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是一本重要的应用语言学工具书。本文从译名约定俗成、译名不统一、译名不对应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辞典中部分术语的误译,并根据现有翻译研究的基本原则,参照通行翻译,对误译提供了较为合适的译名。
关键词:《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术语;误译
一、引言
由Jack C. Richards、John Platt和Heidi Platt共同编写、英国朗文公司出版的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1]是一本重要的应用语言学工具书。该书初版于1985年,1992年出版了第二版,2002年出版了第三版,2010年出版了第四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0年引进了第二版,由管燕红翻译,出版了英汉双解本(以下简称《辞典》),并同时出版了英语版。《辞典》在国内发行量很大,笔者手中的版本是2004年6月第三次印刷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一万四千册。出版这样一本英汉双解专业术语辞典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可以帮助语言初学者尽快掌握相关内容,而且有利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术语译名统一和准确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自不待言,然而,我们在使用《辞典》过程中,发现有些术语的汉译有待商榷,有些甚至有明显的误译(按,若无特别说明,下文括号中的页码专指《辞典》中相应的页码)。
二、《辞典》误译举隅
(一)约定俗成译名
尽管有些语言学术语的译名长期没有得到统一,但有些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取得了“约定俗成”的地位。对于这些术语,宜采用统一的译名。这样既可减少混乱,又可帮助初学者尽快掌握相关知识。
对研究对象的“定义”是任何研究的第一步。《辞典》中的operational definition和operating system两个相关分别译成了“具体化定义”(P. 323)和“作业系统”(P. 322)均不妥当,宜分别译成“操作性定义”和“操作系统”。
adjacency principle是转换生成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译成“邻近或毗邻原则”,但《辞典》译成“邻近原理,[毗邻原理]”(P. 9)。毕竟,“原则”不同于“原理”。事实上,辞典中其它一些相关术语如binding principle在《辞典》中译成了“约束原则”(P. 47)。
cognitive style 译成“认知类型,[认知方式]”(P.75),但在认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均习惯译成“认知风格”;类似地,leaning style(P. 261)也宜译成“学习风格”;cognitive domain译成“认知领域”(P74)容易产生歧义,不如直接译成“认知域”;cognitive variable和affective variable分别译成“可变认知因素,[认知变因]”(P.76)和“可变情感因素”(P.13,76),不如直接使用“认知变量”和“情感变量”;field dependence和filed independence 分别译成了“领域依附感”(P.172)和“没有领域依附感”(P.173),宜分别译成“场依赖”和“场独立”。
working memory译成了“动作记忆”(P.512)很不恰当,在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我们一般译为“工作记忆”;process在英语中可以是名词和动词形式,宜区别之。bottom-up process和top-down process在辞典中分别译成了“自下而上认知法”(P.51;P.482)和“自上而下认知法”(P. 481)。在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处理中一般分别称为“自下而上处理”和“自上而下处理”。
alternate form译成“复本、更替卷”,测试学中一般用“平行卷、备用卷”;battery of tests和test battery在测试学中属同一概念,在《辞典》中,前者译成“一组测试”(P. 42),后者译成“测试组题”(P.473);backwash effect译成“回波效应、反溅效果、测试回冲”(P.39),还不如“反拨效应”直截了当;discrimination译成“鉴别作用”(P. 141),“作用”一词在此疑似蛇足,不如直接译成“甄别”。
(二)译名不统一
作为工具书,《辞典》当在译名统一方面做出表率。但《辞典》中诸多术语译名不统一。如community language和speech community分别译成“社区或社团语言”(P.82)和“言语社团”(P. 430),应该是可接受的,但speech community却在第2页译成了“语言集团”。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译成“认知性教学语言能力”(P73),而这一术语的缩略形式CALP却译成了“教学语言认知能力”(P. 55)。笔者认为,这两个译名都值得商榷,容易产生歧义。这一术语的通行写法是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其基本含义是用以描写学习者为完成认知任务而要求的二语能力或水平,因此宜译成“认知-学术语言水平/能力”。
