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哈耶克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极力主张个人自由,推崇自由至上主义,认为只有真正实现个人自由,才不会局限个人的全面发展及有利于社会进步。本文主要是对哈耶克的自由观与马克思的自由观进行论述,相对比之后,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来阐释马克思对自由的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哈耶克;自由
自由是一个古老而又话题不断的问题,众多思想家们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得出各种各样的观点,因此关于自由的问题从来也没有一致的论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哈耶克在关于自由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研究,对于个人自由理论及自由秩序方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重大贡献的。但是,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在经历金融危机后,被证实其自由理论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如此,哈耶克的自由理论还是处于一个呼声较高的地位,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究。
一、哈耶克的自由观
哈耶克在被称为“现代自由主义宣言”的《自由宪章》一书中,就开门见山:“本书研究人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中他人的强制被尽可能地减到最小限度。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自由(free or liberty)的状态。”。也就是说,哈耶克认为自由并不取决于选择范围的大小,而取决于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强调个人行事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也就意味着听命于自已,由自已做决定,这种状态就是他所认为的一种自由的状态。
在对自由的研究方面,哈耶克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形式,这种自由是被严格限定在个人范围内的一种形式自由且这种自由的状态是“在此状态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是一种基本不受到他人的武断的意志所强制的一种“个人的”或“人身的”自由。同时,这种状态的自由是被无限接近的,但是不能达到完全的一种状态。所以,在哈耶克眼里,自由的政策虽然不能够完全消灭强制,但是最起码要将其强制限定在最小范围内从而来保障最基本的自由。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将“自由”与“强制”联系在一起对自由的意义进行了一种比较明确的说明。也就是说,强制对“个人自由”来说是回避不了的,要想获得自由,只能依靠强制来制止强制。这样也是就默认将这样强制的权利赋予国家,通过国家来执行,“并全力把国家对这项权力的使用限制在下述场合,即它被要求制止私人采取强制行为的场合”,即是,通过国家维护所谓个人的自由权利,采取一定的限制,来保护个人的私人范围免受到干扰,以此通过限制来使“个人自由”成为可能。
哈耶克也强调指出私有财产权是个人自由的基本前提,也是自由的保障。他认为,通过财产的分立,个人自由才能被更加充分的实现,只有拥有私人财产,任自己随意支配,不受他人的限制,才能是自由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财产分立制度最终会导致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富人与穷人的差距拉大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这种形态的差距扩展就是导致: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会几乎没有拥有私人财产。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哈耶克本人是清楚认识到的,但他选择忽略,认为“所有的人在法治下享有自由,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能拥有个人财产,而是要求许多人都能够这样做”。这也就表示,哈耶克认为自由秩序中的自由或多或少是一种有点冒险的自由。哈耶克本人也明确表示出,“我本人宁愿没有财产生活在一片其他许多人拥有一些财产的土地上,也不愿生活在一个全部财产‘集体所有,由权力机构安排其用途的地方”。
二、马克思的自由观
在对自由探索方面,马克思是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其一生的事业,是以实现个人自由的完整作为一个基本目的的。在马克思那里他所设想的的一个未来理想的社会就是人的自由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在马克思那里,他始终关注的是“个人自由”的意义和作用,未来社会的形态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的“自由”是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由,这种形式的自由是带有一种开放性及创造性的特征并且马克思虽谈论的自由也是一种自由本身不断去实现其本身的克服和扬弃,带有一种彻底的革命性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们主要是依赖于物为基础的一种人的独立性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仍然会受到外在的一种异化力量的控制或统治。因此,在这种社会中,所谓的“自由”也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某种形式上的自由,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或实在的自由而是由其导致的一种事实上的不自由。正是因为这点,马克思的自由观点是站在现实的角度上作为一种解放的和革命的自由观,开始转向对资本主义进行一种扬弃,努力让人摆脱对物的依赖关系,使人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重新获得全面的真正的自由,具有自由个性,完全自觉地创造历史。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问题上并不是在抽象的意义上泛泛而谈,而是将整个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理想落实到了每个人的现实历史活动中,是通过社会的视角,也就是站在社会的角度,通过一种实践的思维方式以此来形成自由的实现。马克思的个人自由的实现方式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与社会不是抽象对立的关系,而是处于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其他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与他人之间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因此,个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
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看哈耶克自由观
在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哈耶克与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存在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哈耶克从个人主义立场阐释的个人自由和自发秩序理论,确实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秩序学说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这种自由是可以保障部分人们在市场中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收益。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也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哈耶克主张的自由真的可以让个人获得一种真正或实在的自由吗?同时,哈耶克强调财产分立制度是可以保障个人获得自由有利的手段,有了私人財产,个人才能是真正自由的,但是对于这种形式所导致的事实上及实质上的不自由哈耶克选择忽略,或者说哈耶克对此根本漠不关心。也许,哈耶克本身就很清楚市场经济会造成贫富分化,甚至是没有限度的贫富两极分化,但他对此不以为然,他宁愿没有任何财产,也不要受到全部财产“集体所有”的机构的安排和干预。在哈耶克看来自由秩序中的自由本身就意味着可能会有犯重大错误的自由,或有冒生命危险的自由。事实是,假如个人只有所谓的财产权而没有实际的财产,导致的结果就是为了生存,个人必将会屈从他人的安排和命令。这样的话,哈耶克式的自由就会丧失,所以说,哈耶克所追求的自由只是一种形式自由并且把这种形式自由看成是个人自由的最终形式,就会忽略对实质自由追求的合理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