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206
何雨航 朱小曼

  摘 要: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个体以及群体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青团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通过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总结出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而夯实基础、强化引领、创新内容、改进方法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创新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先后就共青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聚焦当前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成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更是对“共青团改革再出发”这一时代命题的切实回应。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以辽宁省某高校14个院系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兼顾院系、性别、专业等情况,包含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大学生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随机抽取450 名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匿名填写,集中回收,确保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与科学性,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在问卷的设计上,采用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四部分,一是受访者的基本情况;二是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评价;三是青年学生对于共青团所开展活动的兴趣和关注度;四是关于共青团在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方面的情况。问卷包含26个题目,其中单选有22个题目,多选有4个题目。调研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27份,回收率94.9%。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无效问卷26份。受访大学生中男生329人,占比77.05%,女生98人,占比22.95%;工科类占比60.07%,理科类占比19.6%,文科类占比15.95%,艺术类占比4.38%。其中大一学生占比34.02%,大二占比30.69%,大三占比18.16%,大四占比9.21%,硕士研究生占比7.92%。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评价

  在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评价中,有52.51%的学生表示满意,37.73%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5.27%的学生回答不满意,4.49%的学生回答不知道。从数据来看,总体上学生对共青团的工作现状表示满意,认为共青团是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成就青年的阵地,能够发挥组织职能。少部分同学表示不太满意,表明共青团工作在某些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青年学生对于共青团所开展活动的兴趣和关注度

  在“你认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最大阻碍是什么”这一题目中,有15.25%的同学认为“领导重视不够”,28.50%的同学表示“团组织力量薄弱”,40.50%的学生认为“活动没有趣味,与自己期望有差距”,15.50%的学生回答“同学们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参加活动”,还有0.25%的同学表示是其他原因。数据表明,“活动没有趣味,与自己期望有差距”是学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最大阻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团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学校、学院团委在服务青年同学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开展了系列活动,你希望参加哪种活动”中,选择校园文化类的学生占比57.28%,选择思想交流类占比31.45%,选择科技创新类占比29.16%,选择社会实践类占比38.62%,选择创业教育类占比26.34%,选择志愿服务类占比26.60%,都不想参加的占比10.83%。可以看出,校园文化类、思想交流类、社会实践类和科技创新类活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类型,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科技创新

  在“你日常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45.48%的学生通过学校和学院网上通知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9.02%的学生通过校园文化节了解科技创新活动,其余25.50%的学生以口头宣传的方式获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消息。数据显示,一大半学生是通过学校和学院网上通知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也发现打部分学生不是自己主动了解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应更贴近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你认为目前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最缺乏什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而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资金场地的支持。这说明高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条件完全能够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但是缺少科技创新氛围。

  (四)社会实践

  在“如何看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中,有69.8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够锻炼和提升自身能力,有19.90%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实践是了解、体验社会的好机会,5.3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够实现个人兴趣与自我价值,4.1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够结交朋友,也有0.9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33.09%的学生认为组织管理有待提高,24.46%的学生认为活动经费不足,25.17%的学生认为备选主题可操作性不强,26.37%的学生认为活动缺乏创新,29.49%的学生认为活动较注重形式,46.04%的学生认为活动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夯实基础,提升基层团组织指导力度

  调查表明,由于部分基层团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造成一些团支部开展主题活动、推优等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了基层团组织影响力小、凝聚力弱、战斗力差的局面,在广大青年团员心目中只有班级的概念而无团支部的概念,团组织作用自然无从发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和指导力度,更新团组织教育宣传、动员学习等手段,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组织生活的载体作用,扩大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学者论坛、青年沙龙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年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加大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

  斗力。

  (二)强化引领,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当前高校普遍出现“全民皆团”的现象,由于部分团组织由于缺乏应有的吸引力,青年团员的意识淡薄,团组织归属感不强,团员向团组织靠拢的积极性减弱,对共青团缺少热情。有的团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团员甚至忽视自身政治面貌,团组织生活中的参与感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刻苦钻研的学风。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强化对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增强青年团员的理论素养,只有具备成熟的理论素养,才能在信仰上保持坚定、在政治上保持清醒。

  (三)创新内容,打造共青团精品活动

  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缺少独创性和灵活性,学生参与活动存在被动性,有些活动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共青团工作创新和优化的重要性,要在“共青团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上正本清源,通过顶层设计,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活跃教育形式,多打造一些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性,切实解决青年学生的合理诉求,帮助青年學生提升思想境界、塑造价值理念、明确人生航向。

  参考文献:

  [1]令狐欢欢,杜威.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与思考——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8(10):56-57.

  [2]王斌.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调研报告——以东南大学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02):50-5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