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内信息的共享性和即时性为这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之前的传统媒体,诸如电视、报纸等媒介的传播区域及失效性较差,导致信息闭塞。大数据时代,信息就是商机,在信息相对对称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竞争力将大幅提升。大学生在新媒体的运用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善于发现新鲜事物并进行推广,尤其是目前自媒体平台的日渐普及,提供了十分便利快速的渠道,比如大学生可以发掘自己家乡的优质自然资源或者农产品,通过新媒体的形式予以传播和推广,架构更好的信息通道。

  (二)大数据下的精准扶贫

  信息量强大、种类丰富、定位准确是大数据最为强大的功能。这种环境下媒体运营商掌握着每位消费者的消費倾向、消费水平,这些信息有助于定点推广相关产品,实现定点投放,节省成本且效果较好。可以尝试大学生组织牵头、政府管理部门协助、贫困地区群众参与、新媒体运营商实施的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将贫困地区每位群众的产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登记编号追踪,结合现有掌握的消费者消费喜好数据,进行定点推送,构架便捷快速的下游渠道。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工具分析贫困地区的贫困模式,建立扶贫档案,便于追踪扶贫脱贫进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