productive/receptive language knowledge譯成“能产/接受语言知识”(P.366),而在第6页却是能产性/接受性语言知识。虽只一字之差,前者容易产生歧义,后者较妥。同样,procedural knowledge有“过程性知识”(P. 122)和“程序性知识”(P. 364)两种译法,笔者以为后者更具有学术性。
metacognitive strategy (P. 75)译成“元认知策略”是目前较通常的译法,而同一术语在第285页却译成了“后设认知策略”,类似地,metacognitive knowledge也译成了“后设认知知识” (P. 284)欠佳,不如“元认知知识”直截了当。dependent variable译成“因变量”(P. 128),同页中的independent variable译成“自变量”,但后一术语却在P.320中译成了“自变项”。
generalization (P. 192)译成“概判,[类化]”,而在P.113中译成“概括”,与之相关的overgeneralization(P. 326)译成了“过度推广”,在第160页和第211页却分别译成了“泛化”,在232页中又译成了“类推”。同一术语的不同表示,不但使使用者无所适从,而且容易导致混乱。
error和mistake两个术语在国内的文献中似乎很凌乱。根据《辞典》提供的解释,error是指由于知识的不完整,学习者在语法、结构、意义乃至語用等与本族者语言输出之间的不等值(non-equivalence)输出,因而《辞典》译成“错误”(P. 159)是可接受的,其它如error analysis译成“错误分析”(P.159)、error gravity译成“错误比重”(P. 160)、global/local error译成整体性/局部性错误(P. 196)、developmental error 译成“发展性错误”(P. 130)、induced error译成“诱发性错误”(P. 221)、speech error译成“言语失误”(P.431)(包括该术语下的相关术语)等。遗憾的是,interpretive error译成“理解错误”(P. 159),在P.235中却变成了“理解误差”,导致了术语的不统一。与“错误”不同的是,mistake是由于学习者的语言行为不恰当,因而可以译成“语误”(P. 159)或“失误”(P.290)基本可以接受,但我们建议将其译成“闪失”,可能更能区别于“错误”。
(三)译名不对应
语言学中有许多术语具有“对立”关系,在翻译这类译名时,我们认为有必要保持术语原有的对应关系。achievement test译成“学业成绩测试”(P.4)似乎也可接受,但我们建议将其译成“学业测试”,这样可与后面的proficiency test“水平测试”(P.366)相对应。
国内大多研究习惯将preposition译成“介词”,辞典也多采用了这一译法(P. 358,P.359等)。严格说,将preposition译成“前置词”更恰当,而且可与postposition“后置词”(P. 355)对应(遗憾的是,《辞典》没有收录adposition,陆丙甫[2]将其译成“旁置词”或“附置词”是很有见地的)。类似地,premodifier译成“介修饰语”(P. 358)难以接受,不如直接译成“前置修饰语”。
auditory perception有“听觉感知”和“听觉”两个译名(P.33),与之相对应的visual perception却只有“视觉”一个译名(P.502),两个术语在第337页的perception(该术语译成“知觉”)词条下又分别只有“听觉”和“视觉”一个译名。笔者认为,auditory perception和visual perception分别译成“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即可,且可与speech perception “言语感知”(P.230)形成对应关系。
三、结语
术语是特定学科中的行话,具有定义性和系统性等多重特征。术语翻译是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过程,误译或不恰当的翻译,都可能产生不良效果。正如辜正坤[3]所指出的,“一名误立,可造成相当严重的学术后果……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性术语一旦进入中文,常常会产生连锁反应,引起中国学术用语的相应变化。”作为一本工具书,译名更需严谨。坦率地说,管燕红老师做的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我们的本意是,在本书再版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商讨,改进某些术语的翻译。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 C., Platt, J., & Platt, H.管燕红译,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陆丙甫.从某些语言学术语的翻译谈起[J].外国语,2009,(2):2-7.
[3]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中国翻译1998,(6):16-2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